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转帖]《南京知青之歌》遭封杀真相

您是本帖的第 118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南京知青之歌》遭封杀真相
柳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77
积分:444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6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柳叶

发贴心情
[转帖]《南京知青之歌》遭封杀真相

《南京知青之歌》遭封杀真相

白雁

<--enpcontent-->  “文革”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在这众多的

知青歌曲中,《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

广的一首。1969年9月,它被定为反动歌曲,因为它“说

出了帝修反想说的话,唱出了帝修反想唱的声音”。1970

年2月,张春桥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

  关于《南京知青之歌》的作者,在“文革”中有诸多

传说,歌曲作者任毅同他的歌一样,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歌曲的诞生

  任毅,1947年生,南京五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从小

就兴趣广泛、爱好艺术。在上小学时参加过闻名全国的艺

术团体———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学习唱歌。中学时又

参加过南京市中学生艺术团,学习二胡和吉他。在中学时,

因为他是个活跃分子,同学们都称他“11号”。11号就是

钠,化学元素中最活跃的一种。

  196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在这一天,南

京五中下乡知青乘坐着卡车穿过新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来到

插队落户的地方———江苏省江浦县。任毅等人被分配到公

社所在地的一个生产队。

  1969年夏收之际,任毅所在公社的知青中普遍弥漫着一

种下乡后的失望情绪。全公社的知青经常跑到任毅的知青点

来聚会。当时知青中有不少人在弹吉他。

  1969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南京五中的知青们又聚集

在任毅所在的知青户的小茅屋里,把过去的歌轮番唱了一遍。

唱完之后,大家仍然觉得心中空虚。这时,任毅的一个朋友

唐又在忽然站起来对任毅说:“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

民的歌,任毅,你就写一首我们知青的歌吧。”

  当晚任毅抱着吉他谱写了《我的家乡》,整整写了一夜。

在第二天天色发亮的时候,这首歌终于完成了。他在歌谱上

写下了演唱要求:“深沉、缓慢、思念家乡的。”然后,又

注明———南京市五中集体词曲。

  这首《我的家乡》是有雏形的。在1964年,南京五中有

一批毕业生志愿去了新疆,在戈壁滩上,他们中间有人作了

一首歌曲,名叫《塔里木,我的第二故乡》。这首歌传回南

京,五中的学生们听了后很感动。任毅就在这首歌的基础上

做了较大幅度修改,节奏也搞得复杂一些,歌词也重新填写。

当任毅写道“告别了妈妈,再见了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

经一去不复返……沉重的绣地球是我的命运……”时,心情

沉重,同时又觉得吐出了胸中块垒。

  任毅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崔健摇滚的前奏曲,无

可奈何与悲怆,正是一代早熟青年的共同特征。

  作者在惶恐中度日

  《我的家乡》一歌写出后当即被人拿去传抄,以惊人的

速度在知青中间流传开来。夏收之后,任毅在回南京的轮船

上听到有人唱这首歌,于是他走过去,故意问:“你们唱的

是什么?”那些人很不屑地回答他:“看你的样儿像是知青,

怎么连这个歌都不知道,这叫《知青之歌》!”

  当初任毅写这首歌时并不敢称为《知青之歌》,因为这

里既没有豪情壮志,也没有宏大理想,它只是表达了知青的

一种思乡情绪,表达了知青作为一种非工、非农、非军、非

学的特殊阶层的强烈失落感,这种情绪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

公开表现的。

  1969年8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任毅有个同学叫郑剑峰,因身体有点残疾,驼背,所以

免去了“上山下乡”,任毅班上同学只有他留在了南京,于

是郑剑峰家自然而然成了知青回城的联络点。郑剑峰手很巧,

爱装半导体收音机。一天他正在调试时,忽然听到莫斯科广

播电台在播放任毅写的歌,他感到很意外,立刻赶去找任毅

偷偷告诉他,并约任毅第二天在同一时间再次收听。

  第二天下午4点钟,任毅来到郑剑峰家,两人躲在小屋

中偷偷将半导体收音机调到莫斯科广播电台的频率上,果然

很快收听到了莫斯科的演唱。苏联把它称为《中国知识青年

之歌》,采用男声小合唱,配以小乐队伴奏,效果搞得很不

错。任毅越听越怕,感到一场大祸即将降临。

  任毅的预感很快被证实。一个月以后,南京街头的大批

判专栏上贴满了批判这首歌的文章,它已经被定为反动歌曲。

  任毅万分恐惧,他立即回到知青点,把所有文字烧毁。

任毅等待着厄运降临,他无数次梦见自己被抓起来。有一段

时间任毅几乎不敢睡觉。他实在不愿在这种恐怖中煎熬下去

了。1969年10月的一天,他背着一个书包,里面装着洗漱用

具,自己走到南京市娃娃桥监狱门口,对接待人员说:”我

就是《知青之歌》的作者,你们把我抓起来吧。“

  那人奇怪地看看任毅,说:“这里也不是想来就能来的

。抓不抓你,要有上级指示,现在你先回去。”

  3427号囚徒

  当1970年到来时,形势更为紧张。南京市街头到处刷满

了标语:“该管的管!该关的关!该杀的杀!”空气中都好像有

一种血腥气。

  任毅已感觉到周围气氛更加严峻,他正月十一那天离开

了南京,他不愿自己在外婆家被逮走,于是一个人悄悄回到

了江浦县农村的知青点。回到知青点4天后,即1970年2月

19日(农历正月十五)夜,有人来抓任毅。这是根据张春桥的

一个指示:迅速查清此人,予以逮捕。荷枪实弹的军人砸开

了知青点的房门。茅草房四面被包围,窗外手电筒雪亮的光

柱四处扫射。任毅的箱子被打开了,他们什么也没搜到。

  在前前后后持枪军人的押送下,任毅迈出了知青点大门。

  深夜,汽车在南京内桥附近拐了一个弯,忽然放慢速度,

悄然驶进了一个大门。士兵们把任毅押下来,在一个铁门前

站下。任毅突然醒悟了:这不是“娃娃桥”吗?

