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转帖] 林彪功过 逐步还原

您是本帖的第 416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 林彪功过 逐步还原
网岭采茶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傻得无敌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905
积分:1082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1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网岭采茶人

发贴心情
[转帖] 林彪功过 逐步还原

林彪功过 逐步还原

就尊重历史而言,军方人士指出,今年既是“八一”建军八十周年,也是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在回顾历史时,实在回避不了林彪的功过。

例如,抗日战争时,经常被人提到的一九三七年的“平型关大捷”。当时,林彪指挥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板垣征四郎师团获得大胜。直到今天还被称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的功绩更是彪炳史册。

中宣部及军队四总部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相关展览,赫然出现林彪个人画像。中央电视台十二日还报导有关新闻,难道准备平反林彪?

“谈不上平反,但确实是要正确对待林彪的历史功过,还原其真面目,也就是不再丑化林彪。”军方人士透露,今后军方有关影片或大型主题展,凡出现林彪图文,只要符合历史真相一切尊重历史,不会刻意把林彪“抹掉”。

“但有一项原则,就是还不能刻意单独突出林彪个人形象”。因此,七月十六日在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我们的队伍迎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有林彪一份功劳,他的画像和十大元帅共同展出。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less you know. So why bother to learn.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1:38:27
小草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574
积分:38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5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草

发贴心情

战神林彪功过 中共逐步还原
来源:华人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15  
〔华人报报7-15电〕
    被中共喻为「战神」的林彪元帅在外蒙坠机身亡后,始终洗刷不了「全民公敌」的罪名。十年前,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的《鄂东将军画像》刻意把林彪画像抹掉。十年后的今天正值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前夕(八.一),中宣部及军队四总部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相关展览,赫然出现林彪个人画像。中央电视台十二日还报导有关新闻,难道中共准备平反林彪?

    「谈不上平反,但确实是要正确对待林彪的历史功过,还原其真面目,也就是不再丑化林彪。」北京军方人士透露,今后军方有关影片或大型主题展,凡出现林彪图文,只要符合历史真相一切尊重历史,不会刻意把林彪「抹掉」。

    「但有一项原则,就是还不能刻意单独突出林彪个人形象」。因此,七月十六日在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我们的队伍迎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有林彪一份功劳,他的画像和十大元帅共同展出。

    尊重历史 不再丑化「抹掉」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和妻儿在外蒙坠机身亡后,中共官方将其定性为「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三十多年来,儘管大陆军界及中外文化界对「林彪事件」充满疑问,但林彪依旧是「全民公敌」。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永远开除林彪党籍,并展开批林批孔运动。等到邓小平上台,由于他和林彪之间的恩怨,林彪被打成「反革命集团的首犯」。邓去世后,从江泽民到今日的胡、温领导人,一直谨慎对待党内这一敏感的历史问题。

    由于林彪是四野的主帅,林彪折戟沉沙,手下「四大金钢」(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悉数被捕,连带「四野」将领也受整肃。在江泽民担任军委主席的十五年期间(一九八九至二○○四年),四野将领仅张万年以上将进入中央军委。

    当前胡锦涛执政讲究务实,就尊重历史而言,军方人士指出,今年既是「八一」建军八十周年,也是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在回顾历史时,实在迴避不了林彪的功过。

    例如,抗日战争时,中共军队主打的战役少得可怜。今天被拿来大做文章的是一九三七年的「平型关大捷」。当时,林彪指挥共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板垣征四郎师团获得大胜。今天中共称之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

    筹拍平型关大捷 林为影片主角

    但直到目前,中共提到平型关大捷时,仍极力迴避林彪。据了解,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大陆军界准备拍摄以林彪为主角的平型关战役纪念影片,但尚待中央审批。

    当今中共最高当局以尊重历史对待林彪功过,与近年来海内外陆续出版专书探讨林彪事件有关。在《重审林彪罪桉》一书中,当年空军司令员吴法宪的女儿金秋,以海外历史学教授身分提出种种证据,证明林彪及其父亲发动所谓「五七一工程」(吾起义)充满疑点。吴法宪夫人也说,当时「四大金钢」都不知道林彪有反毛计画。

    就当前中国情势而言,中共当局今日还原林彪历史真面目,冲击力及影响层面都比以往小。因为军队早已不存在传统「野系」概念。而新成长的一代更愿意接受真正的历史,毕竟历史是不容长久扭曲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1:46:04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图片尺寸: 497 × 377
详细资料很难得的合照
八大元帅很难得的合影很难得的合照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1:53:17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回复
标题:林彪与父亲、姐姐等合照
图片尺寸: 500 × 39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1:57:56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精谋善战——林彪
    

