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引用了清代文人李密庵的一首(半半歌),歌曰: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享用无边,半中岁月半幽闲,半里乾坤宽广,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尘,半士半姻民眷,半稚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解,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开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林语堂先生认为:“生活的享受在于一种态度,物质本身没有什么意思,要人能够享受才有意思,人可以借酒浇愁,也可以饮酒而饮到飘飘欲仙,一个人可以愤世嫉俗,以此为乐,也可以玩世不恭,也可以多愁善感,这些都是主观的态度,用什么角度观人生,是个人的选择,但是聪明的人不要养成只有一种人生观,久而久之,不易改变,……我认为合情理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合情理的人也就是最有教养的人。一个合情理的改革家并不是一把新扫帚,把整个宇宙扫得一尘不染,却总宁愿留下一点尘垢。一个合情理的戒酒者,偶合也会喝一二杯。一个合情理的素食者,也总可以偶尔尝一个鲜嫩的牛排。如果一个人发现了伟大的科学真理,但却失去了人性,又有何益呢?人性化的思想就是合情理的思想,专讲逻辑的人永远自以为是,因为不合情理,自然就不对了。合情理的人都常常疑惑自己是错的,那就永远是对的。”
我觉得很有见地,这里抄录了让大家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