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介绍了新疆的六大怪,第七怪是“鞭子下面谈恋爱”,也就是俗称的“姑娘追”,这是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青年的一种择偶方式。说起蒙古族,不要以为只有内蒙古才有,其实在新疆的蒙古族人不少,他们的祖先大多追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新疆,陆续就在此定居,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现在新疆还有好几个蒙古族自治县。现在新疆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喀纳斯湖、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天鹅湖等的原住民也大多是蒙古人,那些美景曾经是专属他们的家园。下面图片是喀纳斯的蒙古族图瓦部落人:
还有那拉提草原上的那达慕:
哈萨克人则大多居住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大多具有欧罗巴人血统,走在伊犁的街头,你会与一个个高鼻深眼的行人擦肩而过,只听得他们操着满口的卷舌音“呜里哇啦”地交谈,恍如置身于外国,蓦然升起一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下面图片是伊犁的新娘和路人:
蒙古人和哈萨克人都擅长骑马,他们都可以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娃娃起就是精通马术的好骑手,在各旅游景点为游客们提供骑马项目的多半是十多岁的孩子:
骑马是一项浪漫惬意的运动,但这些孩子有时也会作弄人。马的行走有“走马”、“颠马”、“跑马”等多种,走和跑都还好,踩住马镫、抓紧马鞍,随着马起伏就可以了。可是在巴音布鲁克,为我赶马的小姑娘故意要看我出洋相,叫马颠着小跑了好长一段,虽然咬着牙没有让马把我这头老牛颠下来,可是以后六七天屁股痛得着实坐不得板凳,一摸,颠掉了一层皮!心里暗想:这姑娘,看我不是追的对象,你不追也就是了,何必折腾我这老头子呢,我可经不起这道考验,难怪有句俗语是“风马牛不相及”,看来我是不大适合骑马。不过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骑马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许多牧民已经改为骑着摩托车放羊了,骑马日益成为一项受人欢迎的运动。
“兵团姑娘不对外” 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姑娘不外嫁,只在“内部消化”,这是在过去一段时期里存在的特殊现象。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以后,为屯垦戍边的需要,于1954年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修路引水,造林开荒,到目前为止,兵团下辖14个师174个团(场)245万人口,为保卫边防、维护稳定、建设新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兵团初建之时,为解决男多女少、官兵不安心的问题,先后从内地招收数万名有文化的女青年,其中就有“八千湘女”,他们也可以说就是比我们下乡还早的老知青。燕归来的大姐就是在1952年应征入疆,那年她也正好是不满十七岁。这些女青年都在兵团成家扎根一辈子了,因为“自给不足”,而且是组织安排对象,根本就不可能外嫁。到他们的儿女这一代,因为兵团属于军垦单位,有职工待遇,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子女普遍有优越感,一般也不外嫁,只在兵团内部谈对象。燕归来大姐的两个女儿都是如此,儿子娶的媳妇也是兵团姑娘。到了第三代,生下三个都是丫头,不过世道已经变了。年轻人的眼光不再局限在本地,也不再安心农业劳动,她们的心胸像辽阔的天空无拘无束。两个在读大学的孙女和外孙女都已经谈了对象,一个打算毕业就去做边境贸易,一个准备去英国留学深造。这也是兵团三代人的缩影。看来,新疆这一怪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历史了。
我们这个祖孙三代四人组成的“湖南知青新疆慰问团”与姐姐姐夫一家合影留念,让我们见证这段湖南与新疆结缘的特殊历史吧。虽然相聚短暂,转瞬又挥手作别、天各一方,但总算是稍解相思之苦,有些慰籍,后会有期了。
“新疆八大怪”这就算汇报完了,其实说怪也不怪,只是因为过去的保守闭塞、缺少交流,造成了少见多怪。如今改革开放,交流日益频繁,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地区和民族存在差异也是很正常的好事,人是好奇的动物,谁都喜欢到没有到过的地方旅游,不就是为体会和感受这些差异吗。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什么都允许做却又什么都做不了,过了55岁办了内退却又等着到60岁拿养老金的一族,趁着手脚还能活动,到处走走,看看大好河山,的确是一件不需要后悔的事。斜阳、九爷、天涯、雨声、洋葱、诸位老同学,你们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