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雷宜锌被正式宣布成为华盛顿美国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塑的创作者,美国民间包括艺术圈对此事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息。有美国人认为,创作该雕像的荣誉应该授予和马丁·路德·金一样的非洲裔美国人;还有一位美国网友在一个专业的雕塑论坛上说,难道美国就找不到一位跟雷宜锌一样好的雕塑家吗? 晶报记者连线在华盛顿的马丁·路德·金纪念馆执行建筑师杰克逊(Ed·Jackson·Jr),他在接受晶报专访时表示只能让美国艺术家做马丁·路德·金雕塑的想法是狭隘的,雷宜锌富有创造力,他做出的样品已经让人震撼,他相信“中国雷”肯定能把马丁·路德·金真实地刻画出来,他同样希望随着更多的人看到雷宜锌的作品,这场争论能够平息下来。 同行都推荐雷 晶报:杰克逊先生,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你们为什么会选中雷先生? 杰克逊(以下简称杰):2006年6月,我们去了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雕塑研讨会,想看有没有合适的雕塑家愿意做这件事。那次见了很多的雕塑家,他们来自全球各地,有德国的,意大利的,墨西哥的等等,当然也有美国的。当我跟他们谈起这个事,他们都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中国的雷先生。但那天他不在场,正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我们遇见了他的太太。她能讲一点英语,她说她先生正在午休。我们都以为他回酒店了,想明天再来,结果她摆摆手,走到室外,把正在一棵树下休息的雷先生叫了进来。我们就这样见面了。 他不太会说英语,但通过翻译,我们谈得很好,他非常有思想。我们看了一下他的作品集,觉得很好,都认为他肯定能把马丁·路德·金先生真实地刻划出来。当然,同行的推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其实是先找石头再找人。我们很早就决定一定要用花岗岩,才能表现金博士的精神。我们先在美国找,不满意,然后在欧洲找,也没合适的,最后我们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一小块花岗岩,正合我们意。原来这是中国来的。 晶报:那你们挑人没有什么程序和标准吗? 杰:有啊,首先一定要了解金博士的事迹和精神,这样才能把他表现出来,当然还得愿意做这件事。雷先生跟我们说,他10岁的时候就知道了金博士的故事,而且讲起金来他确实很有激情。 我们有一个委员会,决定包括挑选雕塑家在内的有关广场建设的所有事宜,由12人组成,他们有的是建筑师,有的是历史学家。大家看完雷先生的作品后,一致决定选他。但这还没完,经过一番准备,雷先生还在掌管华盛顿所有雕塑作品的艺术委员会介绍了他的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金博士的未来雕像,结果获得委员会全体通过。 晶报;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跟其他艺术家一样吗? 杰:他富有创造力,又非常细致。去年10月24日,我们第一次去了长沙,拜访了他的工作室。他正在雕金博士雕像的样品,那时还是个半成品,但我们都被震憾了。我们离开之后的两个月内,他每个星期都会把样品从不同角度拍下照片传给我们,让我们知道进度,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如今这个样品已经完工,正在运来美国的路上,雷先生马上就开始制作真正的金博士雕像了,我们估计明年夏天能出来。 太阳照常升起 晶报:我们听到美国民间有声音说,为金博士雕像这件事应该由美国人来做,因此反对让雷先生参与。这些意见会不会阻碍了你们的工作,雕像现在是否还在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 杰: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完全不符合金博士倡导的多元世界观。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把眼光放到全世界,从各国挑选候选人。要知道,我们是在考察完来自52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的艺术家创作的900件作品后,才选择了雷先生的。我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0年了,对我来说,那些意见就如过眼云烟,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笑) 晶报:我很喜欢你的比喻。 杰:谢谢。 晶报:听说你还为此专门接受采访,来平息这种声音。 杰:是这样的。有个美国的雕塑家在电台接受采访,称应该由他来完成这项使命,我们公关部门的同事知道后,就建议我们也上电台,正好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和工作,告诉他们我们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以正视听,我们此前还没有正经地做过这样的事,因此不完全是为了反击。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晶报:据我们所知,纪念馆2000年就已经奠基了,为什么到去年才动工,是由于没找到合适的艺术家来做雕塑吗?雷先生的出现是否加速了这个工程?你们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建造时间表? 杰:实际上我们从1996年美国参议院批准这个项目之后就开始做这件事了,我也已经干了10年了。我们所有的工作,包括挑选雕塑家都跟我们的日程表一致,因此我们没有提前也没有推后,一切都在计划中。 晶报:谢谢你接受我们采访,祝你们一切顺利。 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