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堂时,老师讲课提及过一门学问——校雠学。上课不专心,我没听明白这是一门什么学问,只记得几个关键词:校雠、校对、错别字……
我写东西常常出现错别字,从少年到成年后,为此经常受到家父的批评和指正。
前些年,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成,举办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为特色的湖南文物展。门票价格不菲,50元一张。买两张带着小孩进馆参观。在众多的文物中,我在一件青瓷器前停住了脚步。这是一件长沙出土的晋代文物,两位男子跽坐,一人右手执笔,左手捧书。另一人也拿着一册书。他俩中间为长方形几案,案上摆有砚、笔架。两人怒目对视,如同仇人相见。旁边的解说词只有三个字:“校书俑”。
他们正在校对书中的错别字。两千年前的古人,对待书中的错别字犹如见了仇敌,势不两立,非要把它揪出来,欲除之而后快!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让人敬佩。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文献大量增加。校对由一种职业演变成一门学问——校雠学。面对古人,反省自己对待错别字的态度,终于明白了家父为什么抓着自己写的错别字不放的原由。
《湖南知青网》是一个交流平台,每次发帖前我会反复校对数次,总担心出错别字。点击“发表言论”,正“自鸣得意”之际,再看一遍刚刚发的帖,又发现了错别字。开弓没有回头箭,留下的只有遗憾。像“校书俑”那样,与错别字作斗争须持之以恒,可能要用一辈子时间。保持汉字的纯洁,宏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这几天在家“爬格子”,时间长了,若有所思。发了这篇文章,与各位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