    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攻于心计,贯用机巧;深沉寡语,用心歹毒;残忍虚伪,阴险诡谲。

    林彪(1907~1971),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1.在红军征战中迅速擢升

    林彪1907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户地主家庭。少年时期沉稳内向,善动脑筋。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各种进步思潮的兴起,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他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只有十六岁。十八岁时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阀战争开始后,林彪奉命参战,北伐军打到武汉后,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排长。大革命失败之后,在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中,林彪选择了革命道路,他随本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南下途中失败,队伍多被打散。随后,林彪参加了湘南武装起义,并随着武装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林彪初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的营长、团长,因指挥作战有方,提升很快,到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转战于赣南、闽西时,升任第一纵队司令员。随着红军的发展和编制的扩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时年二十三岁。

    林彪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在征战中其军事才能进步很快,到1932年3月,他升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来改称为军团长。林彪在指挥作战时,善于打突击。当一切布置停当,基本条件具备之后,就组织几股部队来个猛打猛冲,这种方式屡屡奏效。尤其是对于国民党的杂牌军和地主武装,因其战斗力不强,官兵贪生怕死,遇到力量较强的部队一冲就乱,一乱就败。所以,林彪的突袭战术经常得手。他本人也随着胜仗的增多名声渐大并迅速提升。他任军团总指挥时年仅二十五岁。

    林彪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其思想也发生过动摇。曾经发出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议论。对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评这种思想。尽管发生过动摇,但他还是在高级指挥员的位置上把武装斗争坚持了下来。

    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到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林彪始终在第一线坚持指挥战争。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红军长征。他率领的红一军团是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

    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由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遵义会议后红军初战失利,再加上许多干部对红军绕着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对比,林彪曾给中央写信,建议由彭德怀出来接替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此事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斥责。

    林彪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从排长逐步升为军团长,并以此奠定了他一生的重要领导地位。

    2.靠平型关战斗得以扬名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党中央决定成立抗日红军大学,林彪出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全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林彪任一一五师师长,是三位师长中最年轻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以师为单位分头开赴抗日前线。一一五师奉命东渡黄河,到雁北地区阻击日军的进攻。

    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之后,沿平汉、平绥、津浦铁路长驱直入。9月中旬,西进日军占据大同,其主力继续南下。进占蔚县、广灵、灵丘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企图夺取平型关。为了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军队作战,我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进驻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待机歼敌。

    到达预定地点之后,林彪反复研究了雁北的地形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认为只能寻找有利地势打伏击战,不能找阵地战。经过对平型关一带的地形侦察,最后确定利用日军疯狂而轻敌的弱点,占据有利地势,设伏待敌,打较大规模的伏击战。

    1937年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由灵丘进占平型关北部的东跑池地区。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于二十三日命令我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一一五师接到命令后,林彪决定利用关沟至东河南镇之间公路修在山谷中间的有利地形设伏待敌。决心下定之后,部队于二十三日隐蔽进入平型关以东冉庄和东长城村待机。与此同时,派出骑兵营和独立团向灵丘方向活动,钳制日军,以便保障主力的翼侧安全。

    9月24日,一一五师组织了营以上指挥员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是日夜晚,各部队冒大雨向指定位置开进。25日拂晓,部队全部进入设伏位置,完成了各项战斗准备。

    9月25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携带大批辎重沿灵丘至平型关的公路开进,日军大摇大摆,根本不以为有中国军队敢于阻击。上午七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一一五师设伏地区。指挥员当机立断发起进攻命令。一阵伏击的枪弹,给敌人大量杀伤。随后各团利用有利地势发起冲击。六八五团经激战歼敌一部。六八七团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六八六团第一、三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日军虽遭突然打击,战斗力仍非常强大,还能组织起强大的火力进攻。我八路军对日军进行分割包围,多次打退日军突围。东跑池方向的日军回援被围,被六八五团打退。战斗进行到十三时左右,被一一五师围住的日军全部被歼。但驻守团城的国民党军队临阵脱逃,给东路池一带的被围日军留下了机会,使这部分日军得以突围逃走。

    这次伏击战,由于部署周密,动员有力,指挥得当,所以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此战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余支,轻重机枪二十余支。掷弹筒二十九余具,火炮一门,战马五十三匹,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二百余辆。

    平型关之战,是我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军民歼击日军规模较大的一次。此战之前,侵华日军并未遇到什么抵抗。他们把几十万华北国民党军队驱赶得望风而逃。所以,平型关大捷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正是由于平型关战斗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此战在全国的舆论工具中成了重大新闻,被各报刊登载。林彪作为作战的指挥官在党内的影响更大,在全国也成了知名人物。

