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长沙市将五一路扩建为五一大道时,因工程需要,被迫将湖南剧院拆除。 湖南剧院这枝被誉为缀在长沙最宽最美街道上的“钗头凤”,至今仍让一些“老长沙”追怀不已。然而对于她的前世今生,知道的人已经不多,有必要略述一番,以存地方史实。 1947年,抗日战争中被誉为驰骋湖南战场的“文艺轻骑兵”“演剧六队从武汉迁到长沙,与先期到达长沙的演剧四队汇合。 演剧四队和六队都是话剧表演艺术团体,票房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场租。经队委会决定,两支演剧队的全体成员集资建一剧场,为此留发了三个月的队员津贴,在怡长街购买一块地皮,盖起了剧场,取名为联华剧院。 剧院建筑为木结构,竹壁粉灰,牛毛毡屋顶,剧场内摆放长条凳,舞台不宽,后台逼仄,一切都因陋就简。联华剧院曾先后上演过话剧《夜店》、《牛郎织女》、《草莽英雄》、《清宫外史》、《孙雀胆》、《金玉满堂》、《悬岩之恋》、《钗头凤》。1948年春,演剧四队迁往杭州,联华剧院就成了演剧六队独用的演出场所了。 当年,演剧六队曾通过地下党,联系到苏联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搞到了几部苏联纪录片的拷贝。其中一部是苏联运动会的纪录片,片中运动会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背景图案不断变化,场景之大,变幻之妙,吸引了无数的长沙观众。电影有一组镜头:一个大力士挑着两个巨大的足球走进场,突然从两个足球中跳出一群儿童,立马进行一场足球赛,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连续放映一月,每天放映十场,场场爆满。演剧六队放映苏联纪录片,竟还清了修建剧院的债务,一时解除了经费短缺之虞。 解放后,联华剧院成为国有资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长沙修建的五一路成为长沙乃至全湖南最宽敞、最漂亮的街道。政府决定在原联华剧院的地基上修建湖南剧院。湖南剧院于1954年国庆竣工,剧院分上下两层,共有1500多个真皮沙发座椅,当时算得上极其豪华气派了。剧院的通风设施很巧妙,在场内的过道地面上安装了若干个通风口,上面用铸铁花格盖板,鼓风机抽取地下室的冷风,达到降温的目的。 湖南剧院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国外演出团体是苏联艺术代表团。1956年梅兰芳来长沙演出也是在湖南剧院。两次中外艺术家的表演,盛况空前,在长沙引起轰动。湖南剧院成为湖南全省最高艺术表演场所。 经历数十年风雨后,21世纪初,五一路拓宽改造,湖南剧院在人们的不舍和遗憾中最终被拆除。至今不少“老长沙”走过湖南剧场的曾经所在地,仍会泛起对以往岁月的无尽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