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转帖] 刘少奇儿子的命运转折

您是本帖的第 80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 刘少奇儿子的命运转折
网岭采茶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傻得无敌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905
积分:1082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1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网岭采茶人

发贴心情
[转帖] 刘少奇儿子的命运转折

刘少奇儿子的命运转折

        1978年初的一天,北京起重机厂一车间铆焊工刘源,被工友告知:“有你的通知书”。他跑着去车间办公室。按惯例,车间办公室外边的窗台上,摆放着用皮筋扎着的一摞信。其中的一封,印着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的字样。

        从这一天起,国家前任主席也是“最大的走资派”之子刘源,确定将迈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门槛。

        26岁的刘源历经跌宕的命运,在此再度转了一个紧要的急弯儿。

        此时,距离刘源的父亲刘少奇辞世,已近10年。他的母亲,王光美,还被关押在秦城监狱。(注:197812月,刘少奇的子女联名写信给中央要求释放王光美。19791月上旬,王光美方从秦城监狱被释放。)

        刘源等到的这份录取通知书,比厂里其他考生的到得都晚。这份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信件,是他一生中和上学、读书有关的至关重要的第三封信。

        距此大约12年,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同样轻飘飘的信件,悄悄搁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案头。

        信是四中高三(5)班的两位学长托送的。这两个当时的优秀生,把信交给刘源的时候很郑重,说是要造反,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说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让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了。

        刘家有规矩,不允许捎信。刘源不敢把信直接交给父亲,只搁在桌上。

        没过几天,这封信就刊载在1966618日的人民日报上。信的结尾,是“现在北京四中全体革命师生向全市革命的同志倡议: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和这封信同时刊载的,还有来自北京女一中的另一封抨击高考制度的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

        新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一高考制度由此而废。

        史家论称:废除高考,是继19665月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之后,“文革”的又一重要突破口。

        提及当年亲手递出去的这封信,刘源摇头苦笑:1966年我递的信要求取消高考,11年以后,又是我写信要求参加高考。

        命运在这里向刘源,以及他们这代人,龇了龇牙,露出嘲弄的哂笑。

        这一次,刘源致信的对象,是“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

        19777月,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即裹挟着人们的兴奋和期待在民间迅速流传。“我们在工厂一般大的工人,平时都在一块谈论。这一拨人都感到特别振奋”。或许还有机会,刘源想。

        当年1021日清晨,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

        北京起重机厂召开正式会议传达相关文件,报考条件就张贴在车间的墙上。刘源经过仔细研读,发现报名的政审条件中不涉及出身,只说了本人不能有历史问题、政治问题。

        他决定报考。但内心深处,对会不会被允许参加考试,非常怀疑。毕竟,他的父亲刘少奇头上,还压着“全国最大走资派”的帽子。

        刘源的不安很快被证实不是没来由的。

        他的报名被厂里组织部门退回,理由是超龄。刘源26岁,非正式的传达里,恰好有“最好25岁以下”一说。刘源不服气。他初二辍学,是老三届的初中生,是年的高考,对老三届的高中生都是放开的,“他们的年龄肯定比我大”。

30年以后,阅历丰富的刘源分析当年拦他的原因时,已经很释然:实际上就是出身问题,但人家不说。也不能说我本人有什么问题,就说我年龄不行。当时的环境中,不让我考,不会犯错误,让我考,就可能冒风险。

        以刘源的年龄划线,厂子里9个年龄大过他的工友,一律被卡下。

        “我挺生气,所以就给邓小平写了封信”。30年岁月烟尘之后,刘源仍然能很清晰地复述信的内容:

        我管他叫小平叔叔,开头就自报家门,说我是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我这几年从农村又到工厂,听说您恢复工作抓高考,很高兴,大家都很振奋。我想考大学,现在厂子里不让考,如果因为我父母的原因、我的出身不让我考,我很不服气,何况你这个招生简章并没有这么讲。让我考我考不上,是我自己的事情,谁也不怨。

