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朔风吹,大雁列阵向南飞。人字写在长空上,青春搏得几回回
——民谣
我 们 是 雁 阵
内 容 简 介
知青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人们无法忘记那段特殊的岁月,那个特殊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作者采用既像散文又像小说,呈边缘化的新鲜文本试验,以“我”为第一人称,把自己经历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记述下来,原原本本地讲叙出来,没有虚伪掩饰,没有矫揉造作,真实地反映出当年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并努力剖析自己的灵魂世界,写出其心路历程,从一个侧面,力图反映出知青灵魂的真实。
作者在写作时,眼前会不时幻化出一个庞大的雁阵,把一个大写的“人”字十分庄严地写在广阔的天宇,遂联想到知青这个群体,不也是把一个大写的“人”字庄严肃穆地写在广袤的大地上么!于是,便把该书取名为《我们的雁阵》。
目 录
记忆的价值(代序)……………………………………韩少功(1)
自序………………………………………………………………(1)
第一章 远赴江永………………………………………………(1)
怀揣着一堆小心和忐忑………………………………… (1)
从学校出发……………………………………………………
登上南去的列车………………………………………………
第二章 安营扎寨霸王岭…………………………………………
第一篇下乡日记………………………………………………
第二篇日记……………………………………………………
第三篇日记……………………………………………………
赶桃川闹子……………………………………………………
一种历史的记载………………………………………………
生活是一幅图画………………………………………………
看守瓜地………………………………………………………
收获花生的季节………………………………………………
闯进来一头野猪………………………………………………
一次特殊的任务………………………………………………
住在山墈边上的老太婆………………………………………
用南瓜熬糖……………………………………………………
申请加入工会…………………………………………………
在农民夜校上课………………………………………………
小老弟肖京清…………………………………………………
第三章 农场有个文学社…………………………………………
珍爱这个新的集体……………………………………………
几个文学朋友…………………………………………………
冬天里的小屋…………………………………………………
第四章 白水那条小街……………………………………………
在白水蹲点……………………………………………………
乡村会议………………………………………………………
去马河采访……………………………………………………
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挖出一个敌特分子……………………………………………
从白水撤离……………………………………………………
第五章 藏在心里的梦…………………………………………
陈大姐…………………………………………………………
我的爱情生活…………………………………………………
陈浩然与吟吟…………………………………………………
偷吃禁果………………………………………………………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
修建渠道………………………………………………………
竣工之后………………………………………………………
剧场里抓出一位书记…………………………………………
虔诚的信徒……………………………………………………
揪出一个走资派………………………………………………
星夜赶赴县城…………………………………………………
快乐的日子……………………………………………………
路儿队长………………………………………………………
中国的“巴顿”………………………………………………
饭没有煮熟……………………………………………………
同室操戈………………………………………………………
没有让我沉论…………………………………………………
山雨欲来………………………………………………………
集体出逃一……………………………………………………
集体出逃二……………………………………………………
第七章 避难长沙…………………………………………………
上户口…………………………………………………………
在工农兵文艺造反联络站里…………………………………
遗憾与焦渴……………………………………………………
返回江永………………………………………………………
第八章 动荡不安…………………………………………………
在文化馆里……………………………………………………
“9·13”事件………………………………………………
批斗韩少和……………………………………………………
一幅油画像……………………………………………………
何清华与易宇欣………………………………………………
冬日的早晨……………………………………………………
打猪草…………………………………………………………
陈指导和他的老婆……………………………………………
迟来的爱………………………………………………………
农场被撤………………………………………………………
下到里村………………………………………………………
第九章 转点浏阳…………………………………………………
离别江永………………………………………………………
到生产队报到…………………………………………………
进来一个矮矮墩墩的后生……………………………………
第一天出工……………………………………………………
写语录牌………………………………………………………
作画在山里人家………………………………………………
双抢时节………………………………………………………
参加“忆苦思甜”大会…………………………………………
苦辣辣的酒……………………………………………………
渠道工地上……………………………………………………
平谈无奇的生活………………………………………………
红薯糖…………………………………………………………
第十章 终于完成了一个男人的蜕变……………………………
接回女友………………………………………………………
一只被解救的受伤的羔羊……………………………………
一个充满温馨的日子…………………………………………
第十一章 栖身之所………………………………………………
有了一间小小的“土谷祠” ……………………………………
山中夜宿………………………………………………………
“木落霜清”……………………………………………………
泥水匠四叔……………………………………………………
养猫……………………………………………………………
“归园田居” …………………………………………………
第十二章 跋涉在一条弯弯的小路………………………………
“记住,好好写”………………………………………………
一首小诗………………………………………………………
接受审查………………………………………………………
第十三章 战斗在三线建设工地…………………………………
行军途中………………………………………………………
一床蚊帐………………………………………………………
熊清泉书记的鼓励……………………………………………
第十四章 在故乡这块热土上……………………………………
故乡的份量……………………………………………………
一个“右派分子”的文稿………………………………………
无法给弟弟解说清楚…………………………………………
第十五章 修建湘黔铁路的那些日子……………………………
驻扎在木江坪…………………………………………………
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里…………………………………
湘黔铁路胜利通车后…………………………………………
第十六章 家,一个美丽而甜柔的名词……………………………
母亲……………………………………………………………
那天,我满三十………………………………………………
初为人父………………………………………………………
儿子……………………………………………………………
我们共同的创作………………………………………………
母亲与妻子……………………………………………………
第十七章 啊!我的父老乡亲………………………………………
七爹与狗………………………………………………………
八叔……………………………………………………………
兴叔……………………………………………………………
刀客杨…………………………………………………………
罗四与四嫂……………………………………………………
菊儿……………………………………………………………
第十八章 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里…………………………
公社要组织文艺汇演…………………………………………
发现自身的价值………………………………………………
“冯大哥,祝你一路顺风” ……………………………………
第十九章 走上讲台…………………………………………
接替母亲的语文教学…………………………………………
值得骄傲的学生们……………………………………………
莫名其妙地成了嫌疑犯………………………………………
第二十章 新的旅程………………………………………………
县知青办来了招工通知………………………………………
办理招工手续…………………………………………………
风雨兼程………………………………………………………
第二十一章 知青,这个庞大的雁阵啊…………………………
记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