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雁阵的一声鸣叫
——写在老土《我们是雁阵》完稿的时候
老土大哥的又一部心血之作《我们是雁阵》终于全部完稿了,我闻知深感欣然。
在此我想冒昧地告诉大家:这部作品是湖知网真正原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第一作者是老土大哥,第二作者则是湖知网的广大网友。我以为这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
就在这部小说尚在写作的时候,我到了老土大哥的家里。大哥对我说:自从上了湖知网,他深深为知青朋友的真情文字而感动,湖知网把他的思绪从现实中拉回到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无数原本似曾忘却的往事,此刻又如过电影一般一一的回到脑海,而且无比清晰。一个强烈的欲望在心中涌出:他要把知青的往事写出来,在历史的回音壁上留下一段雁阵的声音。
一切竟然都极其顺利,记忆打开了倾泻之门,写作进行得十分神速。大哥应我和笑对人生斑竹的要求,一边写,一边把刚刚完稿的章节发到网上,现作现卖。于是,在浏阳知青家园和江永知青家园,知青网友们有幸成为这部尚在写作中的作品的第一读者,也首次感受到了作家整个的写作过程。
我从未如此认真地拜读了大哥此作的每一个章节,强烈地吸引我的魅力在于:一是它是我们身边的知青好友写我们知青群体的故事,读来无比的亲切,感同身受。二是它完全摆脱了以往虚拟小说固有的模糊手段和繁文缛节的铺垫,直面历史,直述胸臆,直陈往昔岁月,其真实性和叙事的清晰流畅引人入胜。读来全然不觉吃力。其三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愫,正是我们这个群体所共有的,因而它在我们心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引发我们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关于这段历史,韩少功老师的序言写得十分精辟:“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的一场政治和经济危机是如此盛产着记忆。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学生被抛入穷乡僻壤,移民运动的规模几乎空前绝后。这些青年衣衫褴褛,心身憔悴,辗转于城乡之间,挣扎于贵贱之间,求索于文明与野蛮之间,一任命运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他们常常以日当年地守着油灯企盼,企盼着近乎空白的未来。他们多年后带着心灵的创伤从那里逃离的时候,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回首之间,踉跄之际,竟带走了几乎要伴其终身的梦境。”
根据某种真实创作的虚拟小说为历史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本,其于人于世的作用无疑伟大辉煌。而一些虚拟小说的模糊写法和过多的繁文缛节的铺垫,也给读者带来某种困惑。我于七十年代就有过此种认识,因此常常在心中设想一种纪实文学的出现。所幸相同认识的人总是很多的,我们很快在七十年代末读到了《冬天的童话》、《公开的情书》等等纪实体文学,我以为这是开创了一种文学新体裁的先河。但随着商业化和快餐文化的滥觞,一些粗糙低格调的纪实文字充斥于地摊文学,实在是对纪实文学的败坏。
期待了解真实是人类心底最本真的愿望,历史更是需要真实的留存。因此我深信,切合着文学的真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纪实精品,必将在文学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页。
我有点以为《我们是雁阵》是老土大哥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不仅在文体上,也在叙事方式上,也在语言和思想上。我以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征兆,我看到思想之雁已经冲出牢笼,飞向光明,而他必将飞得更高!
热烈祝贺老土大哥的长篇纪实文学《我们是雁阵》封笔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