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洒的人生,在自在与精彩之间
草原野狼 / 文
兰天,白云,青草,小狗,木屋。。。。。。
厌烦了嘈杂暄哗熙攘名利之现代生活的人们,常常憧憬那想起来就令人陶醉的田园牧歌般的恬静与安逸。
但是,曾经沧海,已难为水。
蒙受过现代城市水泥森林卡拉OK酒宴茶室桑拿按摩等薰淘或污染了的人们,一旦进入到那虽自以为向往已久、然僻静寂寞无人问侯请教崇拜的世界,却未必会有福份愿意长久享受那远离红尘的清闲。
席慕蓉说:
想活得随意些,就要接受活得平凡些;
想活得辉煌些,就要接受活得痛苦些;
想活得长久些,就要接受活得简单些。
人生,就是活在不断的矛盾之中;
人生,就是常常处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想要得到这个,就须放弃那个!
人的一生,尤其是已走过很多路的人的下半生,究竟还有没有一种既不失光彩、却又近于随心所欲的潇洒生活可以去享受呢?
学者周国平说过一段话,也许可以帮我们找到某种答案:
有人活得精彩,有人活得自在;而活得潇洒,便在这二者之间,而不是之上。
这话,是悟透红尘的大智慧;是对曾经沧海而渴求新的生活彼岸者的机智启示。
看周围——
已经活得精彩者,未必能有一份自在;那些许夺目的精彩,实已蜕变为一种人生异化的演艺,纯只给别人去看了,在辉煌的光茫中不知不觉地牺牲了自已。
而那些目前活得自在的人,往往却又太无光亮;虽说其人生之旅是顾全了自已、而不用去关注别人的眼光,但为那柴米油盐而付出的艰辛,同时却已压碎了作人的乐趣。
纯精彩者不足为羡,纯自在者不能为师。
看来,正确之路,是如周国平所言:在自在与精彩之间。
在自在的平台上追求精彩,人生的进一步,才会有灵魂的寄托之处,有生命的充实之感,有成功的轻松之乐。精彩的任何目标,都以不从本质上牺牲自在为前提,决不让那精彩又异化为人生的累赘。
在自在的平台上追求精彩,进可以攻,退也能御;有力则出,兼济天下,无运能守,独善其身;不必看权贵的脸色而担心自已饭碗的破碎,不必受异化为囚室之工作的逼迫,更不用在生活的压力下扭曲自已的追求。从而,能使人生还原到鲜活的人性之初。
把握好从“自在”到“精彩”之间的分寸尺度,便把握了自已快乐而充实的人生。
精彩的空间,可以无穷无尽,倾其一生。
而建造一个自在的平台,却不用耗费多少心血。这平台,无非是一个人能够生存的底线而已。对陶渊明来讲,也就是那可以使他不再被迫折腰的“五斗米”。而以当代人的经典语言来说,就是争取拥有那掘到的“第一桶金”。
没有争到获得到这“五斗米”或“第一桶金”的人,千万勿急于奢谈“自在”或潇洒!
超脱的前提是超越,贫穷未除,何论潇洒?此时此刻,追求“精彩”才是你的首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为了“精彩”,其他的东西,你都应该准备付出。
而对于庆幸已有了“五斗米”作人生自在铺垫的人们,便开始获得了人生起码的自由,接下来可以做的事,就是憧憬并逐步追寻那可能有的“精彩”。
那“精彩”当然会因人而异的多样化,自然不必是一种共同的模式。
它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快快到,也可以慢慢来;可以有田园牧歌独翁垂钓,也可以有波音奔驰星级宾馆;可以到高贵的《财富》讲坛去海阔天空,也可以只在没有稿酬的网络BBS中大放厥词。总之,不去刻意追求达到某一高度,却又时时不忘记那孜孜的奋斗,人生的自我辉煌就悄悄地溶于这其间。
因为有了“第一桶金”或“五斗米”作自在的垫底,其他的一时成就,便只会给我们带来可以无穷的欢愉;而其他的一时失败,却不会予以我们多大的伤害。
生活在自在与精彩之间,潇洒也飘然而至。近于仙境乎?似于佛界乎?
这种活法,不乏田园牧歌的浪漫,却又是曾经沧海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真实人生。
2007/8/3 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