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推荐]一份爱情大餐

您是本帖的第 117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推荐]一份爱情大餐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推荐]一份爱情大餐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

作者:贾宏图

  在后知青时代,最流行、最感人的知青歌曲要数李春波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那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这些老知青伤感甚至有的人要忏悔。我也要讲一个类似的故事。那个村子在逊克县的边疆公社,地处黑龙江边,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屯子。因为附近的农民常到这一带的树丛中下套子抓山兔、野鸡等野物,这个屯便被村民们叫作“下套子屯”。其实这个下套子屯的最大收获是套来了一大帮上海知青!

  1969年那个残雪未融春寒料峭的四月,突然80多个活蹦乱跳的青年男女一下子涌进这里插队落户。宁静安睡了百年的小屯被吵醒了!男女老少都跑到村口,惊喜又慌恐地看着这帮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的洋学生。人群中一个“长得好看又善良”的姑娘目不转眼地望着在身边走过的背着行李的每一个青年,突然一位高个清瘦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对她深情地一笑,在目光相交的那一刻,姑娘也笑了,却害羞得红了脸,低下了头。后来她知道了他叫戴剑馘,上海68届的初中生;他知道了她叫程玉凤,村里人都叫她小凤,真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谁能想到,两个年轻人感天动地的戏剧人生就从相互凝望的这一刻开始了。

  上海知青的到来,让这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充满了活力,村里的年轻人愿意干活了,每天和知青在一起说说笑笑,单调的日子也过得丰富了。村里的男青年都学会了刷牙,姑娘媳妇也爱打扮自己了。在欢乐的年轻人中,你总能同时看到小戴和小凤,他们不说话,只是时不时地远远地相互凝望,这就是宋丹丹对赵本山说的“暗送秋波菜”吧。当然,知青们也给村里带来许多麻烦,他们时不时地和当地青年打架,从小习武善斗的小戴总是冲锋在前。他们也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知青点的伙食很差,他们自己动手……老乡们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说:“都是十五六的孩子,正是讨狗嫌的时候!”

  黑龙江的冰雪融化了,江边的树泛绿了,地里的花也开了。年轻人的心也像春天般生机勃发。下了工,知青成双成对地往江边跑,往树林子里钻。有一天傍晚,小戴领着小凤,也穿过树林,坐在了江畔,他看到在夕阳下闪着金光静静流过的黑龙江,想到了家乡的黄浦江,不禁一阵伤感。小凤安慰着他,他们的手还没等拉在一起,小凤的父亲跑来了,边骂边打地把他们赶走了。“你这个不要脸的姑娘,敢和知青钻树林子,看我怎么打折你的腿!”小凤哭着跑回家,妈妈劝她:“那些知青偷鸡模狗的,什么活也不能干,能和他们一起过日子吗?过不了多久,他们肯定要走!”小凤只是一个劲地哭,边哭边摇头。

  春去秋来,庄稼种了,又收了。黑龙江雪捂冰冻,漫长的冬季又来了。对小戴来说,看不到小凤的日子比严冬还难熬。小凤的父亲琢磨着,如果不把小凤早点嫁出去,早晚要和那个姓戴的小子出事儿!他听说,附近毛子屯有个二毛子(中俄混血儿)小伙子,人老实还会木匠手艺。他托人一说,人家非常高兴,小凤是远近闻名的漂亮姑娘!不几天就把财礼送来了。小凤一听就炸了,死活也不同意!父亲动手打她,她离家逃跑。那是一个风雪弥漫之夜,全村人和知青们打着火把,到处寻找,终于在大江中间小岛的树丛中找到了,那时的她已被冻僵,再晚一会儿就没命了!小凤的妈妈哭着对她说:“孩子咱认命吧!咱都收了人家的财礼……”小凤什么也说,就是不吃饭!三天过去了,她已奄奄一息了。老程头害怕了,对小凤妈说:“快去找小戴吧!要出人命了!”半夜时分,小凤妈急忙跑到知青大宿舍,好不容易推开被尿冰冻死的房门,在大通铺按个推醒戴着棉帽子睡觉的知青,终于在第六个位置找到了小戴:“快起来吧!大婶求你了,快去救救小凤吧!”小戴一轱轳爬起来,披起衣服就跑,小凤见了他抱头痛哭。小凤妈也跟着落泪,一直到老程答应退掉和二毛子的婚姻,小凤才吃饭。

