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于廉不该为于丹做的三件事--徐湘毅
2007-06-11 17:23:07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惯用格言,深得广大家长的尊崇。
看到自己的女儿于丹走红网络成为国内“学术超女”,无数家长引颈称羡。
然而,已经作古多年的于丹父亲于廉生前却留有文字,称自己后悔不该为女儿做了三件事,现写来,供诸位学习。
第一件事:不该将她领入国学界
孔子云:学而优则仕。说学习好了,书读好了可以作官。这也是数千年以来包括今天的每一位中国父母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于廉也不例外。子承父业,他渴望于丹能在此有所建树。
但是,现在看来,他是后悔了。他只想着让女儿成材,却忘记另一面,即学而优则商。这是一个商品化时代,竞争激烈,一切价值体系的构成都离不开市场的检验。于丹来到这个时代,为自己找到了“卖点”,成名、走红,让其身价倍增,而带来的却是国学界的一致批评。你说,这能算好事吗?
第二件事:不该为她传授儒学心得
学术界一直以来以术业有专攻而生存发展。这样的发展结果造成老百姓与其距离遥遥,竖置高隔,蒙尘多年。于廉为于丹讲,学术普及与学术研究的区别,前者为大众化知识普及,后者为学术专业潜心钻研,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与“十万个为什么”的区别,前者面对专家,后者才面对普通百姓大众。显然,于丹的心得属于后者。
第三件事:不该从小对她封闭教育
很小,于廉为给于丹打基础,叫其注重读、听、写、说等基本训练,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经验,也是近代国学教学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然而,现在看来这种方法的训练对于丹自小沉默寡言自闭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她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她整个人全变了,似乎多年来的积累和压抑突然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火山终于爆发。
据其友回忆,“君子不匮,永锡尔类。”证之于廉父女,信然。称其父为“君子儒”,成为当今国内美谈。结合他为女儿于丹所写的文字,也可见其深情依依,于人性中略显学者慈父的教女之法。值得学习呀!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