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V《海艺学生欺辱老师事件》最新报道

本报记者报道 昨日上午,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召开校会,牵涉到“辱师视频事件”(见本报20日和30日的连续报道)的3位学生代表在会上对全体师生、特别是孙老师公开道歉,并请求社会公众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校会上,3名学生代表全班向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孙老师当场表示愿意接受学生们的致歉。随后,当事学生向全校师生道歉,他们在致歉函中说:“侮辱孙老师真的不是我们的初衷,当初我们只为好玩,才做出那样夸张的表现……由于我们采取了这种害人害己的错误方式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纪念,导致了对孙老师的无谓的伤害。”
令几位学生感到内疚的是,他们得知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到孙老师,而且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让人们对职业教育产生怀疑。致歉函中说:“我们还要再次请求全校同学原谅我们的过错,由于我们一时脑热,给全校同学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大大降低,同时也给一些同学造成了心理压力,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和就业,我们再次请求同学们的原谅。”
最后,徐校长代表学校向社会公众致歉,为由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造成现在的影响而深感内疚,同时提出学校要进一步严格教育教学及各方面的管理、检查和监督的力度。
因放学时曾遭围堵和恐吓,牵扯到视频的3名学生前日没到学校上课。据了解,出于学业考虑,这3名学生已于昨日回到学校继续上课。为了保证安全,他们上学、放学由监护人接送。
辱师视频事件
海艺学校一名高中生在课堂上抢下老师头顶的帽子并公然辱骂老师,被羞辱的老教师选择坚持授课,台下传来的却是哄笑声和谩骂声,现场有学生用DV记录这一场景的视频迅速流传于各门户网站和论坛之间,引起众网民关注。
[责任编辑:eada]
辱师学生被网友围堵 拍车窗与网友对骂
2007-05-29 10:06:02 新快报 【 浏览字号: 大中小 】
■下午4时15分左右,金杯车开出了校门后遭到网友的围堵。坐在车后排的窗旁的几位学生捂住了脸。
■被辱老师孙辛卯
学生课堂辱师后果很严重
■新快报记者罗杉 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海艺)辱骂老师视频引发的网络冲突,目前已升级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愤怒的网友们建立了网络联盟对当事学生和学校进行声讨,并且发起组织欲闯入海艺校园,直接“教训”当事学生,并把这一过程全程直播于网上。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官方博客”,该博客声称“网络视频纯属恶搞,本校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班级”,并称海艺已经联系公安部门处理此事,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网友建网站声讨当事学生
“声讨海艺全能班――万人签名”,这应该是中国首个为单独事件进行网络声讨而成立的网站。海艺学生辱师视频曝光是在5月25日,而这个网站建立于27日下午5时。截至昨晚,签名网友已过3千人,而根据该网站自己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8日下午2时,以IP计算,22个小时内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7410人登录该网站。该网站称自身为民间网站,将全力跟踪此事件,直到事件当事人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该网站还贴出声明,表示建立该网站是“顺应时势之举”,不求名利,只希望帮助老教师讨回尊严,给顽劣之学生以教训,藉此事件恢复“我中华之尊师重道之优良传统”,网站将在该事件结束之后立即关闭。 截至昨晚,该网站共有1569位会员,从网友发言看,其中相当部分职业为教师。网友geography说:“身处教育一线上,深深感觉到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无奈。”这个网站上,网友们群情激愤,表示要将当事人追究到底,言语中暴力倾向明显。 愤怒网友围堵海艺校门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网络的力量是无穷的!”