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嘴是很厉害的,有个专家曾说过,如果想要彻底消灭老鼠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吃老鼠肉,只要人们把老鼠当成美味来享用,消灭老鼠就不那么困难了。此话不假,你看青蛙,国家政府千方百计化大力气保护,而且历朝历代一贯如此,但是因为是人们喜好的食物,数量还是越来越少。联想起有种入侵生物叫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据说是日本鬼子带到中国来的,小时候在我们这儿从没见过,插队时有次回宁夏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见有提筐叫卖的,很是稀奇。过了没几年,我们这儿也开始有了,又过了没几年开始泛滥了。我家门前有一鱼池,我们搬来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清早起来沿池塘边会有红红的一圈,全是那种小龙虾,来我家过暑假的小外甥,拿只花篮扔下去一会儿就可网罗到三四只。又不知什么时候,这种小龙虾成了美肴,上了大宾馆的餐桌,北京人还把麻辣小龙虾简称成“麻小”,各个大小排档争相做起了麻小的生意。虽然对吃这种小龙虾的利弊还在争论之中,但曾几何时,小龙虾就从我们那儿绝迹了,市场价格也稳步上升,听说安徽江苏一带已开始在人工养殖了,就是这个理。
在伟大领袖毛泽东钦定的四害中,麻雀是人们最喜欢食用的。还在农场青年队时,初冬的晚上,我们会约上几个人带上手电和空的尿素袋子到牲口棚顶上的草堆里摸麻雀,麻雀晚上是看不见东西的——有名的雀盲,手电一照很好捉,一会儿可捉大半袋。冬天的麻雀很肥,不需要什么佐料用清水一煮,加点盐巴便是美味佳肴了。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煺毛清洗很是费功夫。南方的下雪天,有人会到竹林里去摇麻雀,五分钱一只,我姐姐就去收购来,洗净酱好风干给我寄来,蒸起来香气四溢,吃起来不用吐骨头,是青年点里大家争抢的好东西。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麻雀很快就平反昭雪被排除出四类分子的行列,但数量日见减少,不得不又加入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名单里。也是这个理。
替代麻雀成为新四害成员的是蟑螂,这也是个讨厌的昆虫。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蟑螂现在又有人叫它小强。宁夏农村里记得蟑螂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可能尚未引进,但最重要的我想可能那时那一带都是叫花子不留隔夜食的,缺少滋生条件。蟑螂是七害中唯一拥有进口品种的害虫,现代的都市人被那种叫做德国小蠊的蟑螂搞得头疼。蟑螂也是可以吃而人们不爱吃的昆虫,要歼灭它也不是那么容易。
四害里的苍蝇蚊子没有人吃,到现在还是那么繁荣昌盛。黄河滩上的蚊子多的吓人,随手捞几把即可炒一碟,但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那么困难的日子里,也没听说有谁炒蚊子当菜吃。我们到黄河滩干活,早早就得收工,不然的话太阳下山前蚊子成堆成团围住你,叫你找不到回家的路。每年汛期一到,我们要去黄河大堤上值夜,为了对付蚊子,我们把麦秸编成长长的粗粗的辫子,在水里浸湿,点着了就会产生浓浓的驱蚊烟,再找两只麻袋当睡袋:一只从脚套,一只从脑袋套,一定要套严实,然后枕着锹仰天躺在黄河堤坝上。月光堂堂,烟雾袅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倒也优雅。守了几年的黄河堤也没碰上一次水漫金山,只留下了蚊子的记忆。
我读了九年书,只获得过一张奖状,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评上除四害甲等小能手,特等小能手奖品是一块小手帕,甲等的是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一位也是甲等能手的同学认真的跟我说,这支笔不能用掉,要留着做个纪念。这个同学初中也考上了杭四中,毕业后也去了县农场青年队,不过他是4小队的我是7小队的,还是生活在一个青年点里。我快下岗时有次他开着辆奥迪来看过我,他是杭州一个国有轻纺企业的法人代表。估计他和我一样早就把那支漂亮的铅笔丢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了,但是我却把拍苍蝇的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了,这并不是我与苍蝇有什么刻骨仇恨,而是因为我坚持认为拍苍蝇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你的眼力臂力腕力,还可以使你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因为要求要用最快的速度来估算出提前量,对你的左脑右脑都有好处,可提高左右脑的协调性,这一切对于井下采煤工来说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