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山版主好文!
不过,哥巴不相信宿命,只相信因果……


哥巴兄相信因果,我也相信因果,但我无法探求它,社会与命运,不是1+1=2,不是物理与数学,世上之因果,公婆各自有说法。佛说“芥粒之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恩格斯说“扮开一颗豌豆,可以探究世界”(大意,不记得哪本书了,好像是「自然辩证法」),这种挖掘和扩展,体现了思辨的光辉,然而也表明,事物的“因”之无限。
世相即佛相,佛无相,无相即万相,因此,为追溯“因”便可生出:“观音有千手,千手出千方”。如此,何来真实的“因”?何来持续的“果”,缘起即是,果由缘生,“因”是线性的,缘是随机和多维的。
“缘”,宿命的味道浓一些(有点神秘、有点模糊),我相信宿命(或曰场、道、缘),因果在其之中,因果互相转化,因果取决于当时的决断和选择,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预示着新侯缘起,也在宿命之中矣。
马克思说过(大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职业,我们的职业早已在我们未出生之前就多少(大体)固定的了。宿命之况味给我年青时留下深刻的印象。
欢迎各位朋友,欢迎斜阳兄、哥巴兄多来沅江。








再读易山文章、总有新感触、
感悟人生,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望
对一个人来说,能够知道干什么、不干什么以及怎么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俗话说,三十而立。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到三十,也许才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该做什么还不知道;经过十年磨练,人到四十,也许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怎么做还不知道;再过十年,人到五十,也许才能真正悟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以及怎么做的道理。这就是古人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吧!
一个人一生中应该干的事情很多,而能够干的事情却很少,干成功的事情则更少。当年插队农村时、我感觉许多平凡的农民一生中要干的有三件大事,一是给儿子娶媳妇;二是给自己盖房子;三是给老人送终。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当然、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农民又有了新的追求)人生就是找路,找到了路就有了出路。人生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人生的目标不是应该干什么,而是能够干什么。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人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欲望不受限制,就会变成贪婪,甚至走向毁灭。
一个人的自知自明是最重要的。人不仅要学会追求,还要学会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