网站管理员有这样一句话。 昨日,北京网友直接围堵海艺校门口,欲“教训”当事学生,并分别在天涯社区和“声讨海艺全能班”的网站上,图、文、视频“直播”网友“讨伐”的过程。 据到场的网友“羽伤”介绍,昨天中午12时,海艺的校门口围拢了2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记者,还有约10名网友。 在等待中,几位网友走到了校门口,透过铁门向学校里观望。“有本事你们进来啊。”骂声则从校门内东侧的教学楼传来。几位网友当即对着教学楼大喊,希望骂人者露面,但教学楼窗口始终没有人露出头来。另外几位网友走上前,劝住了大喊者。 下午4时15分左右,一辆贴着深色玻璃膜的金杯车开出了校门。十多名网友和记者围了过去,“耳钉男”坐在车后排的窗旁,另几位学生则捂住了脸。 “你给我下来。”一位网友看着“耳钉男”边大喊,边用力拍着玻璃。约6名网友迅速跑到了车前,用手推住了车。几秒钟后学校的两名工作人员跑到了车前,将几名网友拉开。金杯车迅速离开。
海艺官方博客声称视频纯属恶搞
就在声讨网站建立4个多小时后,百度上出现了一个“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官方博客”。这个博客至昨晚共贴出六篇文章,一再强调“网络视频纯属恶搞”。文章说,由于学校网站被黑,只能通过博客向大家反馈事件处理情况,海艺事件只是一些网站的炒作,纯属子虚乌有,并辩称:“视频里的教室根本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室,桌椅什么都不是,真正的学校课堂是绝对不会这样的,上课再乱怎么会有人用DV专门到处走动在拍摄?而且老师竟然没有一点反应?”文章还透露,海艺已经联系公安部门处理此事,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会尽快给大家满意答复。 最新消息,昨晚10时刚过,该网站出现一张召集帖,内容为寻北京地区网友今日早上去海艺拉横幅,横幅上将标有有网站地址和万人签名以及口号等。
海淀区教委开始调查
新快报讯网友自发组织了代号“教鞭”的活动,围堵海艺校门,欲教训当事学生,其中有不少北京媒体到场采访。
"耳钉男" 称知错了
昨日12时许,记者在海淀艺术职业学校教学楼外碰到在视频中出现的几名学生,他们称被校长叫去叙述当日情况。被指侮辱老师的戴耳钉的男生已换了一身黄色半袖,他说,自己已知道错了,视频是一个女生为陷害拍摄者上传到网络上的。“我们全班都被她(指上传者)给毁了。”男生说。
校方称不会开除学生
昨天9时许,海淀艺术职业学校校长徐素霞约见记者,承认视频拍自该校学生手机,并且有三名学生下课后就被学校批评,其中一人已受到处分,该班相关学生均承认错误,态度诚恳。学校不愿意这件事影响孩子一生,不会严厉到开除学生。 “铺天盖地的东西全来了,询问情况的,声讨那几个学生和学校的。”徐素霞称昨天早晨办公室电话就不断响起,甚至有些是国际长途。她当即找来当事学生询问。“我问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片子,拿什么拍的。”徐素霞说,学生们承认是上课时一个男孩用手机拍摄,这些学生平时同那名老师关系不错,拍摄是因为淘气。“几个孩子称那一天有点心血来潮,一会你可以见一见三个孩子,就是有点淘气不是网上说的品质恶劣。” “老师并没有很生气的找到学校,没说侮辱教师。”徐校长说当事老师下课向学校教育处反映过情况,只说有学生不听话。学校调查得知是一名同学将视频传上自己的博客,没想到被传开。 徐素霞说这些孩子只有16岁才,现在压力非常大。“希望网友原谅这些孩子,给他们个机会。”徐校长最担心的是三个孩子不敢到学校上课,以后破罐破摔损失更大。她说当事学生承认错误后,还受到那么多质问甚至恐吓,校门都不敢出,已是这个年龄段最严重的惩罚。徐校长说不愿意因为这一件事影响孩子们前途,不会严厉到开除学生。 据徐校长介绍,目前海淀区教委已开始调查,并要求学校写报告介绍事件和学生情况。 据《北京娱乐信报》
被辱老师孙辛卯: 我没把学生教好
下午4时左右,在视频中被辱的老师走出了学校。他手拿黑色帽子,头发不足寸长,已经花白。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凉衬衫,胸前挂着一根月票绳。记者随即对其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您怎么看待学生们的行为?
孙老师:学生有点过火,但不能说学生太坏。
记者:您在这所学校以前遇到过类似的行为吗?
孙老师:这种情况没有过,就是这一节课的情况。
记者:您的教龄有多长? 孙老师:我已经快70岁了,教了40多年书。2003年我来这个学校,教着历史、地理、政治三个科目。
记者:学校曾经表示过不愿意您向外透露这件事情吗? 孙老师:学校从没有给我压力。作为老师,我没有把学生教育好。
记者:您当时听见学生的骂声了吗?
孙老师:我没听见学生骂我。
记者:您当时生气吗?
孙老师:愤慨,我只是让他们坐在那上课。他们认为我脑袋上有疤,所以用瓶盖弹我。
记者:学生在事后给您道歉了吗?
孙老师:学校已经处理了这两个学生。学生下课后就跟我道歉了。
记者:您觉得他们态度诚恳吗?
孙老师:还是诚恳的,学生毕竟是学生。
记者:您能原谅他们吗?
