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许多有关“知青”的文章,回忆、怀念、遗憾、于心不甘等等复杂的感情都有所表达,其中,“特殊”这个词汇或隐或显常与“知青”联系在一起。归纳起来,知青的特殊大致在两方面:一是“知青”群体的特殊,二是“知青”经历的特殊。
很想将自己的想法说清说到位,但又实在没有信心。思前想后,还是说出来,即算是乱说。还想先说明一点,本人的议论,并不针对任何一种关于知青的观点;如果有不中听的话,绝没有胳膊肘外拐的意思,本人也是正儿八经的知青啊。就事论事罢了。
建国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不少的大事,抗美援朝、反右、大跃进、过苦日子、四清、文革、上山下乡、对越反击、经济(体制)改革等等。与发生的大事对应,也就必然产生人的群体,援朝战士、右派分子、四不清干部、保皇派、造反派、走资派、响应号召的“知青”、下岗职工等等。
对具体的事件来说,事件中的人的群体当然有他的特殊性。对国家(政权)来说,我想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从国家(政权)的利益出发,在某一事件中使用(或说利用)的人。强调(或说看重)人的群体的特殊性,多半还是某个群体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国家(政权)的利益出发,对这些群体的价值的认定会有不同的定位,但不会有质的区别。
再看看经历方面,与“知青”类似的还有“八千湘女下天山”、文革前的知青,以及与“知青”同时期的回乡青年。从年龄方面比较,援朝战士、对越反击战士、右派中的学生、青年人应该与当时的“知青”不相上下。在时间跨度上,“知青”大约经历了数月至十年的时间。这些人群的经历,其中的艰辛,坎坷,付出等等,“知青”群体应该还排不上第一位。因为以生命为代价,以一生为代价,以不平等为代价来衡量,“知青”还算幸运,十年后基本都解决了。
人生苦短,转眼都是“奔6”的人了。无论怎样的经历,无论怎样的际遇,能奈其何。我曾戏语:能上网的知青是知青中的贵族。不是吗,经济上的承受力且不说,闲情总还有吧。我想,曾是知青,时下又是下岗职工的应该大有人在。为工作所累、为生活所累、为子女所累、为住房所累……,他们是不是更有理由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