    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继续率一一五师战斗在抗日前线。1938年3月2日,林彪率部行军途经山西隰县时,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伤后护送延安休养治疗,冬天赴苏联就医,直到1942年初才回国。

    3.在解放战争中显示才能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从华北和华东抽调十余万军队和地方干部出关,扩展东北根据地。林彪受命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共东北局书记等职。就在我党向东北地区调集干部和军队的同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分海、陆、空三个层次向东北派遣军队。敌人在很短时间内就向东北调集了三十万全部美式装备的军队,后来军队数量增加到六十余万人。

    中共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执行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放弃大中城市,下到农村搞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发动人民群众,壮大武装力量。在形成稳定格局之后,东北野战军从北向南展开进攻。通过“四保临江”扼制住了东北蒋军的进攻势头,又经过1947年的夏季和秋季攻势,开始大量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再经过1947年冬和1948年春两个强大攻势,国民党军队退守到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和十来个小城市。此时我东北野战军在数量上已超过了敌人。

    在东北战场上,林彪较充分地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他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一点两面”就是在进攻敌人时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得手之后迅速扩大战果,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制”即每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至四人,进攻时以小组为单位,队形疏散可减少伤亡,容易聚拢便于形成战斗力;“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林彪把复杂的战术问题用几个字简练地概括,好学好记,便于推广,这些战术原则,在东北野战军中推广很普通,应用也很广泛。

    林彪带兵只管打仗,别的事几乎不问。在指挥东北战场的各战役、战斗的过程中,林彪差不多终日倒骑着椅子面对墙上的地图,长时间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面朝地图观察和思考。林彪布置战役计算十分精确,可以说他精干运筹。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和讨论,而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他对战场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他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余地。在进攻时他要计算到有全胜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留出退路。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尽管毛泽东发了数十封电报,但在没有充分把握时林彪就是不下决心。有一次终于下了打锦州的决心,但当他听说敌人又增调五个师的兵力增援锦州时,又把部队撤了下来。

    在林彪等东北野战军高级将领的指挥下,围困长春,迫使蒋军起义或投降,和平解放长春;强攻锦州,堵住东北蒋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攻占沈阳,全歼东北蒋军。我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以伤亡六万九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全歼东北敌军四十六万人和解放东北全境的重大胜利。

    辽沈战役结束,林彪与罗荣桓率部入关。进驻华北之后,与聂荣臻等共同指挥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最难打的是天津。林彪调集东北野战军的三十四万人,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莅临天津统一指挥。1949年1月14日发起总攻,激战二十九小时,全歼天津守军十三万人,解放天津。切断了傅作义的南逃之路,经过政治争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以伤亡三万九千人的代价,获取了消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人的重大胜利。至此,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使国民党军队驻华北主力基本丧尽。

    平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率领这支部队继续南下,一直打到中南地区,并在那里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在解放战争的五年征战中,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其战争规模最大时可集结数十万人。在数十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中,由于谋划准确,决策果断,指挥得力,再加上因新式整军运动鼓舞起指战员的高昂士气,几乎是每战必胜。

    4.在篡权争斗中身败名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彪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在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林彪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工作也不很积极。虽然他在十位元帅中是最年轻的,但由于健康状况欠佳,一直比较消沉。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挨了整,林彪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就杀上前台。不仅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而且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了全面抓住军权,他先后搞倒了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又诬陷并搞倒了总参谋长罗瑞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陈伯达、江青等人勾结,排斥异已,残害老干部。借助群众运动,有预谋有计划地迫害了一大批高级干部。

    林彪在不择手段地迫害异已的同时,把自己的亲信和走卒安插到军队的要害部门。让黄永胜抓总参,邱会作任总后勤部部长,李作鹏去抓海军,吴法宪抓空军,再加上他的老婆叶群从中串连,结成反党集团并控制了军队的主要机关。他们的目的在于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随着鼓吹“天才”,高呼“万岁”等阴谋被毛泽东识破和设国家主席议案被毛泽东否决,林彪及其集团意识到靠和平手段夺权已难能实现,于是决心发动武装政变。1971年9月8日,林彪下达了杀害毛泽东的手令。阴谋败露后,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驾机出逃。逃跑途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九一三”事件)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林彪党籍。198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林彪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了《抗日战争的经验》等文,批判了消极防御方针。在解放战争期间,总结出六个战术原则,对于部队的野战和攻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林彪年表

    林彪原名育容,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区林家大湾。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改名林彪,入黄埔军校,在校转为共产党员。

