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拾趣-茶-不知春
一直以来,向往着大山,大山的灵性,大山的神秘,总是缠绕在心里,心牵着,神往着,就如一杯白酒,日子越久越浓。 有机会走进大山了,心是兴奋的也是好奇的。睁开眼,满目青山滴翠;伸手一抓,尽是清新的气息,这就是大山给我的第一印象,要想了解大山更多,只有一步一步走入其中了。
天色渐晚,走进了一个小寨,选了一户看起来比较富裕的有着二层楼的人家走了进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笑盈盈的不到二十岁的山村女孩,她身材不高,偏胖,笑起来眼睛成了两条好看的弧线,那甜甜的笑声,就象一股山泉沁人心田。
坐定后,姑娘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喝上一大口,既解渴又解乏,就在我们赞不绝口之际,姑娘笑哈哈地发话了:“象你们这样喝茶,我们这叫牛饮,是很不礼貌的,那是最次等茶的饮法。”我们面面相处,难到喝了几十年的茶,这会却错了?姑娘还是笑盈盈地说:“客人来了,我们都会拿出好茶招待,客人喝茶时,第一下只能小抿一口,让茶水停留在齿间,再从牙逢里吸一口气,让茶水在齿间打几个滚,还要发出响声,响声越大越好,响声就是对茶的赞叹声。”照着姑娘的话,我们都试了起来,随着一阵空气从齿间流过,顿时感觉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穿过,满口生津,茶香溢发。吞下许久许久了,还感觉嘴里凉凉的、甜甜的,回味无穷。“那叫回甘,茶越好回甘越久。”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问:“你这茶叫什么名字?”姑娘指着那其貌不扬,样子有点象酶干菜的茶叶,自豪地说:“那是我爷爷亲手炒制的,这技术只在家族内单传,其他人是学不到的呢。”这么神秘?赶紧又喝了一口。“这茶生长在峡谷里,每天日晒时间很短,峡谷里雾水很重,气温终年变化不大,很难看到外面百花齐放的春天景象,所以,我们给这茶取名叫不知春。”
“不知春”?好诗意的名字!原来山里的生活也处处充满了诗意!惊叹之余,不免提到了姑娘的爷爷。“我爷爷今年71了,前几天上山采药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70多岁上山采药?还一去好几天?乖乖,单凭这一点,城里的老爷子们是没法比了。“我们山里人贱,只要还能动弹就不会窝在家里,那山牵着我们的魂呢!”
提到爷爷,姑娘显然兴奋起来,指着壁柜正中的一只黑褐色的紫砂壶对我们说:“看!那就是爷爷养了四十多年的壶,那比他生命都要紧,曾经有人出10万买他的壶,被爷爷一口就回绝了呢!”一只看似普通的壶,还有这么一段故事,一定不简单,于是走近那壶,要看个究竟,只可惜那玻璃柜门上了锁无法打开,只能隔着玻璃观看,那壶看上去黑不溜秋,似乎脏兮兮的,也没有什么离奇之处。看到我们平淡的表情,姑娘补充到“这壶,爷爷用了四十多年了,每天用它泡茶喝,不喝的时候也泡上茶,从不间断。这也叫养壶,养壶很讲究的,不单不能让壶干着,还不能洗掉里面的那层茶垢,更重要的是只能用一种茶,用杂了还不行。正因为如此,爷爷一直用自己那独特的方式炒制的“不知春”养着,久而久之,茶香沁入壶壁,哪怕你泡上一壶清水,也带有浓浓的茶香呢!”“真的???!!!”看看姑娘那高高扬起的头就知道答案了!
“这壶还与我家的一条家训有关。”姑娘清了清嗓子,给我们讲起了故事:我们山里人有一个习俗,男孩满十六岁时,家里人就会给他们挑一个好壶,从生日那天起开始养壶,这壶是男人的标志,是必不可少之物。爷爷也不例外地在生日那天拥有了自己的壶,爷爷家里当时比较富有,是个制茶大户,他家的茶远近有名,而爷爷是继承家族手艺的唯一传人,小小年纪就颇显身手,再加上爷爷外貌出众,身材魁梧,成了远近姑娘追求的对象。爷爷心眼高,山里的姑娘一个也没看上,拖到快30了,才经人介绍认识了镇上的一个姑娘,姑娘对爷爷也慕名已久,很是高兴,还未过门就时常来家串门。那姑娘很爱干净,洗洗搽搽是她的强项。有一次,她好心地把爷爷精心养了十几年的壶里里外外洗得清亮清亮的,眼看养了这么多年的壶就这样前功尽弃了,一怒之下与姑娘断绝了关系,还丢下一句:不懂茶的不要!瞎爱干净只会坏事。从此,我们家就有了“城里姑娘不娶” 的家训。也是从那时起,爷爷开始养起了这个壶。
无论这条家训是否合理,但通过这家训,这壶,通过爷爷的故事和爱茶的情结,我们对大山也能领悟到什么;还有姑娘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山里人贱,那山牵着他们的魂。这不就是山里人最朴实最直接的写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