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围墙的大学 湖南大学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标题结束-->

湖南大学的学生们在接受团体培训
湖南大学的校门和围墙到底在哪里?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回答:没有。他甚至认为,没有围墙的千年学府,是湖南大学独特校园文化的外在传承,文化、精神上始终没有围墙的学校赋予学生的是自由的文化人格和学术人格。<--PIPAD BEGIN--><--PIPAD END-->
素有千年学府之称的湖南大学依山傍水而建,其前身是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宋代著名书院岳麓书院。如何传承和创新千年学府“传道而济斯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爱国务实”等得天独厚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一直是湖南大学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育方式
8月底,又到了湖南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前往岳麓书院参观,让新生们身体力行地感受千年学府的深厚文化底蕴。
新生们还惊奇地看到,在湖南大学南北校区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园区,以及各学院,随处可以看到以木刻、写真、喷绘等多种传统形式为载体的楹联、碑拓、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置身于这些文化长廊,大家在潜移默化中便可感受朱熹、张拭、梁启超、宾步程、杨昌济、胡庶华等大师风范,以及魏源、王夫之、左宗棠、胡林翼等学长的赤子情怀。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们所喜好的、传播迅速的载体。湖南大学迅速抢占了这一阵地,做足主流文化的文章。他们在网上建立文化言论专栏,并邀请一批政策水平高的专家学者,撰写文化言论,引导师生就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新问题、新规律、新办法进行讨论,使之在师生互动中接受学府文化的熏陶。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学大楼新建不久,与这座时尚宏伟的大楼相映成趣的,是大楼中间保留的那棵枝叶繁茂的古树。当时修建教学楼时,院领导几经周折才使这棵见证着湖南大学风雨飘摇历史的古树得以原地保存下来。
在他们心中,这棵古树是支撑他们不断创造学术辉煌、不断前进的力量。
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湖南高校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社团,还是湖大的最牛。”
目前,湖南大学着力培育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110多个,涵盖了思想理论、文艺体育、科技创新、公益爱心等各个领域,在册成员24000多名,占在校学生的2/3强。
湖南大学的学生们自豪地说:“湖大的名社团很多,成绩也不菲。”
由民乐团10位女学生组成的“湘水拾音”组合,经常受邀参加金鹰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由舞蹈团创作的舞蹈《苗家三月三》、合唱团的曲目《大学生之歌》、《千年学府》分别在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湖南大学大学生军乐团是湖南省普通高校中唯一的大学生军乐团,成立10年来,军乐团一直承担着校内各项演出任务,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军乐团还主动走出校园,在湖南省巡演。在长沙远大集团演出时,当该集团总裁获悉当届军乐团中20多人是毕业生后,当场邀请他们全部加盟该集团公司。
湖南大学大学生启智定向越野协会现拥有队员1200多人,多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定向越野大赛并获得国际国内大赛金牌63枚,银牌46枚,铜牌27枚。
邵娅芬是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04级学生,她经常会在闲暇时间爬到岳麓山上看书。她说,岳麓山上到处是坐在某个角落静静读书的湖大学生。在校园里,能有一个这么好的读书去处,他们感到很满足。
每逢周三、周五的晚上七点,邵娅芬会按时去复临舍后面的英语角。这里,不仅有湖大学生,还有很多外国留学生以及外校来的学生,人才聚集的英语角,已经成了湖大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校园里,大学生们会不会感到不适应?邵娅芬说:“我们湖大没有围墙和校门,这是我们学校最大的特色所在,我们为此觉得很自豪。因为我们比那些生活在高墙之内的大学生更深地融入了社会,学会了自强自立和自我保护意识,如今的大学生,不应该再是象牙塔里的幻想者,应该走入社会,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爱心蔓延的心理课堂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相互站成一个圆圈,用自己的左手牵住身旁同学的右手,然后打乱顺序,在保持手不松开的前提下,看看大家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队形恢复成一个圆圈。”
8月22日下午,湖南大学天马学生公寓,一群即将成为大一新生军训期间“学长辅导员”的高年级学生,在这里进行团体培训。他们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各种培训。
“爱心,合作,奉献”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
这些年来,湖南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举措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珍惜自我,关爱他人”、“阳光心路,你我同行”等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节真正走入每位同学的生活,让更多同学感悟到应该如何爱自己和爱别人。
每年的12月,湖南大学学生工作部联合一些学生社团举办富有意义的“感恩周”活动。以发放自制温馨小卡片、电影展播、感恩Party等多种活动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感恩”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倡议,让同学们真诚地感谢身边的人,给父母、朋友、老师等写信、打电话。
每周周五举办的“相约星期五”活动,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影片向全校学生播放。这个活动在同学们之间产生很大发反响,博得广大学生的喜爱。
每个月,学生们还可以在寝室收到由学生工作部创办的《心理健康报》,学生们可以在报纸上看到心理健康新闻、心理学知识、心理问题的解答,还可以倾诉自己的心路历程。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6级学生孟否否参加了心理剧大赛,她坦言:“在排练、表演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比如心理健康知识、信心的树立、与人沟通的技巧等,而且这种收获是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所以帮助很大。”
[稿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戴微佳]
[编辑:曾小颖]<--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