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广交天下知青,同叙百味人生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天下知青茶座天下知青茶座 → 好茶!好茶!(交谈室)

您是本帖的第 194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好茶!好茶!(交谈室)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好茶!好茶!(交谈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谈不谈随我,听不听由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 资料室(点击进入)

   集平日所收资料于此室,为网友品茶之时凑凑兴。

(2)  交友室 (点击进入)

                             ——愿广交茶友,和您对饮一杯。

       清茶当酒,交个朋友。

(3) 交谈室(点击进入)

                                    ——茶余饭后,畅所欲言。

    谈不谈随我,听不听由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关于“知青”一词定义的探讨》

    最近网上关于纪念所谓四十周年活动的问题吵得沸沸扬扬,我觉得是对“知青”一词在定义理解上的差异。

   “知青”  从词面上看,是指有知识的年青人。

       由于在1968年,有了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以及后来的知青下放运动,才形成了一个“知青”的群体。所以我们现在经历过的人就把自己定义为“知青”,是指当年下过乡的知识青年。

       关于“知识青年下放运动”

       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澄清:

       其一是定义在全国还是指湖南。

       其二是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文革的角度来看

       从全国和整个历史来看,我所知道建国以来有:新疆、云南的建设兵团,江西的共青城、湖南江永的下放以及后来文革的大规模下放运动。

       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下放活动。我在云南遇见了一位当地的负责人,他说他们是湖南湘乡人,明朝时他们的祖先就是“戊边”(类似现代的到边疆去)到的云南。毛主席的祖先也就在他们哪个县里。(这个问题不敢深入,仅提个案例作为参考。)

       综上所叙,我认为在2008年主办的这个所谓纪念活动准确的定义就只能为:

   《纪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发表四十周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帖是以上文开帖的,后演变成《好茶,好茶》之交流室。

希望在此帖中和茶友们探讨有关知青的一些问题,望:

       辩而不狡   争而不吵

       辩而不敌    争而成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望网友能提供有关资料)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1 20:20:19
雪踪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1
积分:147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5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雪踪

发贴心情

赞成楼主的结论。这样提,比单独提“知青”更有深度与广度,立意更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1 21:01:25
80个知青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613
积分:2395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19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80个知青娃

发贴心情

    

      老友关于知青定义的探讨所言极是。

    诚如斯言,知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自民国就有知青一说了。如五四运动,就是知青所为,又如投奔延安,也是当年不少知青所乐为。

    无疑,我们在知青网坛所言,一般是指狭义的“知青”,定位于建国以来特别是6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部署下放的文化青年(所谓文化亦仅仅根据当时国家教育状况而言)。

    正如一些朋友所言,四十周年活动,不过是知青不甘沉沦,希望借着一个机会共叙往事,唱一曲远去的“青春之歌”。至于活动的题目,总认为是高人们的事,故而从未考虑过。受老友启发,我想,让题目既符合知青共识,又能拿得出来,确实需要事先作些斟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3:38:59
一江秋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参谋长
等级:知青(VIP)
文章:159
积分:198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24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江秋水 访问一江秋水的主页

发贴心情
“知青”,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大家都已约定成俗地认为是指文革后期下放农村的青年学生,没有必要再去花大气力去更改大家的认知。端阳棕子兄所说的“关于‘知识青年下放运动’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澄清”的问题,窃以为,既是“下放运动”,就是专指文革后期的下放,因为68年以前的下放都没有当作“运动”在搞,至于“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下放活动”更是扯远了,首先,那不是下放,其次,那不光是读了一点书的青年。所以,无论是纪念知识青年下放运动40周年,还是纪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发表四十周年,都是大家一看就可以明白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8:31:51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知我者——老友《知青娃》也!

