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中的!





在被捕入狱又被投到劳改农场的那长达十年的岁月里,杨曦光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光阴。将形容人间苦难的一切词语,都用在他那段日子中,也不会过份!许多比他知识渊博的人,许多比他阅历成熟的人,也有许多象他一样坚强的人,都没能走出那截漆黑而恐怖的时期,而倒在了不应结束的人生中途。
老天还是有眼。杨曦光终于没有倒下,支撑他人生的某些精神力量也没有被摧毁。当他从开初那一连串巨大的灾难中苏醒过来后,他没有屈服于自暴自弃自甘坠落精神的诱惑,也没有陷入怨天尤人而不能自救的泥潭,他冷静地选择了知识,选择了学习。他当时一定有过许多的想法,也一定有过许多不知所措,但,他最后也一定是这样想过:唯有学习知识与掌握知识,才有可能凭借它的力量,将自已人生黑暗的铁屋子,砸开一个可以看见光明、走向希望的“洞”!
学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人们大致是小异大同。但象杨曦光那样,以一个中学生水平的文化起点,又背负有异常沉重的人生压力,并是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与同样不具任何人权条件的劳改队里,却一步步用自学方式读完了哲学、英语、数学与经济学等大学课程的人,绝对是寥若晨星!
对于一个人之所以能创造出成就的原因,现在,人们往往对其智力方面的因素考察较多,也较重视。然而,往往却又忽视了一个人的人格。其实,在很多时侯,人格的力量,在某个阶段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智力的高低,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就的大小。然而,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道路,从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的“正常情况下”,从来就没有什么理想状态,每一个人,那整个的人生都是在一种时常变动的状态之中度过。只不过,每个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程度不同而已,只不过是有的人因其生存环境变动太小、而无法显示他的人格作用罢了。
因此,当一个人的生存条件发生某种变化之时,其人格的力量,就将对他此后的人生道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知识上的智力,可以通过学习而较为容易的获得;但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就不是可以只通过学习来具有了,而是还需要经历若干人生的磨炼来锻造来补充,再加上不断的自省与思考,才能铸成。
当杨曦光服完“刑”走出劳改队的大门时,却在文化程度上也同时完成了大学毕业以上水平的学业。即便杨曦光没能有今天的成就,仅凭他这一点,他就有资格进入我们这一代中的优秀、杰出者行列。
对此,我们不能不对杨曦光深深表示一种敬意!
杨曦光,应该是整个“老三届”一代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