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铺口金麦
我在知青网上阅读了游客晏生的《知青琐忆:爬车》之后,我被游客晏生老兄伟大的父爱所感动,对金麦这个当时在铺口公社比较落后的大队感到好奇(即交通不便),我也是下放铺口公社,但没有机会去金麦,因此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有机会到当年游客晏生和夏悸等长沙知青生活过而发生很多动人故事的地方一一一金麦看看。正巧有个朋友她家是铺口金麦李家团的,她们九十年代就在城里做生意搬迁县城居住,而老家还有山有田和房屋。因靖县政府要在金麦村修建靖县最大的一座水库一一一“金麦水库”即靖县第二自来水厂。因此金麦村大部分的山、田、村寨要被淹没,村民要被移民。他们都难舍故乡,难舍祖宗传下来的根基。但国家建设的需要,为了靖县人民的发展。他们只有忍痛割爱,从建新家园。为了对故乡的留念,特邀请我和另几个朋友到金麦做摄像、摄影留念。
我们几个人坐朋友弟弟的面的车来到了金麦村,在金麦村请了一位曾经在金麦小学教书的
金麦是由:金坑、李家团、四家湾、打油寨、中寨、铺新永、高竹湾、寨贯、木溪、新寨盘、官团、寨古冲、麦沙这个13个自然村寨,11个生产小组而组成。这里还有一座佛堂叫永兴庵(也叫老虎庵)。
在1958年以前,金麦的老地名叫洋溪。根据民间口头传说是因洋溪的整个地形象一只奔跑的山羊,而地形内有三条湾曲的小山溪,故名为洋溪。它的历史悠久,有宋朝时代的陶器为证。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金麦(取金坑的金和麦沙的麦合并而成)。
金麦是山环水绕的山村,远处峰峦叠嶂,近处丘陵起伏,三条山溪映带左右,环抱着一湾肥沃的田野。这真是:
千回百转出青山,春风秋月不自闲。
穿石闯滩无返顾,长流乳汁育人间。
金麦山绿、水绿、田野绿。绿是它的主色彩,目之所极,一切景物苍翠欲滴,再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金麦宛如一副天然的油画,人就是这画卷上最富魅力的亮点。
金麦美、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不论你到哪家,主人都会向你笑脸相迎,象老朋友一样接待你。他们的纯朴、好客、重情,会给你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铺口金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