我并没有要把《活动》就定名为:《纪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发表四十周年》,只是根据推理而加的结果。

只是想提醒组织者要慎重而准确的为活动定名。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11:46:09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历代有悖常理的事物往往是乱局的结果,四清运动之后就是文革,可谓六、七十年代天下大乱。一场文化革命风起云涌,打烂的不仅是封资修,到处是口号,整个社会秩序被颠倒。常理都一个个被冲破,生活也脱离开了正轨,工厂停产,学校停课....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些什么,我们的父辈对任何出乎意料稀奇古怪事情都练就了足够的心理准备。1968年,伟大舵手把革命航船摆了一下头,将五湖四海数以千万计算的大、中学生一锅端到乡下去,虽然是无条件的,基本上积极响应,不去就是不忠,给你上纲上线,因为“一生交给党安排”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于是,我偷偷迁移了户口,第二天就要离开家下放农村,晚上父亲知道我私自迁移户口,大发雷霆,我挨打了。
    知青?知青的定义就是知青,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之下,相应毛主席的号召,由政府所组织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青人。知青指的是中小学,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即使被分配到边疆和农村,也领取国家的工资。普通中学毕业生、小学后辍学的毕业生支边、插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理论上我们是被作为农民。这正是知识青年与其他到农村、边疆工作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农村我一个堂堂男子汉,跟10分工分的甲等劳力同样干农活,可是,我享受的是最高妇女工分——5.5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所以上山下乡当时是说要青年到农村接受锻炼,其实是城市就业困难,又怕出现失业影响党的形象,所以就编造了一个理由,把应该就业的青年弄到农村去以解燃眉之急. 知青全称为知识青年,是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16:03:20
秋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3
积分:357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秋虫

发贴心情
80娃、粽子兄;看了你们等的观点文,我明白为什么在知青始终形不成一般社会力了。诚于粽子兄所见;只是提了一下提法的问题,就引来一些误解。真是俗话说;“还让不让人说话”啊!很显然;把知青运动定于某年某月显然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提法,或者说是一认识上的“误区”。到底“上山下乡”始于何时,我相信同年代的人心里都清楚,为什么会一直有争论呢?直是奇怪了。一直以来知青中的个别人总是将自己以代表人物自居。我虽没异议,但总是觉得;“人要有自知之明”,这样广泛的人群、这么大的时代运动,你能代表提了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2 20:58:45
80个知青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613
积分:2395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19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80个知青娃

发贴心情

       拜读了以上诸君关于知青定义的讨论,看起来有些争论,实际我内心却十分高兴。因为这体现了大家对自己群体的关心,体现了各位深厚的知青情结。通过讨论,促进了大家对知青某些概念的理解更加趋于周衍。

    我于理论甚是外行,但拜读过各位的高见后,我想,对我们自己这个群体,是否至少应该确立这么一个认识:由我们这个群体构成的“知识青年”,是狭义上约定俗成的“知识青年”的一种特指:即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倡导和部署下、上山下乡去农村、边疆等地方从事农、林、牧劳动、接受所谓再教育的一个经历坎坷的青年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时间起止应该从五十年代受到国家肯定的第一代知识青年算起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其上山下乡高潮是文革十年。

    一江秋水兄是网坛才子,好作连连。但于4楼发表的“认为是指文革后期下放农村的青年学生”的说法,估计是一时的笔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湖知家园,就是由文革前知青(如李姐等大批64年以前的知青)和文革后知青共同创建的知青家园。

    我愿意在此再次引用网站主要创建人笨笨牛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不提倡把知青分为文革前知青和文革后知青,不提倡把知青分为集装箱知青和散装知青,知青是一个整体,任何有可能不利于知青团结的提法都是不能提倡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0:47:14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赞同----“我们不提倡把知青分为文革前知青和文革后知青,不提倡把知青分为集装箱知青和散装知青,知青是一个整体,任何有可能不利于知青团结的提法都是不能提倡的。”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1:00:27
苦椎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43
积分:1376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14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苦椎山人

发贴心情

什么叫知青?地球人都知道!犯得着争论吗?天天在湖知网写帖跟帖的你,我,他是知青;走下网坛搞活动的你,我,他是知青.只要当年下过乡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投缘的,话不投机的也都是知青,文革前后没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知青自己都清楚.哪个还想来冒这个充啊?不要争论了.不清楚吗?

