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拾趣-----菇
越往山里走,接触到的山里事也就越多。这天,我们落脚的是一户菇农。说是菇农,其实不种菇,只是采集野生菇菌。
远远地就看见主家屋顶上、禾堂里、矮树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蔑筛,里面晒的全是不同品种的野山菇。还未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菇的鲜味,不错,是闻到的鲜味!叫人直流口水。
跟主人寒暄以后,立马露出了我们的疑惑:夏秋之交,气候干燥炎热,怎么还有野菇采?女主人哈哈一笑:“对你们来说没有,对我们来说遍地都是哦。”这话我们明白,也就是说我们不了解大山,找不到要找的东西,这一点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每天出售那么多干菇,这要多少人去采呀!女主人一边将晒好的干菇挑拣分类,一边答到:“上山采菇的一般是孩他爹和爷爷,别看这采菇也是技术活呢!走进菇区,遍地都是菇,红的、黄的、灰的、花的,眼花缭乱,其中大部分是有毒的,能食用的只是少数,有的毒菇和食用菇样子很接近,没经验的还分辨不出来呢。一但采回来,那后果就严重落。”女主人笑了笑接着说:“有首歌唱的什么采蘑菇的小姑娘,呵呵,那一定是那些城里人想出来的浪漫的东西,太不实际了,想想都后怕。”
女主人的话我们都很认同,的确,山里的野蘑菇是不可以乱采的,但想尝鲜的念头却是强烈的,女主人象看透了我们的心思,撩人地说:“今天晚餐给你们弄一顿野菇宴,让你们好好解解谗!”听到这话,一个个猛吞着口水,还不忘补充几句:好好,那些鱼啊肉啊就免了,除了一二个自家种的小菜,都上野菇好了!
随着厨房飘过来的阵阵香味,我们一个一个按耐不住好奇,鱼贯地来到厨房。眼前的一幕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这间厨房很大,大约有十五平米左右,除了角落一座并排两口大圆锅的土灶与我们平常在农家看见的无异外,还有二排长方形的土灶。这土灶中间是空的,用来烧火,两边土墙上架着几只圆底挂锅,数了数有六只,每支都冒着热气,有的在炖有的在煮,闻着香气就知道炖着的是野菇。
看到这些,不禁暗暗佩服起这家的主人来,这种方法还真不错,来这的游客大多都是来吃野菇的,如果用一两个锅慢慢炖,一天也难做出一桌菜来。我想,这也许是根据近年游客增多而发明的吧,这“与时俱进”一词是不是也能用在这呢?
饭菜上了桌,我们一拥而上,一顿乱夹,狼吞虎咽,象猪八戒吃人生果似的,等缓过气来,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好好品尝每种菇的味道。
女主人见怪不怪,细细地介绍开了:“这碗红色的,是我们山里的珍品“红菇”,她产量小,地域固定,一般没经验的人是找不到的,所以也特别珍贵。还有这红菇色彩艳丽,是食用菇里面很少的几种彩色菇之首。由于她的珍贵,还由于她的艳丽,所以,我们这还有一种风俗,当大姑娘出嫁的时候,箱底一定要放上些红菇,一为喜庆、吉祥,二为显摆娘家的财力,红菇越多,说明姑娘家越富有,也说明姑娘身价越高。红菇一遇水,红色就会立即溶于水中,满锅的汤都是红艳艳的,既好看又好吃,城里一般是吃不到的哦。”果然,听过介绍以后,再来喝一口红汤,是感觉有种独特的鲜味。
“还有这种菇,你们也一定要吃,这叫“鸡松绒”,用清水煮一煮,就会有一种类似鸡肉的清香,不知道的还以为喝的是鸡汤呢。这菇还有一个名字叫“懒汉菇”,因为它不需要太麻烦去做,如果想吃了,拿出一两个用开水一冲就能吃,其味道一点也不差。”在此之前,我们可是从来也没听说过用干菇泡水当茶喝的,于是顺水推舟,要求饭后也来杯“懒汉茶”。
这晚,枕着菇的美味,飘着“懒汉茶”的余香,美美的美美的做了一夜香香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