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族在中国的形成 -- 中国屈辱的历史
百家杂谈: http://www.excitecity.com/china/chat/car
今天,回回遍布中华大地,人数众多,我国无一省无回回。对于回回 的渊源,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回回,分布又那么广泛,许多中国人却 不甚了解,我们听到的大多是这些回回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经 商的后代,
而对今天中国回族形成有决定性作用的元朝前后随蒙古军浸华的阿拉伯、中亚回回军却不甚了解。作为中国人,有权利和义了解今天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分布的回族为什么会出现及发展成一个人 数庞大的群体。
回族先*****要是13世纪蒙古人 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 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 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
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 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
,中国历史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人先后 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 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 拉伯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人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回回军”。
元朝建立前后,蒙古人屡次西征,成吉思汉征调大批阿拉伯人、中亚 人组成“西域亲军”入侵我国,参加灭宋战争的“多达数十万人”。 蒙元百余年间来华的回回人从人数上讲已经远远超过了“土生蕃客” ,他们在元代称为“色目人”,在政治地位上优于汉人.据《元史》 ,“西域亲军”中的许多工匠、军士,按战争需要,分配全国各地从事屯、垦、牧、养等活动,主要在甘肃、河南、河北、山东、云南 等地,他们是穆民又是伊斯兰教宣传者。
这些人娶中国妇女,繁衍后 代。《明史.西域传》中谓:“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时居甘肃省尤多 。同时,大批历史文化|军事兵器|文学小说|影视娱乐|旅行摄影|军事文学|玄幻小说|武侠小说|休闲娱乐:iN MBw.Kw6Q
回回在蒙元朝廷做官,被派驻到全国各地。周密《癸辛杂积续集》说: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边疆,从农村到成镇,到处都有穆斯林,全国春秋中文社区各地据估计有 200万人。元时穆斯林助蒙灭宋,功劳显赫,在科学、仕宦、荫叙 等方面得以优待,政治地位仅次于统治民族蒙古人,而高于汉人及其 他民族,许多穆斯林享受官禄。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種民族
成分融合的情況下形成了。
明代回回人仍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土。有的回回“寄住”于甘肃一带后 ,进而“附籍”于京师、南京、德州、杭州等地。明朝还从甘州(今 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迁徙数以百千计的维吾尔人到江南各卫 ,这些人大部分也成了回族。明永乐年间,东南亚古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巴都葛、叭哈刺来华,病卒于德州,其次于安德鲁、三子温哈刺留德州守墓,遂成为德州北营安、温二族回民的先祖。因此,有 明一代回族的聚合过程仍然在继续。清代回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族 居住区域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增加上。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全国 无一省份无回居住,西北回族人口增加尤其明显。乾隆时西安城内回族不下数千家,而陕西回族居住较其他省为多,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甘肃临夏、天水、西宁及河西走廊,远至新疆昌吉、焉耆等 地,都是回回居住地;东北黑龙江、吉林,西南远至西藏都有回族定 居。云南回族以昆明地区为中心,东部扩展至昭通、合泽一带,西部 扩展至大理、春秋中文社区{B)X0_9cHh
保山、合州等地,成为全国仅次于西北的回族重要聚居区。
由于上述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回族分布遍及全中国,人口也在不断 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的四
次人口普查,也证明了这一 点。据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58年为4042268人,1964年为4488015人 ,1982年为7213493人,而1990年则为86960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