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原创]安乡知青生活扎记;端午节!

您是本帖的第 141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安乡知青生活扎记;端午节!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原创]安乡知青生活扎记;端午节!

“牛歇力,马歇夏。人不歇端午逗人骂”,下到安乡当知青的可能都知道这乡土俚语。眼见端午节即将来临,不免对安乡乡下盛行过端午的习俗,又浮现在眼前。那头戴细篾阿盆斗笠的年轻后生,那身着玉色兰竹布小衣的姑娘们……。      

       春插过后田里的禾苗一片葱绿,人们在田间重复着最原始的体力活;四肢狗爬式扯田间的野草、稗子。全队男女老少一字排开,齐头并进。难得的大聚会;满叔家猪要出栏了,伏贵家鸡婆又来“抱”了,桕林家菜作得好,满妹子今年要看人家了。家长里短七嘴八舌好不热闹!说到端午前社员们可就更热闹了!  

         我们这些城里来的伢子,文革过后,扫除“四旧”端午节已是遥远的模糊的记忆了。乡下还兴这个我觉得奇怪,好歹能名正言顺的休息一天,也是件难得的好事了。      

       我跟随意住在又爹家里,一大早忽然闻到了雄黄的蚊香味,随着艾叶和菖蒲插在大门旁的时候,那清凉和幽香已飘落到我们的房中。听到磨刀霍霍鸡朴翅膀嘎然而止的声音,鸡也杀好了。池秀清早已从北河口称回来大块猪肉。菊秀、满妹子早已把庭前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时我们才发现池秀今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头发也梳得油亮,很少使用发夹的她,今天也插上了有色彩漂亮的发夹。菊秀也换了装,新做的布鞋脚上还穿着尼龙袜,红朴朴的脸上闪烁着甜蜜的憨厚的微笑。只有一世长不大的满妹子,还是那样“茅把神”听着又婆婆的调遣。  

        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又爹叭着纸烟慢忧忧的对我说,除开包粽子、划龙船外就是走亲戚。主要女婿看望岳父母,也包括了已经看好人家的准女婿了。今天,又爹家里充满喜庆,原来是池秀、菊秀的未婚夫要来看望岳父母大人。    

         我们忧闲的走了几户人家,队上的李师付家也有秋珍、友珍、腊秀情况和又爹家差不多,磨刀霍霍杀鸡宰鹅,专等贵客进门。村村炊烟缥缈户户其乐陶陶。  

     走到进吾哥家(阿湘的住户)我们正对堤边禾堂里坐下,进吾哥堂客笑呵呵的为我们泡上芝麻豆子茶。边调侃的说;姓肖的、姓杨的、姓董的、何不在大州看一个,每年端午到岳母娘家做客有“绞用”恰!哈哈!阿湘眯着眼晴诡诈的笑着说;那倒也是!那倒也是!我们也齐声附合,要她为我们作介绍,把个进吾堂客逗得笑不拢嘴。尔后她一本正经告诉我们去岳母娘家,三节;端午、中秋、大年初二。两生;岳父母的生日。端午进门礼品有鸡蛋、烟酒、猪肉外,还应有未婚妻的礼物,俗称“提节”。啊!规矩还真多,找个便宜的要得不!随意拍着肚子哈哈的说;我们什么都冒得,带个“肚子”去算了……。  

       巳近中午,堤上开始有人走动起来,进吾堂客指着挑着一担萝筐的小伙子说;那是秋珍的贵伢子安丰的。那个戴了细篦阿盆斗笠的是满珍的国伢子安尤的,那个挽着腰蓝走来的是翠妹子的是对河安裕的财明。仍有些路过的,他们都十分整洁精神,担着各色礼物。唯独每人头上的那顶细篦阿盆斗笠,却是十分抢眼被桐油浸抹过油亮油亮的。  

            进吾哥看到我们这么好奇,若有所思的说;你们知青看什么堂客!到时候都会走的。这几句话把我们又拉回到现实之中,唉!明天又得出工了。    

      村边头上传来了迎接姑爷进门的鞭炮声,接着周边的村落也此起彼伏、隐隐约的传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6 22:14:02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安乡农夫把乡下过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描写得细腻入微,可以和赵树理的风格媲美。故事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6 22:53:43
满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67
积分:5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3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满满

发贴心情
写得好现实的!有文笔!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6 23:03:07
异乡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84
积分:39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1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异乡客

发贴心情
端午节是当年我们在安乡时最清闲时候。田里的秧刚插下去,旱地上的活还不是那样忙。所以除开春节,中秋外,端午节是另一个热闹的节日。农夫的笔把我带回到三十多年前的端午节,那飘香的芝麻豆子茶,那形同砖块的大肉,那盛在粗瓷碗里的红薯酒,那古铜色的笑脸,和光屁股的顽童又浮现在眼前。好文!谢谢农夫!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4:21:06
马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158
积分:75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2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沙

发贴心情

我就记得端午节饭桌上大块大块的肉,叫船拐子肉.那么大一坨,尽是肥肉.

当地农民吃的有滋有味,我们虽然肚子里缺油水,可怎么也吃不下.后来,我们知青把肉切成薄片和细丝再去炒菜,农民吃了以后,觉得还是这样好吃,慢慢地农民饭桌上船拐子肉不见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8:19:10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是啊,安乡的端午,最多的是那沟路上络绎不绝的到岳母娘家拜节的青年人。我的住户家女儿还小,没有女婿上门,但饭桌上那一大鉢鳝鱼炖腊肉,想起来,至今还是念念不忘咧!

不过,好像我们队(南边人?),似乎是初四就要到岳家去,住一晚,不能是初五,“郎走五,岳母苦”,长沙也有这个老话的。是否因为大洲是西边人为主(?),不信这个?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8:49:03
柳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77
积分:444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柳叶

发贴心情

  乡下的端午节真的还是蛮热闹。 

  知青的端午节请人包粽子,拍甜酒,

还少不了捉蛤蟆,只是不用走岳母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15:39:28
随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526
积分:43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31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随意

发贴心情

你的每一个字都是知青时代,我们在端午节那一天\那一时\那一刻所经历的记录,农村的贫瘠艰苦幸而有乡土气息,纯朴的民风和传统的节日,去抚慰那隐隐作痛的心。

去寻找那几乎忘却的欢言笑语,从而有了你笔下的田园风光阳春白雪端午的多姿多彩了。

文中的几位姑儿,现在可能已为人之祖了,我真想见见他们。但我又不想以他们现在形象取代我记忆中的见着小伙子都不敢抬头的姑儿模样。

又要端午节了,我们熟悉的曾融为一体的那个,蚊嗡蛙鸣天蓝地绿的生产队是否还是原先那个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15:53:38
马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158
积分:75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2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沙

发贴心情

就是.安乡叫没有结婚的女孩叫姑儿.

还有,拍甜酒,捉蛤蟆,杀蛤蟆,然后用门板搭起来做桌子,大队的知青聚在一起,何止百蛤宴,千蛤宴万蛤宴都有了.那一刻,千愁百唉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什么现在想起来没有愁只有乐呢.几十年过去了,想起这些,好像又回到了姑儿时代.一件件想一件件忆,回过头又过四十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16:06:24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我记得住在仙桃附近的农村妇女,还有不少女知青都跑到洲子上芦围中,每人都摘一大把新鲜的芦叶,包出来的棕子好漂亮一个,也很好吃。

  农夫的乡村节日气氛描写得很好,尤其走岳母家安乡看得特別重,那种浓厚的乡土风情特别记忆尤心,遗憾的是在安乡没看过划龙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16:39:21

 19   10   1/2页      1   2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406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