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楼
【公共图文】《“音”雄本色 “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评委见面》【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音”雄本色 “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评委见面
星辰在线7月28日消息(记者 罗芳 张马良 实习生 熊骋 袁枫枫)“音”雄慧眼,看三千乐者难分伯仲。今日,11位比赛评委高坐在田汉大剧院音乐厅,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入评选状态。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的工作精神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评委介绍
田玉斌
国家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曾任原中央乐团副团长、东方歌舞团团长、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现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68年到原中央乐团工作。1981年至1983年两次跟随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声乐专家吉诺·贝基先生学习。曾于国内外多位著名指挥家合作,在多个大型声乐作品中担任独唱。作为独唱演员曾先后赴墨西哥、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1976年获老挝政府颁发的“共和国二级自由勋章”。
多次被聘为全国性声乐比赛美声唱法评委。
吴雁泽
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196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先后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发表声乐表演艺术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录制有声乐专集录音带、激光唱片。1995年获中国“金唱片”奖。首唱代表作有:声乐套曲《英雄的大别山》、歌曲《清江放排》《一湾湾流水》《龙舟竞渡》等,创造性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已成为男高音广为传唱的优秀曲目。
余开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声乐教育协会历史,湖南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会长,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1964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曾任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副团长,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硕士导师,教学督导,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系主任。撰写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合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培养的学生有五十余人在国际、国内及省市大赛中获奖。
徐锡宜
中国音协合唱联盟主席,,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1年考入上海行知艺术学校,1952年至196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附中、本科主修钢琴、小提琴专业,并在杨嘉仁指导下攻读指挥专业。1963年到总政歌舞团工作,1970年调创作室。有八十余首(部)声乐、器乐作品在全国、全军赛事中获奖。《十五的月亮》(合作)、《战士歌唱毛主席》、《怀念战友》、《七色光》等广为流传。出版《徐锡宜歌曲集》。1993年成立爱乐男生合唱团,指挥该团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香港演艺中心等地演出合唱音乐会。获洛杉机政府、俄罗斯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及俄中友协授予的友谊奖章。
高伟
中国电影乐团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曾担任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歌舞团、中国电影乐团指挥。曾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合唱指挥。1994年获北京国际合唱节表演及演唱作品一等奖。1995年率新疆“天山合唱团”在国际比赛中获第二名。1997年率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参加西班牙国际合唱比赛获演唱“复调合唱”第一名,同时获得唯一指挥大奖。曾先后担任中国国内以及波兰、西班牙、德国、韩国和奥林匹克等国际合唱比赛的评委。
张国勇
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上海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曾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俄罗斯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曾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香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歌剧《弄臣》《唐·柏斯夸莱》《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等。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体现了其在音乐领域中精深的造诣,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2006年担任第八届西班牙卡达喀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
孟卫东
作曲家。现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二十余年来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电影音乐十余部,电视剧音乐三十余部,电视专题片、音乐片四十余部,舞蹈音乐三十余部,各种类型的器乐曲、管弦乐曲百余部,合唱作品二十余首,各种类型的歌曲三百余首(其中《同一首歌》《今夜无眠》等颇具影响)。片头及各类广告音乐百余段(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延用近20年,影响较大)。
周国安
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高级编辑。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1979年始供职于《音乐周报》。先后任记者、编辑、副总编,总编,两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三次获北京市好新闻二等奖。曾为《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人民音乐》等报刊撰写数十篇评论、通讯。曾担任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广西国际民歌节,全国歌手唱云南,公安部系统合唱等比赛评委。
陆在易
作曲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京剧院、上海乐团工作。曾任上海乐团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主要作品有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与乐队而作》、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混声合唱《雨后彩虹》《游子情思》、交响音乐《睡莲》、《南国抒情》、《夜林酣舞》、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我爱这土地》及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音乐等。出版有《陆在易合唱作品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等。
邹启炎
国家一级作曲,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常务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55年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音乐专科学习,1958年进入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学习,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谢功成教授。1970年至1975年在湖南省歌曲征集组工作,后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南分会工作,担任《湘江歌声》编辑,音协湖南分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湖南省企业文联秘书长,湖南省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家乡有条猛峒河”(由宋祖英演唱)、《啊,湘江》(由李谷一演唱)、《美丽的青海湖》(由李琼演唱)等,著有《邹启炎歌曲选》。
费明仪
香港艺术发展局音乐组主席、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席、明仪合唱团音乐总监兼指挥、香港民族音乐学会会长。费明仪出生于江苏吴县,曾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50年开始学习声乐,后赴法国继续深造。1960年返回香港后,举行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并进行声乐教学,先后应邀在新西兰、美国及亚洲各大城市演唱。后来,她创办了“明仪合唱团”,她的事业从最初的个人独唱,发展上升到现在进行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和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的新阶段。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