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三]
小学里每周的星期六下午放学前是全校的大扫除时间,这天下午上学时每个学生都要带上搞卫生的用具去,按事先的安排,有带扫把的,有带提桶的,带抹布的,还有带箢箕、钯子的。
教室里的门窗桌椅玻璃都要擦抹,还有各班的卫生区要打扫。我们一四班当时的卫生区就是文庙前坪拐左手进一门的这一块坪,和石台级到教室这一段。困难大的就是那块坪,因那坪内有几棵大树,树下落叶多,落叶落在地上,还落在沟里,每次都要用钯子才能清除干净。
那时学校内自来水笼头少,印象中还只有厕所边有一个,而抹门窗桌椅玻璃时就要用水,一个笼头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就要去外面提水。外面提水的地方在静一斋那边,那里有一水池,那一池清水是从青枫峡流下来的山泉水,去那里提水要绕着从忠孝廉节堂那里横穿过去,来回有一里多路远。那一年级时,就是我们男孩子也不可能一个人提一桶水回教室来,那提水就得二个人去才提一桶水回。
这大扫除是劳动委员安排的事,他叫那组干什么也就干什么,谁也不会有意见。大家都知道,班上的同学都能互助,绝不会自己干完后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家干的,先干完的肯定会很快又加入到还没有干完的行列中去,人人都是尽力的干,没有人会想着要偷懒。
这小学生就是怪,在家里可以不怕父母的打骂,在学校到怕老师的批评。在家里不愿干的事,在学校里却干得一身是劲。
60年是中国的大灾之年,天灾人祸凑在一起,使生活物质奇缺,人们不但缺钱,而且还缺吃少穿。民以食为天,吃是天下第一大事,那时就是有钱的,也难买到吃的东西。
为了生存,城镇居民都搞起了大种大养,屋前屋后,只要是有土的地方,都被开挖,种上了各种农作物,如蔬菜、瓜果、玉米、高粱、红薯等,还有许多家庭喂上了鸡鸭。
在我们家小院的前后,连大马路的两旁都被开挖成了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几乎是家家都有这样的菜土。
记得那时一舍下坡的马路边有一棵大槐树,这槐树前就是五路车往矿冶方向的学校车站。从这里到棉花厂那里的照相馆前沿马路有一条从三舍塘流出来的水沟,因三舍塘本身的塘水都是生活污水流入,如澡堂、学生宿舍和食堂用水,所以它流出的水也几乎成了臭水沟。可在这条臭水沟边种上的菜却是得天独厚,一把粪瓢舀着那臭水往地里泼,方便得很。而马路对面,民主村这边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还要多准备一只桶将水从沟里舀起来后提过马路才能泼。
我们家那时挖的土全在院门口,浇水是最烦人的。
我记得那时常吃的好菜是青辣椒炒豆渣,最不好吃的菜就是光辣椒。那时许多大人们都说得了水肿病,全身无力,连那皮肤上都是一按一个窝的,说是缺少油水造成的。可我们细伢子却没有那么严重,玩起来还照样是一身劲。
[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