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07-06-13 12:21:33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报
湖南广播电视报实习记者 刘薇薇
在长沙市河西岳南小学附近的民宅里穿行,每天都能听到欢畅的吉他伴着明亮的嗓音唱出的优美音符,在这里住着一位叫陈永辉的残疾音乐老师,他给自己取名为“尘子”。附近的居民都这样评价他:“他没钱,却生活得很快乐;他没进过高等学府,却育有高徒;他双脚高度瘫痪,却依旧‘走’天下。”
走进尘子老师的出租房,简陋而干静。房间里的光线略显暗淡,没有豪华的家具,但各种乐器却把房间装饰得轻盈。吉他在墙角静卧,紧贴墙壁站立的钢琴陈旧却显出贵族的气质,而最打眼的,当属窗台下那架着话筒的电脑。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对外交流的渠道是有限的,现在有了电脑,他的音乐作品不再“愁嫁”。
“我要在家里读大学”
1965年8月,陈永辉出生在湖南郴州永兴县湘永煤矿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今年42岁的尘子清楚地记得,这是他在轮椅上度过的第38个年头,而对于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奔跑”,他仍然记忆犹新。
“‘文革’期间,有一次,我偷偷地跟在爸爸身后去看大字报。绵延的田间小路上走着长长的队伍,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游走在田间的大蟒蛇。我就这样跟在人群后一路小跑,跑得好快好快。”而从这次记忆后的第一个早晨,他因为当时医生诊不出来的“怪病”(小儿麻痹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年仅4岁的尘子被诊断为“软骨病”,拿着从医院里开出的一大堆钙片,尘子感觉到身上的气力正像流水一样一天天减少,从此他只能躺在病床上了。
1986年,尘子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却被拒于高考的大门之外。对尘子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受到心灵上的打击,少年的梦想在这一刻被“残疾”两个字击得粉碎。“既然学校不要我,那我就在家里读大学。”和尘子谈到他的大学时,这个男人坚忍不拔地说。
为了求得一个生存与求知的平衡点,尘子自学无线电,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永辉家电维修店”。经济的贫乏并未能阻挠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对学习的追求。这时的尘子又有了读书的念头,他开始自学英语,并报考了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 1990年,尘子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毕业证。
从轮椅歌手到“超女”老师
说起尘子与音乐的接触,应该追溯到其家庭对音乐的热爱。尘子的父亲就是一个吹拉弹唱样样行的人,幼年时那些寂寞的日子里,可以说他是与音乐相伴走过来的。尘子真正的音乐生涯是从1992年参加县城里举办的“农穗杯”卡拉OK比赛开始的。据尘子回忆,他上台时人们都十分惊讶,而当尘子一举拿下第一名时,台下沸腾了。一夜之间,尘子就在那个小小的县城里变得无人不知了。
音乐点燃了梦想,尘子关掉了相伴4年的“永辉家电维修店”,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卡拉OK。这一年,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家的赞赏也更坚定了尘子走自己音乐梦想的道路。这时候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冒出来,“我要到各地去跑场子”。尘子带着24岁小伙子的血气方刚开始了自己的跑场生涯,并一发而不可收。
在2005年的“超女”比赛中,尘子携众名女弟子到“超女”现场报名时,着实让媒体“热了一把”。当时媒体是这样报道:“在去年的‘超女’比赛中,余政议、罗湖两位老师凭借弟子春春、笔笔、何洁等人的优异表现声名鹊起。今年的‘超女’比赛中,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他是一位双腿完全萎缩的残疾人……”凭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尘子为他很多学生量身创作了许多原创歌曲,而在这次比赛中,他的数名学生进入决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