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四
何伟光急匆匆地赶去了农行宾馆。
李小艳今天是经过刻意打扮的,脸上画过眉,涂了口红,身上洒了名贵的香水,赤裸的手臂和旗袍下摆叉缝里透出的白皙的肌肤,令人幻起一股撩心的旖旎。她在等他,脸上却像蒙着一层阴云,露出一种愁苦惆怅的神色。
她见他来了,便把他让进一间包房。
他一走进房,便随手关了门,双目中立时升腾起一股火焰,心里便奔涌起一种原始的躁动。他伸出手去想把她搂进怀里,她却一扭身挣脱开来:“你们男人就这德性,需要人家时就猴急火急,腻了时就十天半月不理人家。”
他便叫起屈来:“你这不是冤枉死人了吗?”
“我冤枉你了吗?你今天这个歌厅,明天那个歌厅,谁知道你身边有多少女人?”
“没有,绝对没有,今天是特殊情况嘛!”他窘急得满头大汗,只是一个劲的搓手,“今晚我哪儿都不去,在这儿陪着,就是天塌下来也不离开你。”
李小艳这才“噗嗤”一声笑了,却又问道:“长岭乡来了些什么人呢?”
“鲁平、李石、陈鑫、邓志雄他们都来了,都是你的熟人。”
“你少和这些人来往,我总觉得他们不是好人,一肚子坏水。”
何伟光也笑了,说:“他们可都是人大代表,你可别凭印象看人。”
李小艳一撇嘴说:“你别忘了,我也是长岭乡人,他们肚子里有几根歪歪肠子我都清楚。尤其这个鲁平,当着你的面,嘴上就像抹了蜜,千方百计的奉承你,对老百姓就没个好脸色,我就最看不惯这号人,不知为什么偏让他当了乡长。”
何伟光不自然地笑了一下说:“他还是有不少长处的嘛!”
李小艳不屑的哼了一声说:“这也算长处吗?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好啊,我就特别喜欢听故事,”何伟光便装出特别高兴的样子,脸上的全部线条在这一瞬间都变得细腻柔和起来,眼睛就直盯着她看。
李小艳说:“书里是这么说的,南朝梁武帝讨伐齐国,齐国的大臣袁昂,初时不屈服,臣服后,当了梁朝尚书。过了七年,一日武帝体恤‘老臣’,说体己话:‘齐明帝用卿为黑头尚书,我用卿为白头尚书,良多以愧。’袁昂却说:‘臣生四十七年于兹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后,陛下所养,七岁尚书,未为晚达。’”
何伟光笑着问:“什么意思?你怎么说话也这么文皱皱的?”
李小艳说:“我哪能文什么的,书上是这么说的嘛!我琢磨着,这个袁昂就是鲁平同一类的人物,对上级,揣摩逢迎,谄媚希宠;对下面,作威作福,颐指气使。你看这个袁尚书,梁武帝让他当了七年尚书,他老大一把年纪了,竟说自己是梁武帝的七岁娃娃。梁武帝此时还没有47岁,若再过二三十年,梁武帝的玄子玄孙即位,仍用这个袁尚书,只怕这个袁尚书仍然会说:‘我是您一个未曾满月的满崽尚书啊!’……”
何伟光便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你这个小艳,你才是一肚子歪歪肠子,尽会编些故事来骂人。”
“我怎么是歪歪肠子呢?我说了,这是书上说的,难道这书上写的也不正确吗?”
“嗬,看不出你还是读了蛮多书的啊!”
“我一个人在这城里,无亲无故的,没人理我,就只好看看书打发日子嘛!”李小艳显出一肚子的委屈,两粒细细的泪花随着这句话一下子跳出了她的睫毛,她不想去擦,便垂下了头。
何伟光便顺势把她揽进怀里,亲着她的脸颊说:“你放心,对于这号人,我会心中有数的。”
六十五
第二天上午,是大会开幕,平阳县的党政领导都或严肃或面带微笑地坐在台上。
周大兴是代县长,自然是由他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站在报告席上,对着话筒,用很宏亮的声音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平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他顿了一下,眼睛扫视一下全场。大家全悄无声息地听着。
他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加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平阳县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接着,他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政策效应、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社会各项事业等几个方面对这一届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他说:“五年来,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2.35亿元,增长14.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36亿元,增长31.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09亿元,增长3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021元和2154元,增长11%和13.9%。平阳开始步入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
他的话很有鼓动性,大家全为之一震,被他说得满心舒畅。
他从众人脸上的表情也得到了鼓舞,忽然觉得一种快乐与惬意浸入自己的全身,一下子达到了每个毛孔。他愈说愈兴奋,愈说愈激动,他的话不时被掌声所打断。
他高亢激昂地说:“政府一定要坚持励精图治,要坚持艰苦创业,要坚持执政为民,要做到用权心系人民,正直无私,不让尘埃污染操守。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
“哗———”又是一阵如雷般的掌声。
“喂,你觉得这报告怎样?”坐在台下的李石用手推了推旁边的邓志雄。
邓志雄说:“好啊,有水平。”
坐在他俩身后的鲁平悄声说:“什么好,政府办里那班秀才足足写了五个月,有些事,都是他们秀才写出来的。”
“不会吧,”邓志雄说,“报告是要说给大家听的,这还能有虚假吗?”
鲁平冷哼两声道:“你们也不想想,如今哪个乡没有贫困村,哪个村又没有困难户,这报告里提了吗?全是报喜不报忧,听的人能不高兴吗?如果给我也配上一个秀才班子,这报告我也会作。”
李石与邓志雄相互望了一眼,便都点着头说:“还是鲁乡长会看问题,我们这脑壳就是简单。”
“记住,讨论会上可别这么说。”鲁平又小声告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