至于40年,38年还是多少年,那都是以自己下乡的日子定,我还冒得40年,但是跟湘潭的知青玩过.谁都可以自便.无所谓的事,只要你自己感兴趣,有时间,有钞票.参加哪一拨朋友的聚会都无人干涉.

不少弟兄们都讲得好.搞塑像也好,开会也好,不必太认真.塑像出来了,去照个像.开会了,领导作劲,我心里想他是道具就是.想当知青领袖的也无所谓.反正冒得"资"开.

反而是纪念"运动",纪念"号召"倒是有点说法.但是可以不说,不去就是.

大家都知道,株洲在网上的不多.没有哪个出面组织搞40年的活动.到时候回到队上,杀扎猪,和'贫下中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冒得那多花花肠子,也冒得那多心眼.有愿意随我去玩的,欢迎!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3:04:30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在知青网这个小圈子里,当然“知青”一词的概念是众所周知。

      但搞《活动》和知青雕塑,是走向社会就应该明明确确了。所以我才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主要是两点: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定性  

    1、“知青”到底产生于何年?(特指上山下乡的文化青年概念的“知青”)

    2、“知青运动”到底要从何年算起?

    3、“四十周年”到底是纪念什么?

二、关于“知青雕塑”的操作程序

    根据参加几次城市雕塑论证活动的实践,我认为程序大致为:

    1、标题和主题思想的确立

         标题和主题思想的确立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制,集中1~3个主题,交专家(以社会学为主)论证确立一个主题。

    2、形式的确立

         形式的确立应该由雕塑家和美学家为主召开论证会。我们就不要操空心了,否则会限制雕塑家的想象力。我们的精力应放在主题的确立上。

    3、雕塑的招标

         由几个雕塑家或单位拿出雕塑效果图或模型,选其中一件。

        此帖只是根据我参加和组织过的一些类似项目的经验,表达我对这些事的关注。

        跟帖请不要走题!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3 20:15:51
新燕地毯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265
积分:234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28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新燕地毯

发贴心情

茶余饭后趣对:

救火车去救火车;

找眼镜来找眼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1 8:31:46
天凉好个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68
积分:101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6月21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天凉好个秋

发贴心情

     知青”一词当然有它广泛的含义,可以广泛探讨,但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它有了约定俗成的、家喻户晓的含义。不要在理论上分得太细,下乡不分先后,天下知青是一家。

纪念四十年是不是指68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发表四十年,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1 11:11:45
酒鬼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079
积分:62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5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酒鬼

发贴心情
同意端阳粽子的看法。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1 11:41:32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天凉好个秋在2007-8-21 11:11:45的发言:

     知青”一词当然有它广泛的含义,可以广泛探讨,但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它有了约定俗成的、家喻户晓的含义。不要在理论上分得太细,下乡不分先后,天下知青是一家。

正因为天下知青是一家,才有必要弄清家底。

正因为要弄清家底,所以必须从理论上分清。

不然的话,一家人有些谁,都会不知道。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1 19:53:27
轻描淡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042
积分:9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9月1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轻描淡写

发贴心情

3、“四十周年”到底是纪念什么?

问得好!!!

个人认为: 应为“纪念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

个人意见而已!!!



轻描淡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ixiang118
我的我乐::http://www.56.com/w14/u_liyixiang118.html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1 21:56:24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1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关于探讨“知青精神”问题的提出》

   在本帖提出“知青”一词的探讨后,得众位茶友指点,有了个肤浅的认识:

“知青”基本可以认为是有过知识青年下乡经历的年青人。但“知青”到底要从何时算起,就不太清晰了。所以我做了个《湖南知青下放事件录》:先摸摸底,望茶友们支持,跟帖提供相关资料。

  提出“知青精神”的探讨是基于:

  我们要向世人说明点什么?我们要为历史留下点什么?

