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拉萨上网,打字太慢啊.
赞成知青娃的意见,".......一手高举马灯努力前挺,却背过脸去暗自流泪,另一手牵袖作拭泪状。如果需要对女知青的痛苦能有所解释,可考虑在其身上或身边策划一个具有暗示意义的小道具。"
当年没那么英雄,今天搞雕塑也没必要整成"高,大,全",眼神和表情有一些困惑,痛苦,乃至无助.....,都是真实的,更有艺术感染力的.因此,那些美化自身的某种精神,有所表现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不宜强调过分.建议设计者别忘了去重读一下奥拉孔的杰作,首先真正表现出时代,人性,而后,才是某种精神.知青的雕塑尤应如此.
只有真的,才是善的,只有真的,才是美的,这就是我的一点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