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ingzhou Miaozu Dongzu Zizhixian 【位置】 东经109°16'14"-109°56'36″;北纬26°25'35"。北连会同,东接绥宁,南抵通道,西与贵州省黎平、锦屏、天柱三县毗邻。 【面积】 2210.6平方千米 【人口】 25万(2002年) 【代码】 431229 【邮编】 418400 【驻地】 渠阳镇 【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汉为武陵潭成县地,三国时属吴。五代年末至宋初为羁糜诚州治,辖地为今会同、通道和贵州的锦屏、天柱、黎平县一带。后周末靖州土民十峒首领杨氏称诚州,崇宁二年(1103年),杨晟臻纳贡归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治今渠阳镇、辖永平、会同、通道三县,靖州自此而名,历经896年。明洪武元年(1385年)设靖州、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3卫,皆属靖州。铜鼓(今贵州省锦屏县)。至清代靖州仍属直隶州,境域广袤。乾隆三年(1783年)曾以宝庆府(今邵阳市)之城步县来属。1913年废州设靖县。 撤销靖县,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级)。以原靖县的行政区域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2月19日批准 国函[1987]31号)。 【地图】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地,隋属龙标县地,元丰四年(1081)正式置诚州、崇宁二年(1103)改诚州为靖州,靖州之名源于此。靖州北连会同、东接绥宁、南抵通道、西与贵州黎平、锦屏、天柱县毗邻,是周边三省十八县的商品集散地。 一、地形气候 靖州地处雪峰山南面和云贵高原东缘斜坡地带。东西两部高峻,北部低缓,中部为山间盆地,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均气温13.1℃—16.9℃,年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无霜期278—291天。现辖6镇7乡,10个居委会,185个村委会,总人口25.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77万人。 二、自然资源 靖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据初步勘探,有煤220万吨、锰6.64万吨、石灰石2亿吨、铁90万吨、铝土31.13万吨,以及大量的黄金、矾、耐火粘土、水晶、钴、铀、铜、金刚石、磷、陶土等,还有可作建筑材料的片石、石料和河沙等资源。全县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6.2万千瓦。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溪101条,总长1021公里,其中长20公里以上河流9条。沅水支流渠江南北纵贯,为县境最大河流。全县共有水域面积35697.1亩。其中:山平塘3239口,计2933.56亩,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32座,计5233.14亩,天然捕捞水面19232亩。如此丰富的水域资源,具有发展淡水养鱼的明显优势。 三、名胜古迹 靖州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景点有:望江楼、城西北5公里的飞山、江东的五老峰、铺口乡的龙凤岩溶洞、新厂镇斗篷坡遗址、粮食局院内的武庙、桂香山顶的梓潼宫、城西的飞山庙、革命烈士孙守信墓、红军长征新厂战役纪念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