        信不长,就一页纸,钢笔书写工整。刘源在信封上写就“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贴了4分钱邮票,在自己的住处北京永安里附近随便找了一个邮筒投进去。

        他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但如果没写这封信,后悔是一定的。

        10余天后,来了回音。刘源和9个情况相近的工友,全部被放行。

         报考的时候,刘源填了政审表。父亲一栏,填“刘少奇”,母亲一栏,填“王光美”,本人成份一栏,填“战士、学生、农民”,“现在是工人”。籍贯、政治面貌、社会关系等等,一概填了一个“众所周知”。

        刘源他们拿到的,是当年北京市高考考场里最后10个考号。离高考举行,仅余一个星期。

        这最后一个40人的考场相对空荡,只坐了不到20个考生,10名来自北京起重机厂。他们中的7位,后来成为幸运的77级。

        小平叔叔的批复,刘源至今没见过,“具体怎么批的不知道”。只知道邓小平批给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吴德转批给北京市负责高招的同志,最后是厂教育处通知刘源可以报考的消息。

        许多年以后,刘源推测这封信流转和送达的过程:这个情况比较特殊,下面拆信的人看,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我要把这个信递给邓老,看他怎么表态”。下面当个事情一级一级报上来,他就不好压了,越往上走越不好压。信就这样到了邓小平的手里。

        这当然是个未经证实的过程。可以确切知悉的,是19791月,刘源的母亲王光美出狱。在和邓小平的一次碰面中,王光美提及儿子要求参加高考的信,和邓的亲自批复。邓小平微微笑了一会儿。

        其时,刘源已经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就读。

        师院历史系77级班主任周兴旺第一次见到刘源,是在北京崇文门内旅馆。

        周兴旺就代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在此招生。

        他住的房间里,床上摊满档案袋。在周兴旺的记忆里,他所能接触到的档案,都经北京市高招办筛选,高招办当时掌握着一份20个典型“可教育好子女”的名单,都是被打倒的中央一级领导人的子女。高招办领导让他在刘源和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这两份档案中选一份。他想:那就选个大的吧。拿了刘源这一份。

        “就几页纸,但拿在手里觉得重。”他知道自己不能做主,必须带回学校汇报。因为怕丢,这份档案就在他家防震棚里架高的双人床上,过了一夜。

        录还是不录?考生刘源的问题,一直报到当时师院的领导机构“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并为此专门开会研究。革委会主任是军人,副主任崔耀先是老干部,被“三结合”进去的,经验丰富。在讨论会上,崔耀先展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力。

        他看着刘源的档案,说,这个学生在农村插队,是因为肝炎被退回北京养病的。这个身体呀,能过关吗?得让他去医院复查。身体行的话,没有理由不让他上吧?

        一个可能被上升到政治层面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就此降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可度量也能执行的标准上。政治问题,变成体质问题。

        刘源因此有机会去崇文门内旅馆,找周兴旺老师。

        周兴旺在见到刘源的一刻,内心酸楚。眼前的小伙子,一身紧袖口灰蓝色工装,已经显旧了。周想:怎么也是个国家主席,干了一辈子革命,家里人落到这样。

        周兴旺带着刘源去了同仁医院。这是一场只有一个学生的特殊体检。

        直到此时,刘源开始相信,上大学,真的“可能有戏”。

        周兴旺在1979年年初被借调至北京市委办公厅信访处工作,其间处理了一封吴晗之子的来信,反映考大学不被录取。周兴旺想,连刘少奇的儿子都录了,吴晗的儿子有什么不能录的?就把信递到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林乎加手里。经林批示,吴晗之子顺利入学。

        这算是北京师范学院录取刘源的一个附加成果。

        197838日,刘源入学。起点公平的高考,让他的命运曲线重新划出上升的轨迹。

刘源的大学之路,似乎充满着偶然。偶然的信,偶然的送达,偶然的批示,偶然地遇到崔耀先……30年以后,忆及这些偶然,刘源非常肯定地说:那仍然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再早,想都别想;再晚,就不存在不让你报考”。

