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公共视频】 白桦林: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您是本帖的第 57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公共视频】 白桦林: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公共视频】 白桦林: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视频】 白桦林: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0 0:38:37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公共图文】 《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

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

        隐山位于湘潭县排头乡黄荆坪管区,是南岳衡山之余脉,又名龙王山。登隐山极目远眺祝融峰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东北而望又可见悠悠涟水,依依涓江。若天朗气清,晨间更可见一轮红日在滚滚湘江边喷薄而出,冉冉升腾。在潺潺流水的作用下,山中育有一方古溶洞 ,洞洞相连,幽回曲折,钟乳浮石,千姿百态。

       据乡老传言有蛟龙盘踞其中,故名龙王洞。离山十里的东山村有一桃花洞,是龙王洞的出口之一,曾有人于洞中拾得上古器物,足见此地历史悠长。

      隐山之西的龙王洞口之下有白云庵,相传建于汉末,为我国最早庙宇之一。隐山脚下的慈云寺,又名慈航寺、龙王寺,几度兴衰,已不知始建于何年何代。一庵一寺,千年间上下相望,中有十八罗汉金刚、二十四诸天菩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晨钟暮鼓,香火兴旺。此湘潭一大文化遗产,可惜毁于“十年文革”,如今只有遗址尚在,香炉仍存。

     这里山清水秀,地灵人杰。隐山之下,千百年间曾有许多英雄豪杰在此活动。北宋理学开山鼻祖、文学家周敦颐曾在隐山隐居讲学,隐山因之而得名。周敦颐在隐山美丽的山色水光之中,不仅更深地领悟了阴阳八卦太极之理,更在莲花池畔写说了千古佳作《爱莲说》。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太学士胡安国及其子由闽来湘,在隐山卜居,讲学碧泉书院,湖湘文化遂横空出世。安国死后葬于隐山之下,墓围苍松翠柏,墓前有石狮石马,白玉墓碑上刻有“秉春秋大笔,葬天下隐山”之联,龙飞凤舞,令人遐思。

       相传明朝正德皇帝游历江南,闻隐山大名,来登此山,遂御笔亲书“天下隐山”四个大字于龙王寺正门,今寺虽毁,但字匾仍被当地的百姓珍藏。

隐山之下,代有才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秘书、曾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就出生在隐山东麓狮龙桥边,这里留下了他少年时许多动人的故事。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也曾在隐山留下足迹。大跃进时期,他回家乡调查,见有人在砍中华名树——重  天下隐山,历来为州官府吏、迁客雅士、文人学者的游览胜地。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日,开发隐山旅游,已成为当地人民的共识,在这个湖湘文化和湘莲文化的发源地,一批与此相关的旅游景点在有计划地开发建设。隐山,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天下游客;天下隐山将大显于天下。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0 0:42:11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公共图文】 《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

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隐山,位于湘潭县黄荆坪,距湘潭市区40公里。又名龙山,龙王山,历为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海拔437米。因北宋大文学家,大理学家周敦颐隐居讲学而得名,并因南宋名儒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此讲学授徒,创立湖湘学派,而被称为“湖湘文化之源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游江南至此,曾亲笔御书“天下隐山”。
隐山与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纪念馆相距只有5公里,位于花明楼,韶山,乌石与南岳的旅游黄金线的中间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有隐山碧泉书院,三贤祠,胡安国胡宏父子合葬墓地及左宗堂故居,周小舟故居等人文历史资源,而且自然风光优美,有美仑美奂的“四美湖”,神秘莫测的龙王洞,天然温泉以及历代为州官府吏,文人墨客浏览的圣地“四池”,“八桥八景”等,游客既可寻幽访古,又可休闲度假,采莲赏荷,登山探险。
隐山,已被确凿考证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自宋元以来至民国初年,隐山成了州府官吏,文人雅士,迁客骚人荟萃之地。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晚年隐居隐山讲学,曾于此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隐山胜迹颇多,一寺(慈云寺),一墓(北宋理学家,文学家胡安国之墓),两祠(一为濂溪祠,周敦颐号濂溪,后人建此祠以为纪念;另一为三贤祠,意为纪念胡安国胡文定公胡宏父子三人 ),两树(濂溪祠前有一垂丝柏树,高十丈许,干粗一丈五,相距三丈处还有银杏一棵,高八丈许,干粗近一丈。这两树相传为周敦颐亲手所植),四池(莲化池,洗笔池,化砚池,雷池。相传为周敦颐植莲,洗笔,化墨之处),八桥(即隐水桥,流叶桥,通箭桥,珂里桥,栗林桥,狮龙桥,神仙桥,龙五桥),远近驰名。登隐山一游,湖湘文化源头尽收。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0 0:44:41

 3   3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