    1926年11月从第四期毕业后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任见习排长、排长,曾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中讨伐孙传劳和进军河南的战斗。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营长、团长。

    1929年初,随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

    1932年3月任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改称军团长),率部作为红军主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和长征。

    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

    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与聂荣臻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8年3月2日行军路过山西隰县千客庄,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返回延安。

    同年冬赴苏联就医。

    1942年1月回国。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延安赴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

    1946年1月,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2月,指挥所部在辽宁彰武和法库之间的秀水河子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一部。这是民主联军在东北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歼灭战,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6年7月主持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由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简称“七七决议”),强调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指挥在北满的民主联军进行三下江南 (指第二松花江以南)战役,和南满的民主联军组织的四保临江(在吉 林南部)战役南北呼应,使国民党军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陷入被动。

    1947年后,与罗荣桓等指挥夏、秋、冬攻势,大量歼灭敌人, 迫使国民党军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互不相连的大城市中。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与罗荣桓等指挥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

    1948年11月,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等指挥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春,指挥所部进军中南。

    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12月改称中南局)书记、华中军区(12月改称中南军区)司令员。

    至1950年 4月,指挥所部,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的配合和华南游击队的策应下,先后进行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 广西、解放海南岛等战役,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

    1951年任军委副主席。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4月, 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1959年9月任国防部长,随即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常务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相勾结,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又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互相争斗。

    1971年9月13日,在其妄图策划反革命政变、谋害毛泽东的阴谋败露后,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

    1973年 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反革命集团主犯。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2:09:07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回复
标题:陆若冰少女时代
图片尺寸: 183 × 260
详细资料林彪一生有五次情感经历:初恋情人陆若冰、“原配”夫人汪静宜(汪伯梅)、“陕北一枝花”张梅(刘新民)、梦中情人孙维世、伴其终生叶群(叶静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2:29:29
小草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574
积分:38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5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草

发贴心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毛主席为林彪堂兄张浩抬棺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2:31:37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回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晚年陆若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40年初周恩来和右起蔡畅、张梅、任弼时、陈琮英、邓颖超、孙维世合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间是孙维世,周恩来的干女儿,林的梦中情人
中中间是孙维世,周恩来的干女儿,林的梦中情人
间是孙维世,周恩来的干女儿,林的梦中情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叶群、林豆豆与林彪

详细资料林彪一生有五次情感经历:初恋情人陆若冰、“原配”夫人汪静宜(汪伯梅)、“陕北一枝花”张梅(刘新民)、梦中情人孙维世、伴其终生叶群(叶静宜)。


详细资料:林彪一生有五次情感经历:初恋情人陆若冰、“原配”夫人汪静宜(汪伯梅)、“陕北一枝花”张梅(刘新民)、梦中情人孙维世、伴其终生叶群(叶静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6 22:32:26
wang8049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47
积分:287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ang8049

发贴心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注:此诗是毛泽东在林彪913事件之后由感而作的,虽然当 时的解释是毛泽东专为林彪坠机、自取灭亡的结局而作,但从 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毛泽东内心的悲凉和凄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转眼之间,又是913 日。1971 年震惊世界的“9 ·13 ”林彪坠机事件,过去整整35 周年了。

很偶然,从德国记者埃林那里得知他曾经专门前往林彪坠机现场——蒙古温都尔汗采访。2006513 日,出差北京的我,顺便去看望埃林。

埃林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既特殊,又珍贵。那就是埃林在蒙古温都尔汗带回的林彪座机“三叉戟”残骸。

埃林拿出好多张他那次“寻找林彪座机之旅”拍摄的照片给我看,并随我挑选了几张,使我对他的不畏艰难的采访精神肃然起敬。

那次他和一位美国记者、一位蒙古翻译、司机四人乘越野车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出发。夜里,由于那里荒无人烟,不得不临时就地搭起帐篷。他给我看了帐篷的照片,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的地方。

第二天继续赶路,在中午时分才到达温都尔汗林彪座机失事现场。埃林不仅拍摄了现场,而且还走访了那里附近的一个矿山。

一位目击者是矿山的卡车司机,他告诉埃林,1971913 日凌晨三时,他正在熟睡,忽然有人猛烈地敲门。他赶紧开了门,才知道是矿山的警察,说是发生紧急情况,一架飞机从天上摔下来了,请他帮忙开车,前往出事现场。

这位司机到矿山上把卡车开过来,八九个人上了车。这时,天空一片漆黑,卡车在荒野中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看见远处有火光。他就朝火光处驶去。开近火光的时候,天色已经微明。他看见火光分三堆,每堆相隔五六百公尺,三堆火光呈一条直线。警察和矿工跳下卡车,看见遍地是飞机残骸,在残骸之中找到九个人,都已经死去,其中有一个是女人。当时,他们只是察看了现场的情况,什么都不敢动。