        刘源的妹妹刘亭亭,78级考生,顺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小妹刘小小,79级考生,以当年北京市总分第二、两门单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这些偶然,发生在19771978年。“四人帮”粉碎了,“两个凡是”还在,多年的禁锢未除,但松动已经萌芽。那是中国的惊蛰期。

        在师院东风楼101教室,崔耀先有过一次迎新讲话,他说:我们这届招了997个学生,996个都是劳动人民子女,1个是“可教育好子女”。

        同学们就相互打听,哪个?谁?谁是刘少奇的儿子?

        十几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都在师院77级碰了面。开学第一天,同班的王宏治一进教室就看见了妹妹的小学同学刘源,俩人一通猛聊之后,王宏治还冲着来打听的同学说“不知道”,本能地替刘源遮瞒身份。

        刘源在大学一年级领到的历史教材,扉页上还印着“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老师讲课,也会在批林彪、批“四人帮”的时候,批一下刘少奇。这种时候,低调的、规矩的大学生刘源,最通常的反应,是“不反应”。

19805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彻底平反。

此时,刘源的大学生活,已经持续了大约800天。

师院历史系不是刘源的第一志愿。他最想上的,是北大哲学系,考分也够,但未被录取。他的父亲平反后,北大曾经派一位老师专程找到刘源,问他:你还想上北大吗?这是你原来报考的大学。

那位老师话说得很真诚:当时没收,确实不对,现在也许可以补救一下吧。原来你报的哲学,现在上的历史,你愿意上哲学还是历史?

        刘源没有选择转校。对北京师范学院,他心怀感激。

        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今天,当年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已是解放军中将的刘源表示,恢复高考决策的英明和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它挽救了这么多人”。他提醒,更应该回头看之前荒唐的10年。

        “历史证明,正确的东西总会回来。”但一个国家和一代人所付出的代价,都太过惨痛了。

对目前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刘源也认为确实是有问题,需要改革。但他反复说,“不是没有砸碎过,全砸碎了更完蛋。”

        1966年,刘源亲手递出的信里,就有“不破不立”的话。建议对高考作“彻底的改革”,“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都是这几年看着挺眼熟的言语。

        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中,有必然重复的节点吗?

(刘源1977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后任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副主任、副县长、县长。1985年任郑州市副市长。1988年任河南省副省长。1992年任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第二政委兼副主任、政委,被授予武警少将警衔。1997年任武警总部副政委,2000年晋升为武警中将警衔。2003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less you know. So why bother to learn.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3 12:58:50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历史证明,正确的东西总会回来。”但一个国家和一代人所付出的代价,都太过惨痛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3 18:28:27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中,有必然重复的节点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3 20:29:33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19805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彻底平反。

还有最大的冤案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3 21:38:30
wang8049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47
积分:287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ang8049

发贴心情
毫不奇怪,老毛一倒,老婆侄子就进了班房,对头的儿女就上了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冤假错案,只有冤家路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4 0:21:06
异乡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84
积分:39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1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异乡客

发贴心情
“历史证明,正确的东西总会回来。” 什么是正确? 政策还是法律? 如果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政策上,那就让我们祈祷明君的诞生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4 8:25:15
随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26
积分:43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31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随意

发贴心情
8049把问题的实质说得穿透了.说者痛快!读者更痛快!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5 9:19:10
马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158
积分:75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2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沙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wang8049在2007-7-4 0:21:06的发言:
毫不奇怪,老毛一倒,老婆侄子就进了班房,对头的儿女就上了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冤假错案,只有冤家路窄。

        一针见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5 9:32:36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毫不奇怪,老毛一倒,老婆侄子就进了班房,对头的儿女就上了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冤假错案,只有冤家路窄。

长沙有句有名的歇后语;稀泥巴

垛噜锅-“密严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5 20:37:45

 9   9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937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