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模糊,可以淡忘。离开安乡实在已有30年了,有些事情甚至发生在刚下放不久,但是,某些细节总是记得那么清晰,老觉得那么有趣。为什么?仔细想想,却原来,那正是我们宝贵的,美丽的青春时代啊。在那充满幻想和憧憬,无忧无虑的时刻,在那还没开始经历生活磨难之前,什么不是快乐的呢?
过年 抽烟
我们是69年1月下的乡。因为离过年不远了,当时有这样的倡议:“与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所以,这一年,我们队的知青基本上都冒回去。我和M被安排在周五婶家,她让我们和她婆婆周二埃姐住一间,一人一个小铺,挤挤式,还可以。
正月初一清晨,我们还在睡梦里,就被户主摇醒:“快起来,快起来!赶早吃年饭啦!”我俩揉着惺忪的睡眼,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抬头一看,外面墨黑的。“就吃什么饭咯,天还冒亮。”M嘟噜着。“就是要边吃边天亮啦!”户主说。我们无可奈何,穿衣下床,应付着吃了一点。到现在,我都还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边吃边天亮"呢?
过了两三天,户主的亲戚家收媳妇,要我们一路去看热闹,喝喜酒。我们很好奇,跟着一起去了。酒席就摆在屋前禾场上,有好几桌。桌子四周摆的长条凳。我们来得较早,找了个安静角落坐下,四处张望:乡亲们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没空多久,但见一年轻后生子,直朝我们走过来,双手给我们一人递上一支烟!天啊,这怎么办?我们从来不抽烟,接还是不接?出于礼貌,我们慌忙接下。不料,他上前给我们点烟来嗒!我们只好学别人的样,烟叼在嘴上,霸蛮把烟吸燃了!那是么子烟咯,怕是1角2的红橘吧!我的下一个反应就是呛得直咳嗽,没办法。边上一个社员告诉我,不抽也没关系的。我赶紧起身,跑到边上好远去把气顺了才再回到桌前来。后来听说,你接烟,他就以为你是抽烟的,那就马上要给你点上。哦,原来如此!
甜酒 补回来哒
拍甜酒是安乡老乡们经常做的事。有一天吃中饭前,户主帮我和M一人装了一饭碗冷甜酒。我们高兴得不得了,三口两口就把它消灭了。过了两天,在经过小孩们睡的那间房时,闻到一阵甜酒香。我两四处张望,看到桌上有一个大蒸钵,用木盖子斜盖起,有一把大瓢把从盖缝里呲出来。啊,香味就是从那里飘出来的!我上前一把揭开盖:浓浓的,刺鼻的甜酒味直扑过来。只见好多泡泡鼓在表面,有的地方还带黄色了。正在这时,户主走进来。“还有咯末多甜酒啊?!”我不禁问道。“是啊,那天你们又不吃,现在喂猪哒。”户主回答。“其实我们好喜欢吃的!”“那你们何解不去装呢?”我两无语。出得屋来,我们后悔得要死,连连说:“唉,不晓得可以自己去装哦,还以为冒得哒。晓得是咯样的,那天要多吃几碗就好哒,几好吃的,蜜甜的啊!现在喂猪哒,可惜哒,可惜哒!”
几年后,我在大队当民办老师。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坐在教室后面的寝室里看书,一个学生跑过来喊道:“H老师,我屋里拍哒甜酒,我妈妈要我喊你去吃。”“真的啊?好好好!”飞快跟着她跑到大队部后面她屋里去了。她娘跟我盛了一大菜碗。我毫不客气,稀里哗啦喝下去。一下子就觉得脸上发热了,坐在那里不知所措。我谢过大娘,有点迷糊地直奔学校。当我穿过教室时,坐在里面冒回去的学生睁大眼睛望着我,我听到有人说:“H老师的脸通红的,何解咯?”我重重地倒在床上,心里狠狠地想:“垓次冒吃亏哒,补回来哒,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