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背熊腰的汉子又当爹又当娘;怕孩子受苦不再续弦;还时不时抽空到学校远远地盯着儿子上课的教室;先是拜托老师:儿子不听话只管打骂,听得老师说那不行之后立刻说那也是、那也是……
肌肉发达的汉子爱子重先生,而且是先让郭老师尝尝桐油枯种的烟叶,发现郭老师很爱抽之后再悄悄送来一大把;上好的五月苞熟了也赶快来孝敬老师,而且也是只给老师打个手势,没有一句话……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细节,使老周这个质朴憨厚、心地善良、体壮心细、充满爱心的瑶山农民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
作者两次去过老周的家,但两次都没进屋,两次都没见着老周,但两次都留意到老周栅栏前晒的衣服,两次都没看到瑶家妇女穿的花衣裳。第一次没看到,还只是对老周没有续弦的一个证实,而相隔几年后的第二次还没看到,却是表白作者的惋惜。
作者自己内心对老周的尊敬、同情和祝愿虽然没有用话语表达,却在这两个细节中充分表露出来了,而且是“无声胜有声”。
读郭兄这篇大作,更加领会到文章只有写真实的东西才会有震憾力,只有善抓细节才会有感染力。
肌肉发达的汉子爱子重先生,而且是先让郭老师尝尝桐油枯种的烟叶,发现郭老师很爱抽之后再悄悄送来一大把;上好的五月苞熟了也赶快来孝敬老师,而且也是只给老师打个手势,没有一句话……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细节,使老周这个质朴憨厚、心地善良、体壮心细、充满爱心的瑶山农民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
作者两次去过老周的家,但两次都没进屋,两次都没见着老周,但两次都留意到老周栅栏前晒的衣服,两次都没看到瑶家妇女穿的花衣裳。第一次没看到,还只是对老周没有续弦的一个证实,而相隔几年后的第二次还没看到,却是表白作者的惋惜。
作者自己内心对老周的尊敬、同情和祝愿虽然没有用话语表达,却在这两个细节中充分表露出来了,而且是“无声胜有声”。
读郭兄这篇大作,更加领会到文章只有写真实的东西才会有震憾力,只有善抓细节才会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