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瞥”是一长沙俚语,我理解为依靠别人。
所以就有:看“伴瞥”和吃“伴瞥”两种说法。看“伴瞥”那是小时候一件很丢人难堪的事。
解放初期那二三年,长沙稍微热闹点的街道铺子旁边就摆有图书摊子。
摆图书摊子的都是过去喜欢书还读过书的人。刚刚解放没有找到工作而家里有些书的人为了生活就做起了摆图书摊子的小生意。
书摊子规模不大,两扇大大而扁平的书架上放满了解放前出版的连环图。
什么“封神榜”啦,“江湖奇侠传”啊,“三侠五义”啦……一套一套旧图书吸引着刚参加学徒工作口袋里又有几个钱的青年哥哥,省下早餐钱的中学生和一旦找家人要了几个钱的小学生。
当然没有钱的我们也就变成一个看“伴瞥”的群体!
口袋里有点点钱的这些人坐在一条条矮板凳上看他喜爱的连环图。我们这些看“伴瞥”的人悄悄的溜到他的身后,他聚精会神地在看,我们也远远地目不暇接地跟着看。看到那精彩的地方那人在笑,我们也会跟着发出会心的一笑;有时不知不觉地慢慢倒在了那坐矮板凳上看书的人身上啦……
往往遇见的是不想让你看的人,他出了钱,他是老大。
那种看“伴瞥”是不太可能与坐在矮板凳上看书的人看得同步的,他是近距离的看读,你是远距离的扫着看。他看得慢,你看得快,你可就要等他翻书页;他看得快,你看得慢,那你只好自认倒霉啦。我们宁愿选择看得比他快,不愿意选择看得比他慢,比他慢的话书里的精彩部分就看不到了啊!那时候怕莫看“伴瞥”的我们个个都炼成了一目十行的本领……
遇见稍微爱面子的看书人,他往往就装着不经意的样子用手把书挡住,害你把头摆来摆去看不见书上是什么好看的内容;要不然就是故意把书翻得飞快害你摇摇头无可奈何的看不成。
恶一点的是:“啪”的一声把书重重地合上,他不看啦!然后恶狠狠地向你瞪一眼!看你知不知趣?是不是识相!这时候我们往往是怏怏地走开,等他一会儿又沉浸在书里陶醉的时候,我们又悄然地立在他的后面啦……
有时,我们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也跟着入迷啦,慢慢倒在了那坐在矮板凳上看书的人身上啦。那人警觉地回过头来望了望我们,然后用肩膀重重地耸二下打在我们的身上;还有种人他不露声色突然往前面或者侧边一让,害得你打一个大趔趄!
我们这些看“伴瞥”的好可怜啊……
还有种人好恶啊:“走开咯!热不热嘞!你妈妈的X!”“小鳖!站开点!老子要打人哒……”碰到这些人我们是不敢站在他们后面的看“伴瞥”,一声不响的赶快逃跑……
如果机会好的时候遇上自己的同学或者街上自己认识的小朋友在看书时,那可高兴啦!挤都要挤到他那条长长的矮板凳上坐着和他一起快乐地分享那图书,好象我们也是出了钱的,也是老大啊……
1953年,新华书店收购了全部民间流行的解放前发行的旧书以后。 在街上摆图书摊子的基本上都消失啦,图书摊子变成了图书铺子;图书铺没有钱可不能随便进去看“伴瞥”啦。
慢慢地“看伴瞥”就成为过去了的一道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