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文集》有新进展,今天印刷厂已经将排好版的第一次校样稿送来我家了。我初看了一下,基本是按楚人的要求排的,还不错,但厚度惊人——除了扉页、书名页、序言、目录、照片、跋以外,正文就有578面!真是个大丰收了。多就多点吧,差不多的文章我们都读过了,说实在话,哪篇都舍不得删。不过就是多点纸张印刷费嘛,我们认了。
但从校样看,还有缺点:一、照片不够清晰,据印刷厂说,校样是用打印机打的,实际上机印刷效果会比校样好。但我以为以效果为首要原则,不一定非要挤在7个页面上,多一二页也无妨。反正现在页面已经大大突破原计划的400面了。二、我看了几篇文章,还是有些需要订正的地方。有的是原稿之误,有的是排版的问题,还有的是编辑删改时难免有顾及不到上下文意的地方。请主编决定一下,采取什么方式校对?是约定个时间,作者都来看自己的文章;还是约几个编委会的同志来集中校对一次;再或者就还是辛苦楚人再辛苦几天,负责到底算了?
最后要感叹的是:编辑永远是遗憾的。从截稿以后,又陆续读到了不少的好文章,像晏生的《爬车》、《汤司令》,艾木地的《那年下乡》,去西奇的《水井》、《替身》,秋日的《买肉》、《亲家》、《再听苗歌》、《留守知青》,雨声动听的《漫谈“知青”》,眯子的《碾米》、《水稻良种》,九爷的《县城买大粪》,没有忘记的《一起阶级敌人的破坏事件》,斜阳的《故园三十二年后》,还有楸子至今只发来个引子的《也忆我的知青生涯》......这次是来不及编入文集了,只能过段时间再出续集,光是上述不完全的统计恐怕就可以编一集了。我高兴,我欣慰,我的学友知友网友们这么多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么高昂的写作热情,这样鲜明的爱恨情仇,无时不在激动着我、激励着我。文集的出版是新的起点,不是友谊的终结,来日方长,我们要继续相互鼓励,书写更加灿烂的晚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