  任毅被推进一个柜台,经过严格搜身,抽去了里里外外

所有裤带、皮带,据说为了防止自杀。“拿去,以后不准讲

你的名字,这是你的代号。”看守说着将一块1寸宽2寸长的

双层白底黑字的布牌子递给任毅。上面印着正楷的阿拉伯数

字:3427。

  “陪绑”和10年徒刑

  从2月19日任毅被捕入狱,到8月3日被宣布判刑,在这5

个月时间里,他天天被提出去审讯,而且经常是在夜里。审

讯人员逐字逐句地审查歌曲的歌词,光一句“生活的脚步深

浅在偏僻的异乡”,他们审了任毅好几天,一定要逼他承认

当时写的不是“深浅”而是“深陷”。任毅因为自己确实写

的是“深浅”,所以拒不承认。虽然是一字之差,可是此时

彼时大不相同。关于“深浅”,任毅还可以自我批判一番,

因为知识青年身上还存在着没有得到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的不

彻底性,没有工农兵那种一往无前的脚踏实地的精神,所以

脚步是深深浅浅的;而“深陷”岂不是成了对“上山下乡”

的一种诬蔑吗?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关系到任毅的命运,所

以审讯过程气氛十分严肃。

  就在这5个月期间,他们还3次拉任毅“陪绑”。根据当

时专案组对任毅的审讯,似乎任毅也足够杀头之罪。运动的

恐怖气氛足以使所有被拉去参加公判大会的人有一种末日将

临的感觉。不过,随着”陪绑“次数的增加,经验告诉任毅

,要被判处死刑的人,拉出去前都要用细麻绳扎住裤管,据

说是为了防止他们听到判决后控制不住,大小便失禁。

  1970年8月3日,任毅又被拖去参加一次全省的公判大会

这次被宣判的人中间也有任毅。当判词读到任毅的时候,他

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判刑10年……“在此之前,

任毅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从死刑到无期徒刑全都想到了,

惟独没有想到会给自己一个10年。

  从8月3日这一天起,任毅离开了整整禁锢了他165个日

夜的娃娃桥监狱囚室,被押到劳改农场去服刑,在那里等待

他的是漫长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

  1979年2月,任毅被平反出狱。出狱后,公检法赔给他

一把新吉他。他被安排到南京一家丝织厂工作。出狱后不久,

他到一个老同学家去玩,这位同学的妹妹———也就是他现

在的妻子,对他和他的经历都发生了兴趣,虽然她比任毅年

轻许多,却执意要嫁给他。

  任毅曾任南京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的业务员,现退休在

家,家住南京郊区一片新盖的生活小区里。

  《文史博览》郜合启/文

  《南京知青之歌》部分歌词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

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跨长

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

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

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的绣地球是光荣神圣的

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

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告别了你呀,亲爱的姑娘,揩干了你的泪水,洗掉心中

忧愁,洗掉悲伤。啊,心中的人儿告别去远方,离开了家乡,

爱情的星辰永远放射光芒……

转自2007.05.07《现代快报》<--/enpcontent-->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15:53:10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南京知青之歌》又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在那时我早已体验到人生的滋味,年轻时无数的幻想都被压抑,政治的势力可吞溶一切使你无法左右,对前途看不到一丝希望,渺茫得比一个残疾人更为痛苦,只能用最大的毅力为生存而挣扎。使人麻木,惧怕政治,离它远远的,我转到安乡知青们经常在我们知青组聚会唱歌,也希望有知青自己的歌,彭笛子曾经要求我写词他作曲,被我拒绝了,我母亲知道后担心得吃不下饭,那时多少人被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而那些政客们对一首反映心情的歌曲如此恐惧,可见他们的行为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回头比较下放到安乡还算幸运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0:31:53
马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158
积分:75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2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沙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同歌在2007-7-25 20:31:53的发言:


回头比较下放到安乡还算幸运的。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同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0:36:56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2:38:34
随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26
积分:43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31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随意

发贴心情
谢谢任毅为我们创作了一首知青之歌,知青们要把这首歌传承下来,唱到世上最后一个知青为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3:24:20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随意在2007-7-25 23:24:20的发言:
谢谢任毅为我们创作了一首知青之歌,知青们要把这首歌传承下来,唱到世上最后一个知青为止!

这首歌柳叶会唱,真想在网上听到她的歌声!!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3:36:49
一剪梅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565
积分:37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19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剪梅

发贴心情

  

    对前途看不到一丝希望,渺茫得比一个残疾人更为痛苦,只能用最大的毅力为生存而挣扎。

    我相信,很多知青都有同感。无辜的我们!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5 23:46:48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请点击看视频听南京知青之歌大联唱:

http://www.56.com/u56/v_MzUxODgxMw.html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7 19:12:59
柳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77
积分:444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6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柳叶

发贴心情

   知青加农友,如今哪里有。

   我们珍惜这种友谊,我们也

会永远记住那段日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8 15:29:52

 9   9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406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