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文斗兄和上面的文章后,我知道江水知青老大哥所受的苦难比我们文革后下放的知青更大更多更令人心酸难过!
我是随街道办事处下在常德桃源山村的知青,但我下放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人间仙境,在那些无法忘记的岁月里,就有一些知青将他们青春的躯体永远地留在那块土地上了。有一位女知青在去公社接她的亲人路上不幸淹死,死后连尸骨也没有找到……知青返乡时想去祭拜她,可是却没有她的坟茔呀!
才华横溢的知青诗人王百明遭遇的不幸是历史的悲哀,让我们永不忘记这段被扭曲的历史,让我们的永远告别那无休无止的“斗争"。
请允许我重敍我在"告别同犯学习班”中的一段文字:
“67年8月,在那股武斗的恶浪中我们是从广西绕道逃跑回家的,假若不跑,就也在刧难逃了。知青战友,诗人王百明就在那场浩劫中长眠在都庞岭下,潇水之滨。”
.......
“我们是带着出身不好的“原罪”到广阔天地的熔炉中“脱胎换骨”的,我们是满腔激情到农村去,与贫下中农结合,走革命化道路的。我记得知青诗人王百明的诗句:“我们的青春属于祖国,我们的事业属于人民,我们的理想—红旗手,我们的事业—革命人。”但谁能想到,我们满腔的豪情壮志得到是如此回应,我们遭受的简直是一场灾难。”
“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但往事不会如烟。我们回忆过去,能痛定思痛,牢记历史的教训;回忆过去,能激励疲惫的心志,正视坎坷的人生;回忆过去,能不忘逆境中战友,不忘惺惺相惜的友情,携起手来共度曲折的人身历程。”
谨以此沉痛悼念亲密的知青战友王百明!
转贴风雨人生帖:
家祭毋忘告国人
早在四十年前,就知道王百明兄被悲惨杀害的事。当年江永知青在长沙最初设立的联络站就在我们学校,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江永知青朋友。"红一线"排演的"怀念战友"曾经震撼过当时我们尚且年轻的心。少不更事的我们也仅把他看成是一个捍卫崇高理想的牺牲者,看成是两派斗争的不幸者。再后来我们也当了知青, 也一步步从瘴烟迷雾中跋涉出来。四十年来回顾那个疯狂年代,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也只仅仅为追求过一个有尊严的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不得不放下"内敛谨慎"的保护盔甲,去投身那场可能改变命运的搏杀.却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人的无辜被害,便破碎了一个家庭,成为家人朋友永远的痛!!这是我们祭奠王百明兄的狭义意义。从广义上说, 那一代人中,又有多少人仅为了在荒唐年代"活"得象个"平等的普通人",去违背做人的良知、去扭曲人性的善良、去抛却人格的尊严,去割舍至爱亲朋,这期间经历的精神炼獄、苦痛哀伤、去国背乡、生离死别、甚至延及人生的种种悲怆,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痛!!都该在祭奠的沉痛中得到慰籍和安息。当这一切成为过去,天空中才会大写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