孙老师:能原谅他们。追究什么啊?我要强调我没有挨打。
记者:您在这里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气愤吗?
孙老师:气愤什么啊?学生就是学生,咱们子女犯了错误还不能饶恕吗?
(据《竞报》)
辱师事件:失去靶心的批评
吴志翔
一、
网上一段“学生辱师”的视频,今天才看到。在强烈的震惊之余,一种无法抑制的愤怒和屈辱在烤灼着我的心。
本月25日,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的一个上地理课的教室内,一片混乱的景象,完全没有课堂应有的基本秩序,学生随意地吵闹、嬉笑、走动,嘴里吐脏话,向老师扔瓶盖,到讲台上摘下老师的帽子恣意侮辱……学生还出于戏耍的目的用手机拍下了这些“精彩”场面,镜头扫过全班,有的漠然以对,有的对同学“英雄主义”的行径喝彩,有的向镜头伸出V形手势。五分钟的视频里,那位老教师就像一个被尽情戏弄的小丑,好像连任何反抗的意图都没有,更不用说有效地控制局面了。而学生,就像周星驰电影《逃学威龙》里的那帮小痞子一般,洋洋得意,顾盼自雄。
学生的猖狂,老师的窝囊,何者为因,何者为果?这暂且不去管它,我只是设想,如果当时我站在讲台上,面对这种情况的一个直接反应很可能是:一个大耳瓜子早就扇过去了!……然后,让舆论的指责铺天盖地的来吧,让时评家们都装出一副很有正义感的样子骂我师德败坏吧,让所有那些习惯于把自己的人生失败感和对社会的不满感都转嫁到教师头上的可怜糊涂虫都为又找到了一个批判的靶子而兴奋莫名吧。老师当到这个份上,不当也罢!
我承认我有点激动,因为我感到了耻辱。看到那些学生张牙舞爪的嘴脸,尤其是看到那位老教师手足无措的样子,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从什么时候开始,师生的地位发生了这样匪夷所思的颠覆?有的学生还真把自己当成了随心所欲的上帝。不错,教师不该倚老卖老,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恃宠耍宝,就跟那个骂功一流、思路阴狠、女里女气兼有几分小才气的韩寒似的,你撒个娇娱乐一下自己和别人可以,但别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对抗教育制度的英雄——我老早就说过,他韩寒要骂教育可以,教育应该骂的地方太多了,但可惜他是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在骂的,所以他的骂终究还是露出了怨妇腔。他的写作上的成功并不能自动证明教育的一无可取,相反,反倒说明这个教育不适合他却适合更多的人,他这个数学永远不及格的人却只有被淘汰了才会有点出息。——提到韩寒,是因为这个人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一些以嘲笑教师、恶攻教育为能事的学生的教主。我猜测,像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这几个学生的猖狂样,有几分就是向韩寒之辈学来的。
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能太乖,结果一下子就变成了面目可憎的乖张,每一根黄毛仿佛都在表达自己桀傲不驯的主张,每一粒青春痘仿佛都绽现出唯我独尊的骄狂。总是说淘气的孩子更聪明,不照规则行事的人有出息,结果一大堆不聪明、没出息的人拼命地要显出“淘气”的样子来——那个去摘老师帽子的学生说:“我们当时是跟老师闹着玩,只是想出出风头。”冲着老师满嘴“傻×”也只是“闹着玩”?那也就意味着以这种腔调说话、以这种德性行事对这些人是一种常态,那反而更糟。
还有更糟的是,那位教师当时显得很窝囊,事后竟然还说:“摘我帽子是因为学生跟我比较熟,我跟学生们之间没有界限,所以他们才这样。”那样的侮辱是“熟”的表现吗?看来这样的侮辱是时常在发生的,只不过这一回被拍摄下来而且放到网上了。所以他当时的“心理素质”会这么好,除了有点发木外,一点没有生气的样子,而事后也会如此轻描淡写甚至还为学生开脱。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学生仿佛吃了激素一样肆意张扬,教师却像被阉割了一般瘟头瘟脑,这二者之间是此消彼涨的关系。我很不愿意把师生双方视为对峙的关系,但是当课堂失去控制的时候,当教师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建立起秩序,那么学生就会越发肆无忌惮,并且把这样的肆无忌惮识别成了正常,你倒是想把他当成朋友,人家却把你当成了“傻×”。教师与学生之间当然可以没什么界限,但别忘了二者的角色差异,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分别是永远都在的。
二、
