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小兰深切送别母亲
联邦劳工部长赵小兰的母亲赵朱木兰女士的葬礼昨(11)日上午在上东城81街的Frank Campbell殡仪馆举行,来自各地的两百多位亲友出席。赵小兰和她的妹妹们在葬礼上深切缅怀自己的母亲,并回忆了母亲的往事。仪式之后,朱木兰女士的遗体被运往上州威彻斯特郡Ferncliff墓园安葬。
葬礼于昨天上午11点钟开始,罗柏逊(Arthur Robertson)牧师主持了仪式。赵小兰和她的妹妹们以及赵家第三代的代表先后致悼词,赵小兰的丈夫麦康纳参议员也代表赵家所有的女婿致悼词。
赵小兰在悼词中说,家母在生命的最后七年间,勇敢地与淋巴癌搏斗,从未向疾病低头,甚至在病中也无私地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愿成为他人的负担。她表示,父母这一代人与生活在20世纪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经历了国内战乱与外强侵略的涂炭,流离失所,饱经风霜,人生道路崎岖不平;但无论现实社会多么残酷,他们始终积极乐观,从不屈服,对生活满怀憧憬希望。
在提及父母56年的感情时,赵小兰称母亲当年独具慧眼,发现了自己未来丈夫的潜力,并将她的爱和生命无条件地许诺给父亲;多年来,母亲勤劳善良的品德是一家人幸福和事业有成的基础;当年母亲身怀二妹小美7个月时,父亲为了家庭发展只身来美国,从此恩爱夫妻天各一方长达三年之久,但他们鸿雁传书,忠贞不渝。
赵小兰表示,母亲多年来悉心照顾家庭,为女儿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她自己也以身作则,在51岁时又重返校园,在纽约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攻读亚洲文学和历史硕士学位;同时,母亲也投身教会和社区公益活动,默默无闻地奉献,勤勤恳恳地作义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在悼念母亲之余,赵小兰代表父亲赵锡成和妹妹赵小琴、赵小美、赵小甫、赵小亭、赵安吉和家中其他至亲对热情帮助过赵家,以及千里迢迢专程赶来送母亲最后一程的亲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赵小兰的丈夫麦康纳参议员代表赵家的几位女婿缅怀岳母的过世。他在悼词中引用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话称,人们必须等到一天的末尾才能体会白天是多么辉煌,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来描述今天我们所悼念的这位谦虚的女性的一生;朱木兰女士一直以来以他人的生活为先,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置于其后,这也是她杰出一生的奥妙所在;还在年幼时,她便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回到被侵略军占领的家中取回家人赖以生存的财产;作为一个年轻的妻子和母亲,她与丈夫分别三年,通过书信为丈夫带去安慰、鼓励和希望;作为六个女儿的母亲,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女儿们的成长。麦康纳参议员提到当年赵家初来美国时所面临的文化挑战,有一年十月末,当几个孩子带着面具来赵家敲门时,他们以为自己遭遇了打劫,而邻居们知道这是万圣节;但正是由于朱木兰女士的奉献和教导,家中的几个女儿成年后全都进入了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学府,她对家庭和子女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
赵家最小的女儿赵安吉深情回忆了母亲抚养六个女儿的不易,除了六个孩子的教育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之外,母亲也面临许多社会压力,包括一些人的冷言冷语,诸如“那将来这么多婚礼可是有的付(钱)了”、“你们不停地生,一定要生个儿子对不对?”面对这些评论,母亲总是告诉女儿们,不要抱怨或愤怒,而是要证明给他们看,是他们错了。
在昨天的仪式上,圣约翰大学校长Donald Harrington和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于世成都专程赶来致悼词,缅怀朱木兰女士在教育方面的表率和奉献精神。
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郝晓飞和杨东领事,赵小兰的好友、联邦商务部少数族裔商业发展署副署长董继玲,11台华裔新闻主播董恺悌,赵母生前世交孔令和等,也出席了昨日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