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研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有关政策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研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有关政策
会议指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有四千多万人,他们为国家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妥善解决他们的退休待遇,让他们安度晚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项政策受到广大企业退休人员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欢迎。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方案,抓紧落实2007年提高养老金的工作,务必在8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企业退休人员手中。
会议认为,尽管国家连续多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但目前这部分人员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为进一步缓解收入差距的矛盾,国务院决定,2008-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的水平,并继续向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倾斜。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基金征缴,加大财政投入,把工作做细,把好事办好,确保调整政策落实到位,严防产生新的拖欠。要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形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总体水平的长效机制。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北京拟7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政策
2007年06月13日 16:06中国经济网投票数:0顶一下 【大 中 小】
<SCRIPT>
vote_init_ids='134741';
</Script>北京拟于7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向退休时间早、工作年限长、养老金水平相对偏低的人员适度倾斜。今天上午,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大户——市劳动保障局的负责人在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汇报时透露了这一消息。
企事业待遇问题是历年人大代表建议的焦点之一,也是办理的难点和重点,市劳动保障局负责人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将努力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缓解待遇差矛盾。
据了解,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退休人员共有150多万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2007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并努力加大调整力度。其次,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共同支撑的养老保险体系,缓解待遇差矛盾。
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无主管的注销(吊销)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的工作制度,将失去管理条件的退休人员直接转移到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同时,继续接收国有破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人在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存档的退休人员。今年在继续接收国有破产企业和注销(吊销)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上,将把无主管的改制、改组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目前已有30多万人纳入了社区管理。(北京晚报)
深圳调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
2007年08月02日 07:19南方都市报投票数:0顶一下 【大 中 小】
[code]<SCRIPT>
vote_init_ids='173784';
</Script>昨日,深圳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刊登了《关于调整深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通知》,对深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进行了2005年、2006年补调和2007年正常调整。今年6月30日前退休(职)的企业人员(含城市化人员)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181元。
《通知》规定,对2005年6月30日前退休(职)的企业人员(含城市化人员),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21元;对2005年6月30日前退休且退休前被聘任为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在上述普增21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
对2006年6月30日前退休(职)的企业人员(含城市化人员),在2006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5元;对2006年6月30日前退休且退休前被聘任为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在上述普增75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对1994年7月31日前退休且在2006年6月30日年龄分别达到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80周岁以下,以及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在上述普增75元的基础上,再分别增加36元和60元。同时符合各项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可以同时享受有关待遇。
对2007年6月30日前退休(职)的企业人员(含城市化人员)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181元;在普增181元的基础上,对2007年6月30日前退休、且退休前被聘任为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45元;在普增181元的基础上,对1994年8月1日后1997年6月30日前退休、且在2007年6月30日年龄超过70周岁(含7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91元;对1994年7月31日前退休、且在2007年6月30日年龄超过70周岁(含7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45元;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可同时享受有关待遇。
据了解,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后,其社会医疗保险费也相应增加。
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公众感觉退休后只能靠养老金
2006年12月04日 07:28投票数:0顶一下
<Script>
</script>
2000年时,我国养老金“空账”有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年底,“空账”已经骤增至8000亿元。有专家认为,大面积的提前退休、过早地依赖养老金,是导致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重要原因。
全国总工会研究中心副所长郭悦研究员日前告诉媒体,延迟退休对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危机有积极作用。2050年预计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80岁,故从长远的趋势来看,逐步、适当地提高退休年龄,延长职工的就业时限,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早在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就在《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中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
他们提出的方案是:第一步,用五年时间清理和取消提前退休的工种,基本达到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执行;第二步,用五年时间取消女工人、女干部退休年龄的差别,女职工一律55岁退休;第三步,用十年时间初步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5岁。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合理?能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问题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调查(2743人参加)显示,19.1%的人赞成延迟退休年龄,但反对者达到77.0%。
“我看延迟退休没什么不好。”北京市民胡玉君女士11月30日晚告诉记者,现在有许多已经退休的人希望继续工作,“有好多已经退休的同事找我,让我帮忙推荐工作”。今年73岁的胡女士,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目前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工程监理。
胡女士认为,有一技之长的人,五六十岁正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精力也还充沛。过早地让他们退出工作岗位,实在是一种浪费。不过她也承认,延迟退休年龄不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工。
“现在延长退休年龄,在中国不合实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日前表示,就业新岗位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靠已到退休年龄的人退出工作岗位。“该退不退的人老占着位置,年轻人怎么就业?”他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
抽象的数字也许很难反映出全国就业难的严重性,具体事例可能更能说服人。前不久,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不仅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挤倒,就连中心内的电梯也跟着遭了殃。此次虽然有26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岗位,但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却超过了3万人,其中还包括研究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日前告诉媒体,我们应该在养老保险和就业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定论。短期看,低龄退休可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临近,低龄退休制度对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的不利方面也将日益显露,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据了解,该部仍在做延迟退休的研究,今年年底会把报告推出来。
专家认为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可以有效解决养老金亏空问题,但本次调查显示,仅有15.8%的人支持专家观点,而75.8%的人认为,延迟职工退休年龄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将被挤占。调查还显示,60.3%的人认为,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比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问题更紧迫。
养老金空账现象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日起就已存在。按照1997年7月16日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前离退休的为老人,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为中人,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为新人。老人一开始就没有养老金,肯定是空账。中人在参加工作到《决定》实施前的岁月也是不参加养老的,因而是部分空账。对于新人来讲,理论上应该没有空账。
项怀诚介绍,当时设想的是,每个人交的个人账户的资金是不能动的,要等到他退休后由他来安排。但后来还是动用了,因为老人退休前就没有交过养老金,但他以前一样给国家做贡献,为了使他们能够按期足额地领到养老金,就把一些中年人和新人个人账户的资金拿来用了。
“八九年来,动用了不少钱。”项怀诚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很重视。所以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试点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实。到现在,全国已经有11个省在搞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实试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为,造成养老资金严重亏空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单位职工提前退休。该部估算:以一个职工提前5年退休为例,按基本养老金450元/月计算(尚未考虑今后养老金的增长),需要多支付基本养老金2.7万元,在加上退休之后不需要再缴的7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一增一减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万元。如果全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0亿元,这对基金支付造成巨大的压力。
但只有35.8%的被调查者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解释。更多的被访者(84.2%)认为,造成养老金亏空的最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挪用、贪污养老金的现象严重。
统计显示,仅1986年至1997年间,由于缺乏监管,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资金被违规挪用。最近的几起社会保险资金大案,更是暴露了监管的漏洞。浙江金华某官员挪用社保金额达数亿元;上海社保基金案中,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违规拆借社保基金达32亿元;山西太原社保基金挪用诈骗案,涉案金额近1.8亿元;黑龙江阿城市社保局将918万元借给企业用做流动资金;河南濮阳市劳动保障局减免企业870多万元养老保险费换取6辆轿车使用等。有人甚至说,养老金已成了地方“第二财政”。
尽管养老金账户亏空缺口还将扩大,监管不力又造成了养老金流失,仍有71.6%的被调查者表示,今后打算“靠社会养老保障”养老。“年轻时攒钱”、“退休时再找活儿,干到干不动为止”、“以房养老”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受到挑战。调查显示,只有8.4%的人“指望子女”养老。“我的儿子和女儿现在工作压力已经够大了,而且我还有工作能力,怎么能要孩子们的钱,靠他们养呢?”胡女士说,如果子女生活得不好,我还要资助他们;如果孩子混得好,我也不能要他们的钱。老人不能帮孩子,已经很难受了,更不可能让孩子养老,给他们增加压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郭永刚)
</script>[/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