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化验是很多病人都会遇到之事,但约有70%之病人在抽血后不知道如何正确止血,表现出四大误区。因此,有必要提醒和指导患者学会抽血后正确止血。
一、压迫止血面积太小
【现象回放】22岁之女大学生小王不久前因发烧到中大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查血常规。抽完血后,小王就用中指紧紧压住针眼,可几分钟后,她之抽血处还是鼓出了一个小包。
【指导意见】由于静脉抽血时注射器不仅要刺破皮肤表面,还要扎入静脉血管,所以皮肤表面之针眼并不一定与血管壁上之针眼在一个点上。小王按压时仅用一根手指压住皮肤表面之出血点,并未能有效按压住血管上之出血点,因此才会出现渗血、淤血情况。正确之止血按压应该是用三个手指压住抽血处,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之出血点整体压住。
二、边按边揉
【现象回放】今年5岁之毛毛因咳嗽在化验室抽完血后,妈妈一边替毛毛按压,一边轻揉抽血点。可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发现在孩子之手臂上揉出了一个包。
【指导意见】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按压时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相反会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适得其反。正确之方法是只压不揉。
三、按压时间过短
【现象回放】南京某中学男生因聚会后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夜间被送到中大医院急诊。抽完血后,急诊化验人员嘱其多按压一会。该同学仅压了一分多钟,就拉下袖子说没事,结果几分钟后抽血处出现淤血。
【指导意见】正常情况下,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该学生仅按压一小会就自认为没事了,这显然是错误之。正确方法应该用三根手指坚持按压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按压时间应相对再长些。
四、袖子勒得过紧
【现象回放】今年68岁之张老汉患有呼吸道疾病多年。前些天张老汉又有点咳喘,晚上11点多到中大医院就诊。由于害怕着凉,化验抽血时家人只是替老人捋起了衣袖。结果止血时尽管家属压住了老人之出血点,但其抽血处仍鼓起了一个大包。
【指导意见】张老汉之问题主要是上臂衣服太紧,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引起渗血。正确之做法是在抽血后按压止血之同时,要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绑”得太紧,影响血液正常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