我一直讲要尊重学生,但同时也说,尊重必然是相互的,并且绝不是要鼓励孩子自私地唯我独尊。师道尊严的一套现在不讲了,那是对于很久很久以前相对于学生而言师尊地位过于突出一种反拨,是为了避免教师的压倒性权威会侵犯到学生的自主性,是怕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会伤害到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教师必须有自己不可被肆意亵渎的尊严,这一底线永远都不能破!无论祭出这个新理念那个新思想都无法为学生的肮脏动作辩护,无论扯出什么花里胡哨的说法都不足以构成任意戏弄教师的理由!退一万步说,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不在“师与生”而在“人与人”这一个最基本的层面上,面对学生超出尺度的挑衅,教师必须作出自己惩诫性的反应。情况往往如此,教师越是软弱,越是放弃自己管束的权力,越是拥有那种“唾面自干”的精神,就越是会纵容学生内心里“恶”的倾向,越是会刺激学生破坏欲的膨胀,越是会加速一种畸异的施虐心理的发酵。有位老师吴非曾提出过一个“不跪着教书”的口号,之所以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就是因为教师们痛彻地感受到自身地位的脆弱,这种地位的衰变不仅仅体现在行政权力和非教育的异化力量的干预和介入上,不仅仅体现在表徵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社会评价的不公上,同样也体现在课堂里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地位因为种种“看上去很美”的理念而全面沦陷这一现实境遇上。
我一直讲要有人性化课堂、人文化课堂,但同时也说,这种人性化、人文化的氛围,是需要师生共同营造的。教师当然是主导者,要勉力去摆脱既往某些陷于沉闷程式化的、从头讲到尾灌输式的、耳提面命教训式的教学或管理习惯,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实现教育主体重心的转移或教育目标的转向。但是这一方面强调过头,就会变成教育领域的意识形态,比如,学生敢于蔑视课堂会被当成有个性而得到鼓励,学生嘲讽、抢白老师会被视为有创造性而受到表扬……已经有不止一位教师跟我聊起过,现在的很多小孩说的话常常能把他(她)噎得郁闷半天,但他(她)还根本不能生气,有的时候还得违心地去取悦、讨好学生,包括学生背后站着的家长以及社会舆论,即使后者在教育问题上完全是白痴级的。
我一直讲要注重赏识教育,但同时也说,在必要的时候,惩罚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赏识教育以一种顺乎人性自然需求的方式,令学生在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中明确自我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应该”,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强化了自己的优势,甚至可以在下意识中获得自己关于未来路径的理解,也就是说,赏识教育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引力和助推力。但不要忘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惩罚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少的。惩罚教育以一种暂时逆乎人性自然需求的方式,令学生的身心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挫折所带来的不快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不应该”,确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激发自己的意志,健全自己的人格。这种惩罚即便不来自教师或家长,现实也同样会以自己先验的不完满性而对他施以程度不一的教训。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惩罚教育的存在,赏识教育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惩罚和赏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转轮。可是,近几年以来,在教育问题上似乎只能谈赏识却不能谈惩罚,惩罚也总是被窄化为体罚,成为完全负面的、被高度妖魔化的一个概念。
只要教师的尊严和主体地位没法保障,只要某些表面上绝对正确的理念越过边界,甚至成为具有一定压迫性的教育意识形态,那么学生的所谓“张扬个性”的合法性就会被无节制地夸大,教师的郁闷和屈辱也就不可避免,而试图摆脱这种郁闷的做法又会被舆论及方方面面的权力围剿,因此造成更大的郁闷和屈辱。
三、
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辱师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以后,迅速招致网民们的愤怒声讨。黑掉了该校网站,联合签名进行抗议,更多的人用攻击性语言渲泄着自己的义愤,还有人去校门口围堵视频中出现的学生。
我所体验到的是同样的愤怒。但我同样也清楚,仅仅把愤怒倾泻到那几位学生头上是不够的,也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很有可能会反应失当。这一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除了如我上文所说的教育理念上的偏差之外,还有这个社会戾气太盛的现实困顿。冷静下来想一想,今天整个社会的精神状况,不就是那个混乱的、无序的、是非模糊的、浮躁不安的、尽情戏谑的、充斥着冷漠和狂暴心态的教室的放大吗?
就像以前有人要对虐猫者、虐狗者搞“网络追杀”,同样是施虐心理的一种渲泄一样,今天许多人出于义愤的过激举动也未尝不是戾气横行的表现。年纪轻的人中,有很多无视规则、叛逆心重、以耻为荣的小太妹、古惑仔,年纪大的人中,不也有太多践踏底线、唯利是图、骄横无理、以侵犯别人为乐、以能“搞定”、“摆平”自炫的无耻货色么!
