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不仅影响了我们这一代,还影响了下代及下乡所在地的农村民众。
如您所说,那个年代给了你们终生难忘的经历,也给了我的父辈们一些永远的记忆。
父亲49年生,当年也就是十几岁人。原本成绩优秀的他,小学毕业因为家庭成分原因就辍学了。当时爷爷因历史问题被迫进行了十二年劳改(80年代才平了反),父亲跟着奶奶在村里吃尽苦头。当知青们来到村里时,也给父亲的生活注入了一些新的东西。记得他说,喜欢和知青们在一起,传抄些文字,或参加他们业余的活动。
也正是因为他早早失去上学的机会,所以尽管家境一直贫寒,他坚持送我们五姐弟上学。我知道,自己作为村里当时许多年来第一个通过努力考入县一中并升大学,也是父亲心里的慰藉。让自己深感愧疚的是,一直未能让父亲享福,现在他仍在家乡劳累于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