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还看到飘在四行仓库上那抗日的旗帜!
说起四行仓库,就想到“八一三”,想到八百壮士,想到谢晋元。四行仓库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是罗马柱,是英雄的木化石。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柏林、芝加哥的全球第五大城市。因为实业发达,人口密集,国内外银行纷纷在上海设点,总行设在天津的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与华侨创办的中南银行,1921年9月在上海设立联合营业所,1922年总部设在天津的大陆银行加入,4家银行中3家是北方银行。当时南北界域很清,连黄鱼之类海产品都分南洋货、北洋货,所以这四家银行联合营业所,简称北四行。
1923年,这4家银行又成立联合储蓄会,凡在该储蓄会存钱者,就是会员,不仅有利息,而且盈利的话,会员还有分红。如盈利不敷利息,由4家银行补足,目的是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结果一炮蹿红,存款者广泛。旧上海只有中国人存钱于外国银行,这次外国人也存钱到中国金融机构——四行储蓄会。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恶性膨胀,四行储蓄会储蓄多了,于是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在南京西路黄河路买地建造“远东第一楼”——国际饭店,信誉大增,反过来又吸纳更多的存款者。抗战前夕,它已是全国金融业收储额最高的机构。北四行名声大噪。
储蓄多了,放贷业务随之增加,抵押货物也随之增加,为了堆放货物,四行储蓄会在苏州河畔买地建仓库,简称“四行仓库”。
北四行的灵魂人物吴鼎昌,是盐业银行的总经理,留日读财经专业,极有才干、眼光与组织人事能力。但他热衷政治,分别当过袁世凯与段祺瑞的财政次长,段倒台后,出掌军阀背景的盐业银行,北四行是他策划组建的,联合储蓄会就出于他的设计,这是金融界的独创。中国唯一获得当时世界最高新闻奖——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的《大公报》,也是他物色经营高手胡政之、文章高手张季鸾,由他出资,共同创业。
“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开始,四行仓库成为88师司令部。10月26日深夜,为掩护中国军队撤往苏州,下属的524团第一营奉命进驻四行仓库担任掩护,团长当夜战死。团副谢晋元晋升团长组织战斗,血战4天4夜,毙敌200余人,自己仅牺牲5人。这是个奇迹。“抗战”发起以来,中国军队伤亡总是3倍于日军,因为,当时日本军队装备精良,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但是四行仓库与租界仅隔一水(苏州河)一路(西藏路),尤其四行仓库东侧有租界的煤气罐,所以英、法殖民国当局照会日本,攻坚战可以枪战,不许开大炮、飞机轰炸,生怕一不留神炸了煤气罐,殃及各方。当时,日本还不敢得罪西方列强,所以日军放弃飞机大炮。没有了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这样,谢晋元部队凭借厚实的钢筋水泥、高昂的爱国斗志,沉着应战,御敌于墙外。最后在万国商团的调解下,停止战斗。这时谢晋元完成了掩护撤退的任务,率部退入租界。
我始终固执地以为:生命因为正义而不朽。四行仓库因为谢晋元而不朽:废物变成了文物。北四行大名也因此借光。这是它的幸运。谢晋元的不朽是必然的,四行仓库的不朽是偶然的。依附必然的偶然是幸运的,这就是正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