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军营,每天早晨的起床号一响,我就爬起来看爸爸和叔叔们跑向操场。我最喜欢爸爸他们映在晨曦中威武的队列,觉得那就像一堵行进着的城墙。
后来我搬出了军营,远离了威武的军阵,也听不见了那嘹亮的晨号。看着“老百姓”爸爸,我心里空落落的。
直到一天傍晚我偶尔登上楼顶:不远处赫然屹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墙。我惊问:“那是哪里?”妈妈说:“天心阁,一座古城堡。”我迫不及待的奔向城墙,好像找到了久违的朋友!我抚摸着凉凉的粗糙的麻石墙面,仰看着城墙在夕阳中伟岸的身影,想起那些和爸爸一起打过仗、修过路、架过桥的叔叔,还有在抗洪抢险中用身体结成人墙的无数军人……“没错!我们军队就是保卫国家和老百姓的钢铁长城!”爸爸骄傲的说过。
暑假的一个清晨,我在北京观看了向往多年的“升国旗仪式”:晨曦初露,众人伫立。一支齐整的军列从洞开的天安门城门中走出。踏上金水桥,马靴嚓嚓,刺刀闪闪,雪白的手套一起一落划出动感的齿状线,矫健的身形焕发热血男儿的风采……我眼前又浮现出童年时所见的“行进着的城墙”。想起头天在八达岭长城攀登时,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跟在我后头,我从他们的嘀咕中隐约听出“The Gteat Wall……Power overwhelming”(意为:这样的城墙谁能逾越?)看着正在升起的旗帜,听着雄壮的国歌,面对着如此坚如磐石的战士,我喃喃地念着爸爸的话:“钢铁长城!钢铁长城!”
在回长沙的列车上,我看到一位军人叔叔,他在衡阳服役已有3年没回家。他与妻子话别并松开儿子的小手时,我看到他眼中也有泪花。一路上他都不说话,总望着渐渐远去的北方。解放军叔叔抛妻别子为了啥?不就是保家卫国?
列车在夜色中飞驰,旅客们都入睡了,军人叔叔也闭着眼似乎睡了,我却毫无睡意。望着窗外飞快退去的深黛色的远山和时而闪过的灯光,我心里说:“睡吧,睡吧。知道这安全哪里来的么?多亏钢铁长城啊!”
这篇小文是8年前,读初中的儿子为建国50周年征文写的。现在读来,虽然嫩稚,但情感真挚。易山转来,给当过兵朋友助点节日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