年岁渐长以后,我现在惟一开始有点明白起来的一个道理是,批评或指责不应该只是单向度的,更多的时候,人最需要的是自省。无论在个人情感生活上还是社会或公共问题上都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是“愤怒”,包括我自己的愤怒,也包括所谓的“民愤”。见过了太多一边大骂应试教育一边却不满学校轻负担做法的家长,一边感叹人心冷漠居然见死不救一边却津津有味地旁观跳楼秀,一边对贪官咬牙切齿一边却逮着机会就可能在规则之外捞好处的百姓,一边愤怒于自家权益被侵犯但对于自己实际上侵犯了别人却认为理所当然甚至自以为有本事所以充满了优越感的市民。那教室里有几个烂仔,这社会上就有千万倍多的烂人。只要想想这个社会上“老实”沦为彻底的贬义词,就知道人心的浑浊和腐臭。真正吃亏的,无非几个老实人。真正愿意吃亏的,无非几个迂书生。
话已经说完了,并且似乎又一次失去了批判的靶心。但最后还是有几句话。
一句是对那所学校的校长说的:请不要再辩称自己学校的管理不存在问题了,这样恶劣的事件无论放在哪个国家、哪个历史时期,都不能算一件小事。
一句是对很多专家说的:请不要再在那儿说一大堆美丽的谎言了,还是要注意限度问题、东西方传统差异的问题,有些美好的东西一旦越过界,就会从审美变成审丑。
一句是对教师说的:只想重复一下吴非的那五个字——不跪着教书。
一句是对所有人说的:这个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丑陋的现象,其实都与你有关。批评者往往同时应是被批评者,受害人也有可能就是加害人。所以,自省是必要的。
最后一句是对自己说的:上面说的每一句话,对我都同样有效。
关注这一话题,以下是本人在《中国教师报》“创新课堂”上发表的言论,以此响应塞先生.
生命的尊严教育不可或缺
清茶一杯
2007-5-30 9:01:49
前不久,海淀艺校学生污辱年迈地理教师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但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认同,现在出现"辱师"事件只不过是针对教师,因而好象显得有点与众不同,有违中同传统的"师道尊严",其实质却反映了我们教育之中对生命尊严教育的缺失.
几年前,清华学子硫酸浇狗熊,去年杭州女孩脚踩小猫,还有一些小学生用微波炉烧小猫小狗的事件,现在又出现课堂上公然辱师的景象,而且还是一位70岁的年迈老教师,其天理何在?这些事件背后都显示出中国教育中生命尊严教育的缺失.我们的年轻一代不懂生命为何物,以为生命就如他们手中的玩偶一样,可以随意打、扔、烧、拆,这是一种何等悲哀的事态!
“生命尊严教育”当然不是学校与教师所能够完全解决的,但“生命尊严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师行动起来,在学科课堂中加以渗透教育。
应试不是没有办法,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自己如何对待,教师如果仅想着或关注那几个分数,则真的没有办法,但教师如果的更广阔的胸怀,更执著的教育追求,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区区应试奈何我哉?
茅编在其不久前的一个深度访谈中所说"应试不是教学效率低下的借口",有些教师借口应试,来掩盖自己教育上的无能,这是一种缺乏深入思考的行为,应试不是一个框,什么教可以往里装,只要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不是没有办法.
近读"迎春花开"老师的课堂实录,孙老师的生物课堂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无限的崇敬.讲解剖课,学生学到了不是血腥与残忍,感受到的却是对生命的崇敬与钦佩,讲生殖器官,课堂上学生流露的不是羞涩与下流,而是表现出一种对母亲生产的深深理解与爱戴----孙老师已经在这样做了,我们呢,难道就不行吗?
王新国老师就:"生命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让生命之花开满校园。"
赶快行动起来,老师们,用我们的良知,用我们的责任,用我们所能拥有的一些便利与机会,面向我们的孩子,不要再片面地想着那几个分数,历史教师请给学生讲讲南京大屠杀,奥斯威辛集营的事情;生物教师请给学生讲讲生命诞生的不易与磨难,以及生命延续的艰辛;语文教师请给学生谈谈生命存在的美好,那种诗意的享受是对生命最好的赞颂----
行动起来,让生命之花真正开满我们美丽的校园.
与您挈手,生命尊严教育不可或缺.