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公共图文】深度视角:汉语危机之汉语的危机

您是本帖的第 45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公共图文】深度视角:汉语危机之汉语的危机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公共图文】深度视角:汉语危机之汉语的危机

[深度视角]汉语危机之汉语的危机

     在当下的中国,学习汉语似乎成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一不小心进了中文系,便种下了一世的悲哀。相反,英语如今却横行中国,无论是想升学还是要工作,都得学好英语,汉语倒是次要的。英语俨然成了我们的国语,而汉语则几乎处于第二语言的地位,难道成千上万的象形文字还敌不过二十几个拉丁字母吗?



    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固守夷夏大防、做天朝上国大梦,吃了许多闭关自守的大亏,一步步沉沦为帝国主义宰割的羔羊。翻开这段历史,国人无不扼腕三叹而涕流,痛惜先人的愚昧和保守,反观今日,时人复为先人顿足而叹矣!
    自从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敲开,华夏中心主义崩溃了,国人的自信心也随之崩溃,从此习惯于媚外。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早晨随处可见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诵读英语,酷似古时私塾里学八股的童生,在学生的书包里,几乎毫无例外地装着数量不等的英语书,似乎大家都成了外语院的公民。现在,“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的一项评估标准,公共课和专业课都被要求使用英语等外语教学,甚至连中文系也不例外,我们似乎是在英美接受教育。在这种形势下,老师越来越不习惯于用汉语授课,有时为了照顾英语差如我辈者,老师只能对前面所讲的英语做一下中文解释。在我泱泱中华,中文竟成了用于解释英语的语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在当前的各种英语考试中,四六级的影响最为广泛,历来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因为不过四级,则失去了领取学位证的资格,而且在同学面前也似乎矮了半截,丧失了许多做人的尊严。头可断、血可流,但四级不能不过,因此每当四级大比之期临近,校园里便随处可见寻枪手的广告,成了校园的牛皮癣,举国皆然!但更多的还是自力更生者,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皓首穷经,没命地咀嚼那二十几个拉丁字母,疲精神耗日力于无用之功,最终换来的是一纸成绩单,而后在半年之内便把那恶心的拉丁字母忘光,真是“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四级如此,考研更是残酷,君不闻许多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只因为没把那洋人的拉丁字母念好,成为考研的牺牲品。真不知道,那些学古代文学的、学体育的、学中医的,英语学这么好做什么?因为英语,不知埋没了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
    如今,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英语竟然成了工作语言,美其名曰“国际惯例”。中国成功入世、申奥,本来是好事,却成了给英语推波助澜的导火索,不单学生,全民都学起英语来。在日常生活中,将汉语与英语杂糅已经成为国人的习惯,大家都成了“假洋鬼子”。试问连中国人都不讲中国话,还能希望谁来讲中国话?连中国人都不尊重汉语,还有谁会尊重汉语?
    有意思的是,正当英语在中国享受国语待遇时,国外却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近百所孔子学院在海外纷纷建立。在汉语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国内却在弹压汉语,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许有这么一天。国人的汉语比英语还差劲,而洋人的汉语却比国人的还要好,这将会是怎样的灾难呢?
    我有一个固执的偏见:汉语是神圣的语言,是民族尊严的象征。对于中国人,唐诗宋词怎么念怎么顺口爽快,古文怎么读怎么酣畅淋漓,汉字怎么写怎么顺手流畅,因为只有汉字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字,只有汉语才是属于中国人的语言。所有以写一串拉丁字母为荣的中国人都应该拿出“八荣八耻”来对照检查,重新背诵一下都德的《最后一课》,只须把文中的法语换成汉语即可。因为士不知耻,乃国之大耻也!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以洋代中无异于舍本求末,其害无穷矣!天下苦英语久已!
    唐人白居易有诗曰:“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我长歌当哭,愿得天下知!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1 22:58:10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网络语言泛滥 法规能否捍卫汉语的“纯洁性”?

       网络语言泛滥 法规能否捍卫汉语的“纯洁性”?

       自3月1日起,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要与上海市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绝缘”,如果出现将被定为违法行为。《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地方性法规。

  然而,这部从审议之初就颇受关注的法规引起了各方的激烈争论,网络论坛中的唇枪舌剑升级上演。

  网络语言泛滥,是洪水猛兽还是进步?

  重庆市某中学教师王蓉曾经遇到过一件令她哭笑不得的事情。一次语文期末考试中,一位学生在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有这样的语言:“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

  王蓉说,大部分学生平时说话时会出现这样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目前青少年了解掌握信息的主要方式,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都有所不同。但是,极不规范的网络语言阻碍和误导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掌握,因此有必要出台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

  然而,在许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眼中无异于洪水猛兽的网络语言,在另一些人心里却并非就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上海二中教师彭仁杰说,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集体创作而成,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概而论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大家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语言,同时进行相应的使用范围规范,这样就能在保证学生学好规范汉语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儿子正读高二的罗萍对网络语言显得坦然从容。她说,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要让孩子隔绝网络,要让他们不接触、不使用网络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单纯地“堵”不如有效地“疏”,但同时得要求孩子在学习中坚持使用正确的语言规范。

  立法禁止滥用,规范标准还是越俎代庖?

  对于这部包含限制网络语言使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人大的王耀羲解释说,汉语文出版物种类众多,包括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期刊、图书这类出版物针对其读者群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是可以的。但是,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对语言文字使用有示范和规范的重要作用,应当对其使用网络语言作出禁止性规定。

  此外,新闻报道由于对社会影响大,也应当对其使用网络语言作出限制性规定。

  根据规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育督导、检查和评估的内容。文广影视、新闻出版和信息产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对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以及中文信息技术产品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为了保证这一法规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得到真正有力的实施,上海市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还将建立起检测工作网络,对各类媒体、公共场所用语、用字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为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出台这项法规是必要的。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于这样的禁用嗤之以鼻,认为有些矫枉过正,甚至是越俎代庖。重庆市某高校大四学生黄莹莹是个网龄八年的老网虫。上海市立法规范网络语言后,许多网民在一些网站论坛上展开了激烈讨论,黄莹莹则坚持认为立法禁止实在有些小题大做。她说,语言是变化发展的,网络语言也只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既然能够被许多网民不断创新,那么网络语言就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就有其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的理由和空间,为什么一定要强行禁止呢?对存在于网络语汇中的一些粗俗甚至不健康的语言,自会在网民舆论中渐渐消亡。

  舆论针锋相对,如何捍卫汉语

  有专家说,中国的语言文字需要发展,也需要规范。从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来看,对目前存在和正在发展中的网络语汇不宜简单化地禁止,而需要区别对待。将不规范的网络语汇排斥出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之外,也并不意味着日常生活中不可以使用这些语汇。

  前不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汉语的危机》一书,指出英语的围困、翻译腔的盛行、性语言的狂欢和网络语言的失控等等,已经对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了严峻挑战。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欧化’,其二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

  那么,汉语的纯洁性是否真的到了非捍卫不可的地步了呢?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认为,如果仅仅是禁用也许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我们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首先我们应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现代汉语的结构美、节奏美和音韵美的兴趣。其次应当去知晓网络语言,在鱼龙混杂的语汇中教会学生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摈弃那些粗俗的语言。总之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要听之任之。(张琴 季明)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1 23:00:51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汉语是神圣的语言,是民族尊严的象征。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什么不迫使外国人学汉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哪个国家敢于13亿中国人绝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0:09:58

 3   3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8359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