  难道我们要向世人倾诉:我们是苦难的一批人;

  难道我们要让历史记载:我们是被时代遗弃的人。

  难道“知青”就没有可提炼的、对后人有所启迪的“知青精神”?!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2 9:09:23
老黄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vip
等级:知青(VIP)
文章:450
积分:457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28日
1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黄牛 访问老黄牛的主页

发贴心情

    我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纪念活动的帖子,除同意以上看法外,还有两个问题个人认为也值得商讨:一是纪念时间是泛指到“五.四”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到底是40年还是多少年?如果说是40年,那38年、35……30年,甚至于4446年的呢?值不值得纪念呢?二是纪念对象到底是仅指已不在乡下的,还是泛指所有有过经历的;如果说是仅是已不在乡下的,那么“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生”的伙伴们,值不值得更加纪念呢?


一份相识来自网络 ,一段友情来自空间; 一份幸福来自坦诚, 一句祝福来自心底。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2 12:54:51
端阳粽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72
积分:350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7日
1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端阳粽子

发贴心情

从网上摘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希望对我们认识知青和知青运动有所帮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上山下乡大事记》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日后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

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语日后成为上山下乡运动的最著名口号。同年,共青团开始组织青年垦荒运动。

1960年9月下乡女知青邢燕子事迹发表,引起青年热烈反响。

1962年在全国范围有组织开展知青上山下乡活动首次提出。

1964年1月中央安置城市上山下乡青年领导小组成立。

1966年下乡知青返城“造反”风潮涌起。

1967年北京市的红卫兵主动申请到边疆插队落户。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12-22”指示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掀起全国上山下乡高潮。

1969年5月各级上山下乡办事机构成立。

          8月上海知青金训华奋战山洪牺牲

1971年2月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知青可作为招工对象。

1972年5月杜恒昌等69名知青在内蒙救火时牺牲。

1973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7月辽宁知青张铁生高考时交“白卷”。

1975年该年共有236万城镇知青下乡,为“四五”期间最多。

1976年5月国务院知青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陈永贵任组长。

1977年高考恢复。

1978年10月中央决定统筹安排解决知青问题。

          12月云南农场知青请愿、罢工要求回城。

1979年3月邓小平批评知青闹事。

          4月知青安置经费使用标准调整。

1980年5月胡耀邦等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

          8月城镇就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办起草《二十五年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11月中央决定劳动部门统管知青工作,以解决知青遗留问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0年代中期,城镇日益增多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就业,而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合作化运动正需要大批有文化的青年。到50年代末期国家又处在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中,于是,动员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回乡、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便应运而生。

  当时,国家对城镇知识青年下乡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均由地方自行安排,基本上属于投亲靠友和随父母全家回乡落户。有少数地区试办跨省区下乡。创办青年垦荒队,则是各级青年团组织发动的,后来逐步纳入了地方政府部门管理。

在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程中,这个时期是为大量中小学毕业生寻求出路的一个探索阶段,重在舆论倡导,摸索实践经验。



端阳粽子的游记专辑:
http://hi.baidu.com/%B6%CB%D1%F4%F4%D5%D7%D3

jj的个人空间 http://www.emus.cn/?1180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5 8:37:26
深蓝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238
积分:230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6日
2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深蓝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端阳粽子在2007-8-22 9:09:23的发言:

  《关于探讨“知青精神”问题的提出》

   在本帖提出“知青”一词的探讨后,得众位茶友指点,有了个肤浅的认识:

“知青”基本可以认为是有过知识青年下乡经历的年青人。但“知青”到底要从何时算起,就不太清晰了。所以我做了个《湖南知青下放事件录》:先摸摸底,望茶友们支持,跟帖提供相关资料。

  提出“知青精神”的探讨是基于:

  我们要向世人说明点什么?我们要为历史留下点什么?

  难道我们要向世人倾诉:我们是苦难的一批人;

  难道我们要让历史记载:我们是被时代遗弃的人。

  难道“知青”就没有可提炼的、对后人有所启迪的“知青精神”?!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7 11:02:56

 22   20   1/2页      1   2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2978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