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位浏阳的知青,岁月的磨难与经历,使我们这代人造就了一种几乎相似的社会感悟和人生情怀。虽然初到这个论坛,偶尔来到这“天下知青茶座”一逛,特别是一口气浏览了易山的几篇文章,不得不刮目相看。说得白一点,几篇文章都是用她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来描述了自己的经历。清新、简炼、活跃、朴实,我喜欢!我相信自己会经常来看看的。谢谢!
易山回随缘、快乐芝芝、八景山、chenzhi525朋友:
随缘姐姐,你好!你说得对,易山的运气的确不错,总能遇到好人,感谢生活吧。
芝芝,你好!谢谢你对易山写作初衷的揣度,你说的是事实,易山确是抱着与读者肝胆相照的情怀来进行心的交流。想到曾经相同的境遇,易山面对朋友们从未想过要做作什么,感怀总是倾流而出,有时根本来不及文饰,好在都是自己人,没什么“献丑”不“献丑”的。谢谢你对易山拙文的赞誉,欢迎你的指导。急盼见到你的佳作,从你的回帖看,你是藏卧之辈,请展露君的才华,谢谢!
八景山兄,你好!谢谢你从易山浅陋的文字中提炼出精辟的思想,易山的文章经君一点评,好象水准都高了。谢谢!
chenzhi525姐姐,你好!看了你为知青雕塑写的回帖。君本有真知灼见,为何不畅所欲言呢?姐的意见照说会有一席之地的。谢谢!
.....但一想到儿子今后将一个人在异乡生活,泪便不能自已。
......临走时,那位大妈要我留下儿子的地址和联络方式,她回大连要替我照顾儿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留下了儿子的联络方式。回到家之后,虽没忘记这件事,工作了几日后,就也没再放在心上了。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儿子打回来一个惊慌失措的电话,说是有位张姨和她的丈夫来学校看望他,还带来好多食品。火车上的一段萍水相逢......默许了儿子的回避方式之后,张姐一家便渐渐从我和孩子的电话中消失了了。 “太
......老太太两年前去了,临了都不放心孩子啊,我们后来想去找孩子,怕孩子有想法,但还是不放心呐。老太太老说那南方姑娘哭得啊……”
一首游子令道出了伟大的母爱:“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天下为母者都是伟大的。
遗憾的是,易山母子对于火车上萍水相逢的张老太太的误解,我心中有点难受,这就是北方人与南方人处事的差异,老太太怜悯易山姑娘痛苦的思念儿子,以北方人豪放的性格信守承诺,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尤其是南方人不多见。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你们母子心存疑惑还是可以理解。几年后老太太离开了人世,却让易山和儿子深刻内疚,儿子长大成人,男儿有泪不轻弹,儿子为老太太去世落泪,看得出来,母子俩乃是善良之辈。
记得史记有句名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我对老太太许下诺言肃然起敬,一句许诺价值千金。仿佛老太太告诉我说:“信守承诺,这就是做人的原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