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口述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蒯乐昊发自上海
要说华人对世界的影响,最直观的是在海外游历时所见所闻。比如我到欧美,唐人街总是回避不了的一个内容。
海外唐人街总是一个餐馆集中地。油腻、喧哗、治安欠佳,一到那里就有立刻回国的感觉。后来我在欧美旅行,对唐人街的关注就逐渐下降。我更想看到的是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如何与所在国一起发展?
海外华人聚集最多的是在马来西亚,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几乎是这个国家除当地人外最大的少数民族。我去过3次,关注马来西亚华裔实实在在参与当地民族发展的历程。
欧美14、15世纪、相当于我们明朝以后的这段历史中,欧美人有殖民活动,我们也有大规模的殖民外移,主要是福建广东沿海大量居民外流。华人移民的规模,不亚于几乎与此同时、遭到谴责的西方殖民潮流。谁说中国没有殖民史?
差异在于我们的殖民先祖,是在朝廷打压和歧视中背井离乡的,而英国等国家的外来殖民者,是得到政府特许,有着合法身份出来移民的,他们后面有整个国家在支持。我们恰好相反,华人到了一块新的土地,背后没有国家的支持,只能靠自己的打拼,度过早期最艰难的历程。从东南亚居民的构成来看,其历史来源的层积痕迹非常明显:最早是土著,然后是荷兰人、西班牙人、中国人,中国人来得数量最多,但是中国人却并没有在当地社会输出自己的制度,输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念。他们只是进入商业、贸易、金融等领域,在那里发家致富而已。
在这个人口金字塔之上,来得最晚、人数也最少的是英国人,他们却建立了当地的统治制度。华人和其他族裔以及当地人都接受了这个统治,接受了他们的文字、语言、文化,甚至价值观念,这一移民金字塔当然饱含着早期先民的血泪,但从历史角度去看,其中也有很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骄傲背后如此自卑
马来西亚有条非常值得一看的街道,马六甲的“荷兰街”,因为荷兰人曾经统治过当地,而这条街是当年的港口商业贸易街,有点像我们上海的外滩,只是房子没有那么高、路没有那么宽而已。在这条荷兰街上,留下了好几个华人大家族的遗址,现在可以进去参观。
有一个现象,当地人叫“峇峇娘惹”。“峇峇”,华人男性家长,“娘惹”,这些华人娶的当地马来西亚妻子。“峇峇娘惹”的家庭陈设,带有明显的中华文明痕迹——服装、男尊女卑的住房格局等等。除此之外,更多陈设反映出“峇峇娘惹”吸收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很多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卧房里的家具不中不西,或者说中西合璧:用料是中国人最相信的红木,红木家具的边缘雕刻却都是维多利亚式的花纹与图案,看上去非常奇怪,就像红楼梦大观园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打了一个滚。差不多与此同时,英国人留下的文化遗迹里,却看不到中式遗迹。这就说明,虽然中国人人数多、到得早,而且掌握了当地的商业贸易和金融命脉,但是在制度框架、文化层面、价值观念上,他们是吸取者,不是输出者。(chinesen
究其原因,大概是这样:从明代以后到现代,中国的大陆版图实际上是“一制三国”——一个主流的统治制度,但是按照社会发展阶段来讲,有“沿海中国”、“内陆中国”、“边疆中国”。统治这个版图的制度主流和价值主流实际上是内陆中国。“沿海中国”的发育从明代中后期就开始了,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由于人多地少,它自然就趋向于航海、贸易、商业等等,但是它与“内陆中国”相比,一直是支流末节,处于长期打压之下。明、清统治者都发出过“片板不许下海”的封海令。
“沿海中国”早期的殖民者漂洋过海时,没有中国的主流制度的支持,“内陆中国”的制度和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农耕国的体系。早期移民的内心是压抑的,身后世界并不支持,身外世界则冷眼相待。这样内外交困的早期先民,无法设想要到移民国建立他们自己的制度和价值体系。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商业成功,换算为在内陆中国得到承认的价值满足,以期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