这位司机说,到了上午,从乌兰巴托来了一架直升飞机,是蒙古外交部派来的,来人之中有中国人,也有苏联人,在现场拍了许多照片。当时不知道死的是谁,只知道是一架中国军队的飞机摔下来的,死的是中国军人。这些人也许是中国间谍。他们的衣服大都被烧掉了,就在现场挖了个坑,把这些尸体埋了。

据说,苏联人从现场找到一个证件,回到乌兰巴托之后,得知上面的中文写着“林立果”,大吃一惊,明白这架摔下来的飞机,原来是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元帅的座机。

过了些日子,又有直升机飞到这里,又把尸体挖出来,仔细进行了一番检验……

埃林说,据他采访,失事地点附近有一个军用机场,林彪座机当时汽油不够了,本来想降落在这个军用机场上。但是,驾驶员误把矿山上的灯光,当成军用机场的灯光。所以在矿山上空盘旋了几圈之后,就开始降落。这里虽然是草原,但是地面高低不平,而且长着一丛一丛长长的野草,所以飞机着落时就被“拌”倒了,摔成三段……

埃林说,那架三叉戟飞机的发动机,后来被一个蒙古牧民运走了,现在成了当地的一个展览品。不过,蒙古人对于林彪所知甚少,对林彪座机残骸没有兴趣,再说那个地方交通极不方便,以至当埃林来到那里的时候,还能捡到飞机残片。

我非常感谢埃林把千辛万苦捡到的林彪座机残片送给我。他的太太还特意拿出一块手绢,把飞机残片包好,小心地放进我的拎包中。埃林还送给我好几张他在温都尔汗现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林彪“折戟沉沙”的历史画面。

回到上海之后,我把林彪座机残片装进一个铺了丝绒的盒子里,并贴上标签,写明是德国记者埃林所赠。从此,林彪座机的这一残片,成为我的“文革”收藏品中珍贵的一件。

我结识埃林,是因为他从北京到上海来采访我。

到我家采访的记者挺多,我忙着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并不注意提问者本身。然而,德国《世界报》记者约尼·埃林(Johnny Eriing )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20053 月,我忽然接到他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是从别的外国记者那里打听到我的电话号码,打算采访我。从电话中可以听出,他的汉语讲得不错。5 月底,正在甘肃嘉峪关的我,接到他的助手赵小姐的电话,问我何时回到上海。她告诉我,埃林在68 日傍晚到达上海,9 日上午能否接受采访?

回到上海之后,忙于赶写急稿以及杂事。9 日上午八时半,我接到赵小姐的问路电话,才记起与埃林的约会。没多久,埃林和赵小姐就来了。埃林上唇留了小胡子,前额光秃而双腮铁青,看得出很认真刮过胡子。他五十来岁。他的模样,令我记起当年中国足球队的德国主教练施拉普纳,跟他真的有点像。见了面,我才知道赵小姐原来是埃林的太太。

埃林在我家客厅的沙发上坐定之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叠关于我的报道的剪报。令我惊讶的是,其中一小部分是复印件,大部分是原件。这些剪报有美国报纸关于我的报道,也有德国报道,都是我没有见过的。还有的中国报纸报道,也是我没有见过的。我注意到,就连半个多月之前,《出版人》杂志关于我的新著《红色三部曲》的报道,也在其中。从这一堆剪报可以看出,埃林收集资料的功夫。他是有备而来的。

他在采访时,用录音机录音,同时让助手作记录。

他很健谈。他告诉我,他在蒙古采访时,去过林彪乘坐的那架“三叉戟”坠落的现场。那个地方很少有人去过,因为那里离首都乌兰巴托很远,乘汽车要两整天,而且是在没有路的沙漠中颠簸。再说,不是很熟悉方位的司机去,找不到那个地方。他去了。在现场,至今仍到处可见散落的“三叉戟”碎片,只是发动机被运走了。蒙古人对林彪没有兴趣,所以几乎没有蒙古人到那里。只有像他那样非要坚持去现场看一下的外国记者,才终于到了那里。他捡了几块“三叉戟”碎片。他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送你一块。他这种执着的采访精神,很使我感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7 0:12:21
苦椎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043
积分:1376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14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苦椎山人

发贴心情

记得在"五七一工程纪要"里有两句话: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下放干部是变相失业.(可能有点颠倒,记不太清楚了)

不管是什么用意,凭此2句,我从来没有恨过他.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7 2:46:53

 13   10   1/2页      1   2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562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