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沅江县是我省下放知青最多的一个县,仅长沙知青就有一万四千余人。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沅江知青 → 从“人、情结、雕塑”说开去

您是本帖的第 64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从“人、情结、雕塑”说开去
不知天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03
积分:64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不知天命

发贴心情
从“人、情结、雕塑”说开去

从“人、情结、雕塑”说开去

知青雕塑的话题跟随了巨量的帖子,雕塑,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经常看到,它不就是一块石头或泥巴吗?为什么引起知青这样广泛的关注,对它系以很高的期望呢?沅江斑竹易山的关于一篇“人”的文章,引起一些联想,“人”的题目很大,想哪说哪吧。

人是一个创造者,他的精神翱翔于天空,思索着原子和无限,他可以飞临星球,他的精神可以无边无际的扩张,人也是文化符号的创造者,把这些符号创造出来以后,用以固定自己的世界观,这种巧智,这种超然性,这种自我意识,确定了人在自然界中作为一个小小的神祗的位置。

然而同时,又分明看到,人有一具会腐烂的躯体,迟早要回归地下,为蛆虫之食,在黑暗中默默无声地腐烂和永远地消失。

人超于自然,同时又无可奈何属于自然,人是二元性的存在。(人不想死又必然要死,皇帝和乞丐在此时总算是平等了),

在很多的时候,这二元的悖论使得人实际上被无能感和死亡恐惧所压倒,而生的本能巧妙地把生死恐惧加以转化,把关于人的最后处境的绝望背景掩盖或“忘记”起来,平时根本察觉不到这种无能感,同时奋力地在人世间做出一些宏伟工程或事绩,并且是非常“诗意“的生活着,从而获得基本的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

人是被造物,父母造的?NO,父母呢?,几十年以前你是“空气”, 几十年以后你也是“空气”,是由原来的“没有”、被一个什么造出来、显现了一阵子后又归于“没有”。人是以有机体的形式在时间片断中存在,由一些蛋白质和其他元素堆砌组成,有机体是必死的,仔细想想,人的行为在全部意义上都与这必死性相关联。

在很多的困惑中,人的二元性存在是人的最高困惑,并且是无以止境的,而围绕这种困惑所进行的精神探索路程也是无以止境的,一代接一代,终极永远在地平线上,直至此生之终了。

人希望永垂不朽,如果人可以不死,那么,一切的社会人伦、道德、文化、政治都不会现在如此有序,你信吗,如果人的寿命是30岁或200岁,这个世界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心理研究证明,这种希望 “长久”“永垂不朽”的心理在人类整体行为中表现为崇尚英雄和伟人(因为英雄和伟人能长久),向往旗帜的领航意义,并且不由自主的建立崇尚英雄情结、伟人情结以及这样的传统和文化,依附或融入在英雄和伟人的光环中;在没有英雄和伟人的时代,人们会把一些社会运动,社会潮流赋予某种意义,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是一种集体的下意识,并不为少数人所决定。在潮流面前,个体往往没有选择,投入是本能(人的本质要求)。

社会以及社会文化,也正是这样一种助燃剂。没有社会以及文化的助燃,精神无需升华也无需寄依附。

由此,又想起一些西方的画面,一些由赤裸真身男女们堆砌和排列的画面,后现代,在我们眼中,太离谱,那是彻底的肉的群体,这些人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将肉堆砌?希望表达什么?细细一想,也是由于个体的弱小无奈,希望人的本质的回归和依附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离开群体,离开宏大,离开意义,人什么也不是。

知青,不论从哪种角度去理解和观察它,在当下,已然具有社会影响和某种意义,知青个体是脆弱的,知青的年龄渐渐老去,在精神上,此生寄托何方,意义从何伸出,赚了钱吗?做了老板?回城后成为成功人士?这一切其实都比不上具有社会情结光环下的升华感、慰籍感,也不会有悲怆的知青历程产生的社会矛盾和思想洪流冲击后给人的美感以及知青文本瀚海留下的精神裕度,所以,知青们,不论是成功人士或穷困人员,(常常很奇怪,有的人,知青生涯对他影响并不大,也要说自己是知青)知青生涯早已经远久,但还是恋恋难忘,希望自己曾经是一个战士,在广阔天地中战斗过,希望在知青群体中、在某种意义中,也希望雕塑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样子,而雕塑,或许会产生联想以致达到这样的意义功效。

      当个体离开这个世界时,雕塑还在,雕塑,具有了寄托的实像,具有了神的意义。

未加整理,泛泛而谈。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11:38:47
易山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145
积分:795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6月5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山

发贴心情

    没想到易山的一点小的感想,引起不知天命大哥这多联想,作出这么深邃的议论,看来易山这快“砖”抛对了。

    我赞同兄的高见。并认为人其实是很怯懦的,以我自己为例。人常有的对于死的两种怖惧:一是死时,一是死后。后者我很少,因为我认为那太没有实际意义,尤其像我这样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死后被人淡忘亦在情理之中,只要没有余辜就行,就算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了。但前者有些,主要是心里没有底,不知道那一刻是什么感觉,想到要清醒的感觉对于自己生活的这个阳世来一个永久的作别,永不见自己所爱的人,永不做自己所爱的事,也不知归于一个怎样的虚无,也不知那一刻有无这一生不曾体验过的痛苦,唉!真还有些惧怕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有人虽然怕死,但并不奢望“永生”。但不代表别人不这样,“精神不死”确是一种很好的安慰剂,古人讲求人一生必须“立名”“立业”“立言”无非是要传于千古,至于不朽。若得不到这种被后人景仰的“百世流芳”,就落个被后人唾骂的“万年遗臭”都要得,横竖要在历史的礁石上冲一道深痕。

    中国人喜欢讲“盖棺定论”。知青上山下乡,果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后世自有更有智慧的人参前考后的来论证定义她。就按论坛中帖子明晰的断定,从1962年到1979年,也就十七年之长,(不过也算长了,文化革命初始的理由就是对十七年的文化领域被资产阶级占领进行革命),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一瞬,这一瞬混在文革的主旋律中也就是彷徨啊,失落啊,苦闷啊,如果着意做一个雕塑来纪念这种情绪,则不如不搞。因为文革中这些情绪并非知青独有,老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归国人士......你的雕塑做在那里,只能让后世人觉得:谁都从苦闷中走出来,谁都知道往前看,只有这帮知青还在这里头纠缠不休。事实上,回想我们的青春岁月也不是哭着过来的,也不是爬着过来的,而是走过来的,并且,我们在这段时间长大了。

    扯远了,打住。谢谢不知天命大哥。

    我们就在沅江说说,不参与论坛。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15:07:51
岸边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3
积分:9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8月13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岸边客

发贴心情

事实上,回想我们的青春岁月,即不是哭着过来的,也不是爬着过来的,而是走过来的,

    对,红军长征时那么惨,那么忍辱负重,长征胜利纪念碑却叫做“三军过后尽开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10:19:29
象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00
积分:93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象子

发贴心情

易山说得好:

因为文革中这些情绪并非知青独有,老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归国人士......

事实上,回想我们的青春岁月也不是哭着过来的,也不是爬着过来的,而是走过来的,并且,我们在这段时间长大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21:04:51

 4   4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39063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