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衡阳知青 → [原创]我身边的这群老人

您是本帖的第 111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我身边的这群老人
寻境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8
积分:187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寻境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开心就好在2007-9-3 19:47:37的发言:
   首先谢谢大家欢迎我的到来,让我感觉好温馨。初来乍到,请多指教!
   其实人的一生有多长我们谁都无法预测,年轻的时候,有工作能力,没有钱不要紧;但年纪大了,又没有钱,生活就会很困难。一个好的保障计划,基本上可以把年轻时候的钱一点一点存起来,到年纪大的时候自己可以拿来用。所以,希望我们的子女们能够意识到这点:年轻时一定要为年老时作好打算。

开心说的对,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有能力的时候,就要为今后作打算,国家的保障和自己的积蓄相结合,才无后顾之忧。目前我国的国家保障还没普及,许多人还享受不到,个人的积蓄就犹为重要了。而我们的下一代们,他们根本就意思不到这些,或者说,他们的生活理念完全不同,超前消费成了时尚,储蓄却无人重视,根本就没人会考虑将来。但愿到了他们年老的时候,这些都不成问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3 20:12:44
湾里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
积分:40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9月2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湾里泉

发贴心情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一个社会焦点问题,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的养老功能在增强,但家庭的养老作用却在弱化。在城市,中国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孩子像鸟儿长大,飞离父母的老巢,自己筑新窝,把老人留在老屋独居的家庭。在农村,养儿防老的古训正在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击得七零八落:不少地方要靠签订家庭赡养协议来完成养老人的“任务”;有的甚至靠打官司才能得到儿女交赡养费的部分可能──相当部分法院的判决得不到完全执行。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城市里的人嫌父母烦,不愿和父母一起生活;农村的一些人不是养不起父母,而只是不愿养父母。

为什么有的人吃喝玩乐可以一掷千金,养老人却锱铢必较?现在年轻人可能忘记了:人人都会老,我们今天把赡养老人当成额外负担,甚至当成任务来完成;等我们老了,谁来养咱们?可能有人会说,我有参加社保,退休后不用发愁。可别忘了,有东西吃,饿不死不等于就健康快乐:世界上最残酷的惩罚莫过于没人理。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需要精神关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3 21:19:26
开心就好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娃
文章:3
积分:8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9月1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开心就好

发贴心情

我想跟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把年轻有工作能力时赚的钱一点一点存起来呢?

你们有没有这种看法:一般人储蓄的习惯都差不多,一开始都很有决心,但储到一段时间,就因为想买车、装修房、或者是小孩念书、或者是一次外出旅行等等,就用了很大的一部分,又要重新开始存钱,始终没办法达到目标。

不知哪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是有一个什么好的计划或者是好的建议,可以让我们的后代顺利地完成一个储蓄计划?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3 23:31:28
东方之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788
积分:63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2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东方之河

发贴心情
难得寻境对老人有如此的关爱之心,学习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4 11:20:29
寻境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8
积分:187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寻境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开心就好在2007-9-3 23:31:28的发言:

    我想跟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把年轻有工作能力时赚的钱一点一点存起来呢?

    你们有没有这种看法:一般人储蓄的习惯都差不多,一开始都很有决心,但储到一段时间,就因为想买车、装修房、或者是小孩念书、或者是一次外出旅行等等,就用了很大的一部分,又要重新开始存钱,始终没办法达到目标。

   不知哪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是有一个什么好的计划或者是好的建议,可以让我们的后代顺利地完成一个储蓄计划?

开心朋友提出的讨论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个人认为:

就个人收入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收入水平较高的,除了日常消费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节余,不需要考虑怎么储蓄的问题。二是收入水平较低者,基本只能维持日常开销,没有剩余,基本不会去考虑储蓄。三是收入水平中等,有部分节余但不太多。

开心所讨论的对象,主要指第三种类型,这部分人如果想过得潇洒、宽松一些,就没有太多节余,如果想储蓄一点就必须节约,比如说,汽车可以暂时不买,毕竟城市交通都比较发达,公车也很方便,个人多辛苦一点也可过得去;装修标准可以放低一点,少花一些钱;旅游可以尽量利用单位出钱的,减少自费旅游,等等。

生活中,除所必须的以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不要与别人攀比,不要追求奢侈,俗话说,量入而出,知足常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4 13:02:17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看来,我也要步入这群幸福的群体了。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11 16:48:31
寻境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8
积分:187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1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寻境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7-10-11 16:48:31的发言:
看来,我也要步入这群幸福的群体了。

祝福先!

但愿全天下的老人都有个幸福的晚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12 20:32:57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寻境在2007-10-12 20:32:57的发言:

祝福先!

但愿全天下的老人都有个幸福的晚年。

晚年,人生都要遇到,除非天灾人祸。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13 23:43:02
一江秋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参谋长
等级:知青(VIP)
文章:159
积分:198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24日
1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江秋水 访问一江秋水的主页

发贴心情
我们自己即将或者已经步入文中所描述的老人行列,我想,身体好是第一位的,现在的社会我们很多地方看不懂,那就不要去弄懂,过自己的生活。至于后辈,有一句老话:儿女自有儿女福,我们也不必过多操心。很多人都说美国好,但美国的青年人是不会要长辈包办一切的,这一点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14 9:09:36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2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一江秋水在2007-10-14 9:09:36的发言:
我们自己即将或者已经步入文中所描述的老人行列,我想,身体好是第一位的,现在的社会我们很多地方看不懂,那就不要去弄懂,过自己的生活。至于后辈,有一句老话:儿女自有儿女福,我们也不必过多操心。很多人都说美国好,但美国的青年人是不会要长辈包办一切的,这一点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怎么说呢?两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发展中国家与先进发达国家当然有差距,尤其是孩子步入社会,孩子的收入无法买得起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儿女自有儿孙福在大部分孩子身上应验不了,这就是差距。还有,养老制度,我国只有城区退休人员老来无忧,而大部分无业者以及80%农民还没有完善养老制度,老了依靠儿女。既然依靠儿女,儿女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成家立业也需要助儿女一臂之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子女没有义务赡养老人的义务,.很多人也选择不生孩子,或少生,他们觉得有了孩子还要抚养,养大了等自己以后老了孩子也不会赡养,其实这也是属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子女与老人的关系确实比我国冷漠的多,但是我国的亲情的关系也造成老人退休了还要给儿女或孙辈做保姆,反而老人愿意这样做,也叫享受天伦之乐,心态好就是天伦之乐。不同的社会制度都有利有弊。其实现在中国也正在完善养老制度,也慢慢有很多老年人在打算进养老院了。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14 22:00:02

 20   10   2/2页   首页   1   2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4844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