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文学沙龙原创诗歌 → [转帖]中国诗歌的寂寞

您是本帖的第 159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中国诗歌的寂寞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现代诗太不容易走进中国千家万户,这是新诗人们早就注意到了的大问题。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诗歌——古诗就似乎做得比较到位。

     你看,直到现在,从中国那些刚识字的小孩子们口中嘹亮地飞出的,依然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能让那些喜欢文学的中学生们摇头晃脑的,似乎也还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太不像话。这是一个严重地本末倒置的问题:占据了他们语文课本的不该是古诗,现代诗才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神圣使命!

     要想走进千家万户,占领中国这一莫大市场,首先需要夺取这片阵地。于是,发挥天时与地利优势,向中小学生们的语文课本发起冲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1:59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不过,新诗人们这一次更是战绩不佳:

    发了几次冲锋,碰得灰头土脑。

    又发了几次冲锋,累得气喘吁吁。

    新诗终于登上孩子们的几乎各册语文课本了。

    然而,那些小孩子们一张口,仍是“鹅,鹅,鹅……”那些中学生们一开口,仍然“今宵酒醒何处?……”

    那些仅有五六十个、甚至二三十个汉字组成的“方块儿”太坚硬、太沉重,扯也扯不开,拉也拉不去。

    气喘吁吁中的中国现代诗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这回,有“好事者” 终于下定决心要研究一下这个关系到自己前程的问题了。

    所谓研究,当然是从“曲项向天歌”这些欢畅地在水里游涞游去的古诗里,看一看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神奇的奥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2:24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但经过一番研究后,诗人们便不能不沮丧地得出了一个结论:

    中国的古诗,历来“诗”和“歌”并重:诗借歌传情,歌借诗飞扬。古诗的易传易诵,正在于它自身的这一优势上。

    而现代诗在这一点上,则带有先天性的营养不良。

    这研究的详细结果,不妨罗列如下:

    中国大部分古诗的“诗”与“歌”的紧密配合,主要在于它有着极为严谨的格式。这一点,在唐代产生的格律诗上有着代表性的体现:注重字数、平仄、对仗的句式不但容易朗朗上口,而且,巧妙地用韵更使其通篇显得流畅、自然。这样,就形成了它简短的诗句不但易读易诵,和谐的汉字组合更容易谱之以曲,易弹易唱。即使其他类型的大部分诗歌,也大都具备这一优势。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2:48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就捡李白的一首《静夜思》来说吧: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看,其一,用字只有二十个,却已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意境,把一个客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写得何其缠绵悱恻、意味深长;其二,“举头”与“低头”、“望”与“思”、“明月”与“故乡”三组词语形成了恰当的对偶,严谨而鲜明,自然而工整;其三,“举头望明月(ˇˊˋˊˋ),低头思故乡(–′–‵–)”,这两句即使是用现代声调作注,也基本上巧妙地上下配合,一张一弛,成为呼应。平仄声的相对,不但容易使上句与下句互为连理,而且对全文也平添了一种起伏美。“文似看山不喜平”概就是从这里延伸来的吧?最后,四句三韵脚的相押,不但读来爽口,而且无形中又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音乐流畅美。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3:16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再看一首也传播极广的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超前的蒙太奇手法连缀起了一幅多么绚丽的天地,这更加生动的短句、工整的平仄和流畅的韵脚,汇合了成了一曲多么婉转而深沉的旋律!

     再看一首……

     中国传统诗歌,这座已被关闭了百年的文化大仓,正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被慢慢打开……

     呈现在现代诗人们眼前的,是一个何等样的世界?

     这世界是如此瑰丽。瑰丽的光芒,足以让我们生出许多的惭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3:45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舍上,我们的先哲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即已谆谆劝诫的那句话,只可惜,直到现在,我们几乎都没有真正明白。

    面对中国传统诗歌,我们的确应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了。

    从中,我们又能感悟什么呢?

    就在这种思考中,新千年的钟声已悄然敲响。

    就在这种思考中,二十一世纪的潮水已浩浩荡荡地涌过来了。

    是返回原来的山路继续攀援,还是乘舟驶进这更广阔的海面?

    八十多年前的选择,又重新横亘在了中国诗人们的面前。

    当然不能回到古体诗歌的老套子上去。

    属于它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没有理由再为一幅已经美仑美奂的画卷添上任何一点色彩。

    当然也不能再犯上一次的老毛病,仓促出海,以至迷失了方向。

    能做到的,是再勇敢地说一声:拿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4:11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凝练、简短、明朗和流畅,摒去现代诗这众多的缺点——拉杂、冗长、隐晦和枯涩,以轻盈灵巧的飞翔代替拖泥带水的蹒跚,以博大深沉的主题去讴歌我们的人生!

    只有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轻盈走进千家万户,才不是一个梦。

    行文至此,忽然又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那首《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四顾茫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路依然坎坷。

  中国现代诗要走的路还很难险。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4:34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1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但,还是要走下去。面对八面来风的世界,我们已没有任何停下来的理由。

    该出发了,你这只徘徊了太久的船儿。就借这一杯清酒,来送我们的新诗起航吧。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诗人就是这样徘徊了很久后,才又一次弹一弹衣衫上的风尘:来,干,干了这杯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16:34:55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1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诗歌诗歌,吟诵是诗,吟唱是歌。如今的很多所谓诗歌,既不能诵也不能唱,于是,就不是诗歌了。

要做到能诵能唱,传统诗歌的特点可能还是要借鉴,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创新、所谓表现自我,不能为大众所欣赏,我看,那就正如《巴黎圣母院》中那位诗人所说,我什么都做不成,于是,我就只好做诗人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9 20:49:22
羽飞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44
积分: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6日
2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羽飞

发贴心情
拜读师焉版主的转帖,很多感触.愿我们知青的文学沙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古典诗词和新诗的创作上有好的实践和探索.首先,它应该成为知青娱情励志的好去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0 7:56:01

 22   10   2/3页   首页   1   2   3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406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