  勇敢的农村姑娘小凤以生命为代价争得了和心上人的自由爱情。从此他们俩形影相随,小戴变得安分了,爱劳动了;小凤变得开朗了,活泼了。小戴喜欢了小凤的朴实真诚和聪明善良,小凤喜欢小戴的正直仗义和勤奋好学。村里人都说,他们俩真是天生的一对。可是他们俩谁也没把“我爱你”这三个字说出口。这一年的秋收之后,刚开始飘雪的日子,知青开始放长假了,小戴要回上海探望母亲了。小凤和妈妈,把他送到村口,请他给亲人捎去木耳、蘑菇和白瓜子,那都是小凤精心准备的。在挥手告别的时候,小戴看清了小凤那眸子里幸福的泪光。

  小戴回到上海二个月后,突然收到小凤父亲的来信,说小凤得了肾炎,很重,要住院治疗,急需300元钱治病!如果你能拿出来,小凤就是你的。你要拿不出来,小凤就是人家的了!小戴心急如焚,可在1972年,这300元钱对他可是天文数字,父亲早逝,母亲在街道小组糊纸盒,每月只有十几块钱的收入,他劳动一年挣的工分都扔在探家的路上了!他求钱无门,欲哭无泪,但是他相信勇敢的小凤是不会屈服的!

  就在那一年的小年夜,邻村的四个年轻汉子,把小凤架上马爬犁,她死活不走,死死拽住门框,她大声地哭喊着:“小戴呀!你快救救我,他们把我卖了!小戴呀,快来救我!”那哭喊声渐渐消逝在风雪中。那一天正刮着“大烟炮”,狂风呼啸,大地呜咽。它们在为一个弱女子的不幸悲鸣!

  当戴剑馘从上海出发一次次换火车换汽车,赶到数千里之外的边境小城逊克时,村里的人告诉他:“小凤让她爸嫁给外村的一个放牛的了。临走时还喊,小戴呀,快救救我!听说,现在小凤疯了,送进了北安县的精神病院!”听到这儿,小戴已是泪流满面了……他急忙往村子里赶。

  听说小戴回来了,小凤的父亲先来找他:“小戴呀,叔今天在江里插了两条鱼,到我家喝酒去!”坐在炕桌前,老程对他说:“叔对不起你,可真是没有办法呀!咱们亲戚作不成了,情义还在,以后常来家喝酒!”小凤妈在旁边一个劲地哭:“只怪这孩子命不好!”小戴一杯又一杯地喝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顺着脸往下流,这是他一生中最苦的酒,他只能吞下去。

  后来小戴听说,那男人对小凤挺好,可她的病时好时犯。再后来,听说她生了个孩子,脑水肿,很快就死了。这回小凤完全疯了,到处跑,不吃也不睡,见谁吐谁,见谁骂谁。人家提出离婚,小凤的爹妈只好把姑娘接了回来。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变得空洞呆滞了,那又粗又长的辫子也剪掉了,剃了个光头。全村人看到小凤这个模样,没有一个不掉泪的!当然最伤心的要数小戴了……

  在大队当书记的是小凤的叔叔,他怕小凤看见小戴会加重病情,就把小戴打发到二三十里外的草滩去放羊。艰苦又浪漫的游牧生活开始了,白天他赶着羊群在无边的草地游走,晚上他躺在露天的草屋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几次梦见“大眼睛”和“大辫子”的小凤突然变成了在田野里狂奔的光头的小凤,他惊醒了,竟是一身冷汗和满脸的泪水。有一天,小戴照例赶着羊群向草地走去,他突然发现湛蓝的天空上,游动着丝锦似的白云,坦荡的绿草在微风中如波浪般涌动,星星点点的野花飘浮在绿海中格外的耀眼,羊在亲昵地呼叫,鸟在优雅地鸣唱……这眼前美妙一切,竟让他流下眼泪,他想大声歌唱却想不起唱什么,他想尽情的赞美却想不出用什么词句,他只有对着长天声嘶力竭地喊叫!那一天,他下了决心,每天要对自己说话,否则他会失语;每天要写作,给自己写信,否则他会忘掉所有的文字。

  当晚小戴潜回下套子村,从知青宿舍中偷回有字的书和报纸。从此开始对自己的文字启蒙,认字、组词、造句,分主谓宾,划定(语)补(语)状(语)。接着写短信、短文,又写长信、长文,渐渐地他发现当年被老师赏识的文学才华正在恢复。为了学习,他把每天的三顿饭改为一顿的黄豆汤和黑面饼,那饼黑的掉在地下找不着。有一次他回到住地却找不到自己的小土屋了,原来它已在大雨中坍塌了,他从泥中挖出行李和他视如宝贝的书,又赶着他的羊群走了。后来队里又让他放猪,猪可不如羊好管,聪明的小戴来个发动群众,他把全村的30多个半大的小孩儿,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听他讲故事,另几组给他放猪。他的讲演才能大得锻练和施展。

