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
小学六年[十四]
后我们还进城去听过一次老红军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那位老红军好像是住在市政府那后面的府后街里面,一座青砖的小四合院,我们就坐在小院的天井坪上听的那位老红军为我们讲他们当年长征时的故事。这次应该是只有我们六一班单独去的,因为那次好像没有排长队。
记得湖南省花鼓戏剧团这年还编排了一出反映旧社会地主老财残酷利剥削压迫农民,而农民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起来革命的花鼓戏,剧名“杨立贝”,在湖大的大礼堂内连演了几晚,我是晚晚都去看了。
不记得是五年级时还是六年级,学校组织同学们学手旗,弄得同学们上学时还得带着两面小旗帜。手旗又叫旗语,是看得见的直线远距离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它由红绿各一面小旗和固定的旗式语言组成,由手旗手按固定的旗式语言挥动手中的两面小旗,向对方发送和接收指令。
记得那段时间的体育课就全是手旗学习和练习,就连课间时间也大部分被它所占用。为什么?是因为有大量的旗语要抄写背熟,不然到时就会看不懂发不出。
这次手旗的学习好像还有过比赛,印象是模糊了,但去当年的劳动广场打过手旗。
升高小那年暑假,也就是四年级进五年级那年,不知体育老师廖老师怎么会想起要我到市体校体操队去培训的,弄得我在那里硬是累了半个月,学校里还有谁去了,不记得了,总之不是我一个人。
去是廖老师送起去的,从排楼口坐划子过的河,上岸还走了一会。住就住在当时还叫劳动广场的那个大门外的一栋楼房内,每天就是在教练的指导下在那了里撕一字,下腰子,单双杆,前滚翻后滚翻和空心翻的好累。
好像是半个月的样子,廖老师去那里看我们时我找了廖老师,说我不想在那里训练了,原因是我不喜欢搞体操。我对廖老师说我很喜欢踢足球,因四年级时在班上就经常踢足球,所以希望廖老师同意我进学校足球队。是不是当天就同廖老师回了?记不清了,但我肯定没有搞完就提前回了。
五年级开学后,廖老师找了我,问我是否真的想参加学校足球队,我肯定的回答了他,于是他真的要我进了足球队。
那个年代的小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打篮球的,而踢足球的到有不少,小学里每个学期都举办了足球赛,年级中班与班之间比赛,记得我们是从四年级开始的。
我们班男同学少,虽说是大多数男孩子爱踢足球,可在年级中比那二个班还是有差距,四五年级时的四次足球赛我们班都是未名,直到六年级时我们才打赢过一次六三班,得了个第二名。
那时学校的足球场很小,小得也就是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因此,学校的足球赛是五人制的,也就是二前二卫一守门。踢足球,我一直是班上锋线上的主力队员,与我同踢前锋的一般是毅强,后卫国钧和海泉,门将就一直是旭。在比赛时,能够替换上场的人不多,如风连,新建,志清,有一次还叫端平上场踢了一会,可他那猫腿时刻踢不中球,只好又将他换下场。
我们班只有我和国钧是校足球队的。我们五年级时,校足球队里大多数队员是六年级的学生。到了我们六年级时,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又是五年级的占了多数,可见我们年级的足球整体水平不行。
六年级时,我们年级在校足球队的除我和国钧外,记得的还有六二班的岳亭,祖湘,六三班的西涵,五年级的新民,必亮,新华,正先,桂秋,还有几个不记得了。
学校每学期要参加岳麓区组织的小学生足球赛,这比赛每次都是在师院体育系的足球场迸行,那足球场就是大足球场的半场大,比我们学校的足球场大了许多,而比赛又是七人制,因此,我们学校的足球在岳麓区的比赛中从来就没有取到过名次,只是没有背过板。
那时在岳麓区的足球赛场上最有名气的是矿山小学的粟什么科,其次是杜家塘小学的少奇,再就是矿冶的麓山。
那时七人制足球比赛阵容都是采取2221形,在校队我是打右前锋,新华打左前锋,岳亭,祖湘打中锋,必亮和新民打后卫,正先当守门员,西涵是替补门将。
[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