  天无绝人之路。1976年随着文革的寿终正寝,小戴也迎来了自己的机遇――恢复农村教育,要在知青中招收教师。下套子村的80多个知青参加了考试,小戴考了个第一名,大概得益于他的“游牧自修大学”,于是只有小学学历(69届刚上初中就下乡)的戴剑馘同志当上了中学的语文教师,第二年又正式被转为不再挣工分的国家干部。全村的人都说这回“下套子”再也套不住小戴了,这小子总算熬出头了。小戴确实走出了下套子屯,到另一个村的中学上班了。走前他偷偷地去看过小凤,她疯得更利害了,再也不能到村口去送他;他也无法对她表达:“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小戴是流着眼泪走出下套子的。一步一回头。

  亲爱的读者不要伤感,我们的故事并没有完。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几年之后,小戴又到了下套子村教书。这些年最让他心里放不下心的就是小凤,他的耳边经常响起小凤的呼唤:“小戴呀,快来救我!”他终于再一次走进小凤的家门。小凤妈给小戴端上一碗糖水,这是他们家最高的礼节了。

  小戴对她和老程说:“大叔大婶,我要娶小凤!”

  “什么!”大婶惊叫,她手中的一碗糖水“啪”的一声就摔在了地上。

  “孩子,你可要想好啊!这样太委屈你了!我们可不能再对不起你了!”老程说。

  “大叔啊,我想好了!我都想了8年了,你就成全了我们吧!”小戴含着眼泪说。

  这时小凤的父母放声大哭,弟弟妹妹全哭了,全家人都哭成一团!只有小凤傻怔怔地站着,不知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1979年春天的一个日子,那一年小戴27岁,小凤26岁。小戴领着小凤的妹妹到公社替小凤办结婚登记手续。回到家,小戴拿着结婚证书,对小凤说,咱们俩结婚了,你看这就是证书!她好像忽然醒过来了,抱着小戴大哭起来,边哭边喊:“小戴和我结婚了!结婚了!”小戴买了两只大鹅做了些酒菜招待乡亲,可惜没有一个知青参加,全村的80多个知青都走了。小凤给大家点烟倒酒,跟正常人一样。村里人都说,这回小戴把小凤救了,天底下难找的大好人啊!

  三天后,小凤又犯病了,可是有小戴的照顾,比过去轻多了。一年后,他们的儿子亮亮出生了,小凤整天把他抱在怀里,生怕被别人抢去,她再也不跑不闹了。小亮亮一直到6岁还吃她的奶。

  几年后,小戴的命运又发生了转机,县教育局长到学校检查工作,可就是找不到小戴,也看不到他的教学笔记。原来他正躲在家里和上海电影厂的写过《乔老爷上轿》的编剧研究剧本。教育局长说:“干脆我给你找个能发挥作用的工作——白天跑四方,晚上补裤裆。”不久,小戴调到了县广播局当上了记者。这下子他如鱼得水,很快他成了县广播和电视最好的编导,还当上了主管业务的副总编。小凤和亮亮随他一起进了县城,住上了宽敞的好房子,病也好多了,小戴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已经很满足了。

  1997年,小戴又作出他一生第二个最重大的决定,第一个是和小凤结婚,第二个是回上海,为年老体衰的老母亲尽孝!于是46岁的退休干部戴剑馘要带着小凤和读中学的儿子回上海。小凤的父母对他说:“小戴你该回去了,你们爷俩回去吧!把小凤留下,我们照顾她!你把一个疯媳妇带回大上海,人家要笑话死你!”小戴说:“我自己过日子,别人说什么我也不再乎!”

  大上海欢迎28年归来的游子的最好礼物,是比想象还要多的困难。在天地广阔的北大荒生活惯了的一家人挤进了闸北棚户区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小凤又犯病了,她十几次地走失,每次都是两三天,好心人把她送回来,过几天她又走了!她说:“太憋屈!我受不了!”孩子不会说上海话,听不懂老师讲课,在逊克学的俄语,这里学英语,学习跟不上。最严重的是老戴(我们该叫他老戴了)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养不活全家人。他弯下腰到桥下等着推上坡的车,他摆小摊做小买卖,都不行!他急中生智,写了十封自荐信,寄给全市各家电视台,推销一个有20年从业经验的老知青电视编导。终于被慧眼识珠的闸北有线台聘用了。开始搞政治新闻,因为不认识市里领导,差点被炒鱿鱼,后来他自编自导搞了个“老百姓的故事”的专题节目,一举成名,现在已拍了360多期。闸北区委宣传部长被老戴感动了,他说我也没别的办法奖励你,给你爱人办个残疾人证吧!这样小凤每月有了400元的固定收入了。现在老戴名片上的头衔是“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记者,闸北有线电视中心编导。”

  最让老戴自豪的是他们的儿子,因为学业上的差距,亮亮没有考上大学,他到大众公司爬在底盘下学修汽车,第二年他考上了上海国际商务学院汽车系,现在大学已经毕业,还入了党,在上汽集团当白领,每月收入5000元。每月给他妈3500元。这回小凤不跑了,每天坐在家看着儿子的钱,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儿子一表人才,在学校里当过模特。对象也挺好,前几天还会了亲家,女友的爸爸是作生意的,母亲是解放日报的退休干部。他们看中了有本事的亮亮,更看中老戴一家人的善良可靠。那天小凤也出席了定亲酒席,她侃侃而谈,一点也没走板。五十多岁了,她还是很有风采。老戴说,在上海儿子要娶媳妇,连买房子再办嫁妆大概要100万!结果媳妇家都准备好了!现北闸北棚户区动迁,我们家的房子也解决了。真是好人有好报!

  老戴和小凤的故事是我偶然听到的。在上海出差,请几位老知青在“东北人家”吃饭,在座的有上海戏剧学院的副教授王其国夫妇,有哈尔滨话剧院著名女导演李贵平。我说正在写老知青的故事,贵平当即讲了他们的故事。她马上用手机找来了老戴。饱经风霜的老戴一派学者风度。他还像北大荒人一样大碗喝酒,在笑谈中断断续续讲了自己的故事。他说,当年在全村80多个姑娘中,其中还有30多个女知青,小凤是最漂亮的,是一种古典的美。他说我娶小凤,就为她的那句话:“小戴呀,快来救我!”他还说到自己的人生哲学:“心当随人,人勿随心。”我是半懂不懂。

  酒桌上大家都说,应该让李春波再写一首《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我说,还是我先写一篇小文吧!

2006年6月 于哈尔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0:43:22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戴剑馘必有好的晚年生活,因为上帝是公平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1:22:01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我婆婆看后说:好伟大,好高尚的爱情,了不起!他们儿子也不错,这个知青故事应是一部极好的人性电视剧!真感人!

那个年代,知青正是人生黄金时代,我相信知青的爱情故事也是个天文数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1:43:14
利拉乖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利拉
等级:版主
文章:7019
积分:465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利拉乖乖

发贴心情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开心快乐每一天http://www.56.com/p67/v_MTQzNTc2MDg.html
http://zhuguliang.bokee.com/info/createUserinfo.b
QQ群:35084010* *http://photo.163.com/  http://bbs.56.com/forumdisplay.php?fid=635
zhuguliang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1:51:36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谢谢利拉乖乖的配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2:04:17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那个悲惨壮歌的时代,总不能让人忘怀,知青中永远的话题是离不开友谊和爱情的,有的人小心的珍藏在心底,有的人却轰轰烈烈敢做敢为。

尘封的日子并非是知青们的本意,事过境迁往往总会让觉得是一种无奈和遗憾。因此,有的人将这份情永远的埋葬,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抚平自己内心的创伤。

看到这篇文章,想想我们安乡知青周围的情和爱,如果,叙说起来,虽不能惊天地泣鬼神。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2:09:22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在这篇故事中,又能看到笔架山人提到的感悟幸福,这是知青生涯中的一颗明亮的珍珠,它是那么透明,那么值得讴歌啊!寒江雪你那颗明亮的珍珠讲给大家听听可以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2:15:42
原生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933
积分:670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6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原生态

发贴心情

     好感人的爱情故事!

好人一定是有好报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9 22:39:32
fjw510910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93
积分:101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9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fjw510910

发贴心情
好感人的爱情故事!

少想办不到的事,多做喜欢做的活!遇事不钻“牛角尖”,心宽梦里笑也甜!
http://hi.baidu.com/%BC%FD%CE%E8%C7%BF%C9%ED
qq:49569075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20 17:44:09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李春波的歌怎能和这个故事相比?那是一个不知感恩的故事,虽然有着时代的裹胁,但是如果那男的真的是“心当随人”的话,怎么会弃人而去呢?它表达的是一种被扭曲的并不值得大肆赞扬的感情!

此老戴是真男子,大丈夫!好!!!

关于“馘”字:“馘”也可写作“聝”,是指斩下之首级,古代,战争胜利后,“献馘”就是祝捷的一个重要程序。那老戴叫这么个名字,有什么讲究没有?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20 21:00:16

 13   10   1/2页      1   2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250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